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426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开挖掘进、二衬混凝土、附属工程等施工期间,必须有电源照明来保证隧道施工有充足光线。现常规隧道掘进施工时,高压线、三相五线、照明线路分别挂在隧道围岩上布置。随着隧道掘进深度的继续,二衬混凝土紧跟作业,挂在隧道围岩边墙上的高压线 、三相五线、照明线又必须拆除下来,待二衬混凝土浇注台车模板通过后,才又重新挂在二衬边墙上,造成重复作业,浪费材料。为了不造成工程材料浪费,满足隧道快速施工,使用移动支架完成隧道电力线的一次性布置,对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和二衬混凝土施工以及其他隧道施工作业用电作统一的布置,做到安全、节约成本。解决现有隧道施工电力线路布置结构存在安装稳定性较差、施工用电安全性差,解决因电力线路布置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

对于如专利201210156399.3所述类的支架,虽然具备了基本的支撑托放作用,但只能用于隧道工程竣工以后,即列车运行时的电缆支架,为永久性支架。而施工期间的隧道内所用照明电线规格不同,安装要求也不同,不同施工节点,照明电线需快速重复安装以适应隧道的施工进度,因此,该类的组合支架无法直接运用于施工期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隧道施工期间电力线路重复布置的问题,因隧道施工期间反复对电力线路布置,导致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性差等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支架立杆,支架立杆底部连接有支架基座,各支架立杆的下段通过若干锚管与隧道内边墙间距式相对固定;所述支架立杆上段水平垂直连接有若干挂线陶瓷瓶,挂线陶瓷瓶位于同一竖向平面、相互间隔布置,挂线陶瓷瓶包括从顶部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若干高压电缆挂线陶瓷瓶、三相五线电力线挂线陶瓷瓶和二相照明线挂线陶瓷瓶。

所述支架立杆为插入式的伸缩结构,伸缩节点处设有V型弹片。

所述支架立杆之间的布置间距为20-40米。

所述锚管垂直打入隧道边墙内,打入深度为50~80cm。

所述挂线陶瓷瓶之间的竖向设置间距不小于100mm,高压电缆挂线陶瓷瓶的挂线卡槽宽度大于三相五线电力线挂线陶瓷瓶的挂线卡槽宽度,三相五线电力线挂线陶瓷瓶的挂线卡槽宽度大于二相照明线挂线陶瓷瓶的挂线卡槽宽度。

所述高压电缆挂线陶瓷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3.5米,二相照明线挂线陶瓷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2.5米。

所述支架基座底部设有万向轮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对多种隧道施工电力线路进行快速布置,进行快速定位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材料,节约了劳动成本,节约了施工时间,保证了快速施工;

2、支架立杆采用伸缩结构,可根据需要调节该支架的高度,使照明电线的布设能随隧道坡度进行匹配;

3、本实用新型能运用于铁路、公路隧道施工期间电力线路的布置,达到工厂化施工标准化作业,能大大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一座隧道施工完成可移动到下一隧道继续使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利用施工现场废旧材料加工,成本低,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用,尤其是解决了隧道掘进用电挂设与隧道二衬混凝土作业用电挂设的重复挂线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可拆除、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挂线陶瓷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基座、2-支架立杆、3-锚管、4-挂线陶瓷瓶、5-陶瓷瓶穿用钢筋、6-二相照明线挂线陶瓷瓶、7-三相五线电力线挂线陶瓷瓶、8-高压电缆挂线陶瓷瓶、9-挂线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因隧道施工期间,为满足隧道施工规范要求,线路布置洞内电线线路宜架设在风水管路相对一侧,且隧洞内需配设相应的高压电缆线(10000V)、三相五线电力线(300-400V)和二相照明线(220V),为了满足不同照明线的挂设需求并便于不同隧道施工节点的照明线拆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如图1、2所示的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包括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支架立杆2,支架立杆2底部连接有支架基座1,各支架立杆2的下段通过若干锚管3与隧道内边墙间距式(因隧道内墙有一定弧度,竖直的支架立杆与隧道内墙不能紧密贴合,可相对有一定间隙)相对固定;所述支架立杆2上段水平垂直连接有若干挂线陶瓷瓶4,挂线陶瓷瓶4位于同一竖向平面、相互间隔布置,挂线陶瓷瓶4包括从顶部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若干高压电缆挂线陶瓷瓶8、三相五线电力线挂线陶瓷瓶7和二相照明线挂线陶瓷瓶6。

为使每根支架制作完成后能满足施工现场照明要求和标准化作业,立杆的最大长度是根据地面高程来确定,用水准仪抄平将线路高度确定在与隧道设计坡度标高相匹配的高程上,并设计成插入式的伸缩结构,伸缩节点处设有V型弹片,类似雨伞杆结构。支架立杆采用φ100mm的钢管,锚管采用φ42mm钢管小导管,利用锚管打入隧道边墙中将支架立杆固定在隧道边墙一侧,锚杆长度是根据隧道边墙到立杆的距离作为锚杆长度的选择,一般打入围岩深度50~80cm即可。支架立杆沿隧道纵向间隔30m布置一根,且在支架基座底部设有万向轮行走机构,在一座隧道施工完成后,利用行走机构可将支架立杆移动到下一隧道继续使用。

所述的移动支架立杆基座是用厚16mm的钢板焊接成型,正方形或者长方形(30cm×30cm或30cm×40cm)均可以,两侧焊支撑斜撑用φ42mm小导管焊接。

所述挂线陶瓷瓶的结构如图3所示,需满足隧道施工规范要求,线路布置洞内电线线路宜架设在风水管路相对一侧,现场施工必须采用220/380V三相五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并要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配电室为一级,洞口配电箱为二级,作业面配电箱为第三级)。

②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零线和接地线必须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

③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电箱漏电保护和开关箱漏电保护,如洞口配电箱和作业面36V配电箱)。

所述接地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由变压器引出的零线和接地线必须分开设置。地线从变压器接地体引出,过配电柜、二三级配电箱,中间不得接任何开关。

②接地线必须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配电室、配电箱、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必须与接地线相连接,严禁与零线相连接。

隧道内配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隧道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②隧道内的二相照明线(220V)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挂设于相应的二相照明线挂线陶瓷瓶上。高压电缆(10000V)距地面不得小于3.5m,挂设于相应的高压电缆挂线陶瓷瓶以上。

③架空进洞线(三相五线电力线,300-400V)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隧道内挂设于相应的三相五线电力线挂线陶瓷瓶上。

④隧道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 mm²,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 mm²。

⑤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即挂线陶瓷瓶之间的竖向间距)不应小于100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达到标准化制作,电力线路规范、标准。尤其是解决了隧道掘进用电挂设与隧道二衬混凝土作业用电挂设的重复挂线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可拆除、可伸缩,使用更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