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顶盖易拆装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20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顶盖易拆装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变电站顶盖易拆装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现有的变电站通风装置不易拆装维护,通风散热效果不理想,对流通空气和变电站的除湿效果差,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顶盖易拆装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顶盖易拆装通风装置,包括变电站主体、顶盖、顶板和通风筒,所述顶盖安装于变电站主体的顶部,顶盖的中部开设有通风口,顶盖的顶部于通风口处配合设有凸缘,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有通风筒,凸缘的外侧于顶盖顶部还设有橡胶圈,所述通风筒的顶部配合罩设有金属网,金属网的下侧设有防尘棉,所述通风筒的侧面设有多根散热柱,散热柱的内端与通风筒的内侧壁表面齐平,所述通风筒的内侧中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的下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下侧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所述电机座的侧面设有多根支架杆,支架杆上套设有螺旋电热丝,支架杆的外端固定于通风筒的内侧壁上,所述通风筒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的下侧内圈设有多根压柱,所述顶板的下侧外圈设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下部套接设有支撑筒,支撑筒和支撑杆配合滑动连接,支撑筒的下端固定于顶盖上,所述支撑筒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杆进行调节锁定的锁紧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口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缘的高度为5~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筒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通风筒的内径大于凸缘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圈为圆环状结构,橡胶圈的内径与凸缘的外径相同,橡胶圈的外径大于通风筒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柱为铜铝合金圆柱,散热柱与通风筒的侧壁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的下端面位于通风筒下端面的上侧,通风筒的下端与橡胶圈接触后,扇叶位于凸缘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杆周向均匀设有三或四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柱周向均匀设有六根,多个压柱形成的圆周直径大于通风筒的内径,小于通风筒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可对通风筒完全覆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以方便将金属网和通风筒拆下进行清理维护,通过将通风筒套设于凸缘的外侧,通过橡胶圈可提升通风筒和顶盖接触的密封性,通过凸缘可减少通风筒的侧向移动,通过压柱对金属网进行抵靠,并通过锁紧旋钮对支撑杆进行锁定,即完成对金属网和通风筒的固定,通过顶板可对通风筒进行遮阳挡雨;通过控制电机工作,可对变电站主体内进行通风降温,通过支架杆可对电机座进行支撑,通过支架杆上设置的螺旋电热丝可对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既可以对流通的加热除湿,又可以对变电站主体内进行除湿干燥,通过散热柱可对流通的空气进行散热降温,提升对变电站主体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该装置易拆装维护,通风散热效果好,有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装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温度探测器,2-湿度探测器,3-通风口,4-凸缘,5-变电站主体,6-橡胶圈,7-支撑筒,8-锁紧旋钮,9-支撑杆,10-顶板,11-压柱,12-金属网,13-防尘棉,14-电机座,15-电机,16-扇叶,17-螺旋电热丝,18-支架杆,19-通风筒,20-散热柱,21-顶盖,22-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变电站顶盖易拆装通风装置,包括变电站主体5、顶盖21、顶板10和通风筒19,所述顶盖21安装于变电站主体5的顶部,顶盖21的中部开设有通风口3,顶盖21的顶部于通风口3处配合设有凸缘4,所述顶盖21的顶部中间设有通风筒19,凸缘4的外侧于顶盖21顶部还设有橡胶圈6,通过橡胶圈6可提升通风筒19和顶盖21接触的密封性,所述通风筒19的顶部配合罩设有金属网12,金属网12的下侧设有防尘棉13,通过防尘棉13和金属网12配合可避免粉尘进入通风筒19内,所述通风筒19的侧面设有多根散热柱20,散热柱20的内端与通风筒19的内侧壁表面齐平,通过通风筒19可对空气进行散热,所述通风筒19的内侧中部设有电机座14,电机座14的下侧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下侧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16,扇叶16用于使得通风筒19内的空气向下流动,所述电机座14的侧面设有多根支架杆18,支架杆18上套设有螺旋电热丝17,支架杆18的外端固定于通风筒19的内侧壁上,通过支架杆18可对电机座14进行支撑,通过螺旋电热丝17可对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除湿。

所述通风筒19的上方设有顶板10,顶板10的下侧内圈设有多根压柱11,通过压柱11可对金属网12进行抵靠按压,避免晃动,所述顶板10的下侧外圈设有多根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下部套接设有支撑筒7,支撑筒7和支撑杆9配合滑动连接,支撑筒7的下端固定于顶盖21上,所述支撑筒7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杆9进行调节锁定的锁紧旋钮8,通过支撑筒7和支撑杆9配合对顶板10进行支撑。

所述顶盖21的下侧还安装有温度探测器1和湿度探测器2,还包括用于对电机15和螺旋电热丝17进行控制的PLC控制器22,所述温度探测器1和湿度探测器2与PLC控制器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15和螺旋电热丝17电性连接,通过温度探测器1和湿度探测器2可对变电站主体5内进行温湿度检测,通过PLC控制器22可对电机15和螺旋电热丝17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3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4的高度为5~10cm。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筒19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通风筒19的内径大于凸缘4的外径,以利于通风筒19套设于凸缘4上。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圈6为圆环状结构,橡胶圈6的内径与凸缘4的外径相同,橡胶圈6的外径大于通风筒19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柱20为铜铝合金圆柱,散热柱20与通风筒19的侧壁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16的下端面位于通风筒19下端面的上侧,通风筒19的下端与橡胶圈6接触后,扇叶16位于凸缘4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杆18周向均匀设有三或四根。

进一步的,所述压柱11周向均匀设有六根,多个压柱11形成的圆周直径大于通风筒19的内径,小于通风筒19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0可对通风筒19完全覆盖。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图,可以方便将金属网12和通风筒19拆下进行清理维护,通过将通风筒19套设于凸缘4的外侧,通过橡胶圈6可提升通风筒19和顶盖21接触的密封性,通过凸缘4可减少通风筒19的侧向移动,通过压柱11对金属网12进行抵靠,并通过锁紧旋钮8对支撑杆9进行锁定,即完成对金属网12和通风筒19的固定,通过顶板10可对通风筒19进行遮阳挡雨;具体的散热方式为,通过控制电机15工作,可对变电站主体5内进行通风降温,通过支架杆18可对电机座14进行支撑,通过支架杆18上设置的螺旋电热丝17可对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既可以对流通的加热除湿,又可以对变电站主体5内进行除湿干燥,通过散热柱20可对流通的空气进行散热降温,提升对变电站主体5的散热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