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17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独立进行网状组合,无需重物压载和自动调节角度的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短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性,开发可再生、无污染能源成为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目前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采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高效的采集和利用太阳能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为了大量采集太阳能,通常需要在大面积空旷的地方安装光伏支架,并将太阳能组件安装到光伏支架上,但是现有的支架都是固定在地基上,不能方便得进行移动,且两组太阳能支架之间一般通过螺栓锁紧连接,无论是移动拆卸安装都很不方便;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采集太阳能,通常将光伏组件安装在空旷的野外,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野外的风力较大,如果压载的重物的不够则很容易导致设备受损,而且对于需要安装在屋顶的光伏组件,重物压载则很容易导致房屋受损;此外,目前所使用的支架通常为固定式结构,电池组件固定在支架上后,只能以一个固定的倾角进行放置,但是电池组件的发电量与太阳光照射在电池组件上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固定式结构不能对太阳能利用最大化,而有些可调支架如果需要对支架进行角度调节,还需要通过工具进行手动调节,费时费力,损耗人工。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可独立进行网状组合,无需重物压载和自动调节角度的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拆卸简便、方便地调整太阳能光伏板与水平面的角度的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包括多个光伏板固定板和多个底盘,所述底盘前端设置有前安装座,所述底盘后端设置有后安装座,所述底盘两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V型槽,同一纵线上的相邻两个底盘之间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所述底盘的两个侧面的上端部均向内翻折形成卡槽,所述前安装座两个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后安装座其竖直面的两侧下部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前安装座通过第一卡勾和底盘上的卡槽相配合卡接,所述后安装座通过第二卡勾和底盘上的卡槽相配合卡接,所述光伏板固定板两侧边设置有斜杆槽和可以在斜杆槽上滑动的滑板,所述后安装座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滚筒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滑板与光伏板固定板滑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V型槽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所述U型连接件的第二V型槽底部设置有便于开孔定位中心线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板固定板由两根斜杆和两根横杆围城一个矩形的框体结构,所述两根斜杆的前端与前安装座相滑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板包括底座、固定翼板、活动翼板和调整螺栓,所述固定翼板固定于底座的一侧,所述固定翼板和活动翼板通过调整螺栓相连。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翼板和活动翼板之间形成卡槽,所述滑板通过卡槽与光伏板固定板上的斜杆槽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板固定板的后侧设置有背面导流板。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板固定板上的两外侧均设置有侧导流板。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导流板的上端向内翻折形成挂钩。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滚筒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板、斜杆槽和驱动杆的结构特征,使得光伏板固定板相对应底盘的倾斜度可调范围大,这样,在将固定架固定于底面或其他建筑物上时,无论与底盘的连接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如何,可实现光伏板固定板相对应固定架角度在角度范围内可调,最终取得光伏板固定板与水平面特定的倾角,这样,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削弱底盘对安装点地形的依赖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盘、前安装座和后安装座均采用V型槽设置,便于卡装,实现了相邻底盘件纵向快速安装,不需要使用工具,如果需要更换一部分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也能实现快速拆分,维修方便快捷,移动运输方便,U型连接件的第二V型槽底部设置有中心线槽,便于开孔定位,从而保证开孔精度,增强支架连接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卡槽,在前后支撑座上设置卡勾,在安装时,利用卡槽材料本身固有弹性,通过卡接的方式达到安装要求,这种安装无需工具,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简化了安装过程。

(4)本实用新型在底盘下表面固定橡胶垫,起到可渗水作用,有效避免水浮力作用,只能去支撑系统的抓地力,同时起到防风防震作用,当遇到地震频繁区域可用于抗震固定作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筒以及驱动杆的作用下,使得光伏板固定板的角度可调,继而可以根据光照角度,调节光伏板固定板的角度,从而提高光伏板的受光率,提高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板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水太阳能光伏支撑架包括底座1、U型连接件2、光伏板固定板3、转动机构4和导流板5,其中:

底座1的截面为U型,其两个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V型槽11,底座1的两个侧面的上端部均向内翻形成有卡槽12,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前安装座13,前安装座13为倒U型,其两个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勾131,底座1的后端设置有后安装座14,后安装座14为C型,其竖直面的两侧下端部设置有第二卡勾141,前安装座13的第一卡勾131和后安装座14的第二卡勾141通过在底盘1的两个侧面上端向内翻折形成的卡槽12进行安装固定,在安装时,利用卡槽12材料本身固有弹性,通过卡接的方式将前后支撑座安装到底盘1上,达到安装要求,这种安装无需工具,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简化了安装过程,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震功能,在底盘1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5,起到可渗水的作用,有效避免水浮力作用,增强支撑系统的抓地力,同时起到防风防震作用,当遇到地震频繁区域可用于抗震固定作用。

U型连接件2用于同一纵线上的相邻两个底盘1之间的连接,U型连接件2的两个侧面上设置于可以第一V型槽11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21,通过将底盘1和U型连接件2的侧面均采用V型槽设置,便于卡装,实现了相邻底盘1件纵向快速安装,不需要使用工具,如果需要更换一部分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也能实现快速拆分,维修方便快捷,移动运输方便,U型连接件2的第二V型槽21底部设置有中心线槽22,便于开孔定位,从而保证开孔精度,增强支架连接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光伏板固定板3用于固定光伏板,光伏板固定板3由两根斜杆31和两根横杆32围城一个矩形的框体结构,两根斜杆31的前端与前安装座13相滑动连接,两根斜杆31上均设置有斜杆槽311,斜杆槽311设置在斜杆31的两侧边,两边斜杆槽311均滑动连接有滑板33,滑板33包括底座331、固定翼板332、活动翼板333和调整螺栓334,固定翼板332固定于底座331的一侧,固定翼板332和活动翼板333通过调整螺栓334相连,且固定翼板332和活动翼板333之间形成卡槽335,滑板33通过卡槽335与光伏板固定板3上的斜杆槽311连接,以上滑板33结构简单,通过调节螺栓334调整卡槽335的宽度,实现通过固定翼板332和活动翼板333对光伏板固定板3加持力改变来实现滑板33与光伏板固定板3的连接与分离,通过滑板33和斜杆槽311的设置,可以实现滑板33与光伏板固定板3的连接点位置可调的发明目的。

转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滚筒42和驱动杆43,滚筒42转动连接在14后安装座上,电机41的输出轴与滚筒42连接,电机41驱动滚筒42转动,驱动杆43上顶部通过螺栓与滑板33固定连接,驱动杆43的下底部与滚筒42转动连接,通过电机41驱动滚筒42转动43运动,从而带动驱动杆43运动,从而可以调节光伏板固定板3的角度,从而可以根据太阳光照角度,直接利用电机41自动驱动滚筒42和驱动杆43带动光伏板固定板3转动,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提高光伏板的受光率,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防风性能,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导流板5,光伏板固定板3的后侧设置有背面导流板51,背面导流板51的上端向内翻折形成挂钩511,可直接挂装在后安装座14上,方便组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光伏板固定板3上的两外侧均设置有侧导流板52,整体利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在光伏板固定板3的三侧均有导流板5,可对空气进行导流,降低了整个设备所受的风力,有效地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