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式单壁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31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固定式单壁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固定式单壁保护管。



背景技术:

电缆及通信光缆通常需要放入保护管内再进行埋地。目前常用的保护管有直管和波纹管。直管利用加厚管壁增强管体的环刚度及抗压能力,但管材较重,导致管材成本及运输成本较高。波纹管的管壁薄所以管材较轻,但刚度及抗压能力远不及直管且使用寿命短。两种管材在使用时都需外加管枕以稳定管体,增加了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环刚度较强、重量较轻且无需额外设置管枕的可固定式单壁保护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固定式单壁保护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波纹,所述第一波纹包括截面为方形的第一波峰和截面为圆形的第一波谷,所述第一波峰的角设有内倒圆角,所述管体的端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波纹,所述第二波纹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波峰和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波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波峰的截面为正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波峰的边缘设有销孔,所述销孔设有管销。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内壁设有耐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设有耐酸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为管体增加方形的波纹,有效地使管材在重量较轻的情况下有较好的环刚度和抗压能力。同时管体自身即可稳定放置,无需额外配备管枕,减少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叠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销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波纹,11—第一波峰,12—第一波谷,13—内倒圆角,14—销孔,15—管销,2—第二波纹,21—第二波峰,22—第二波谷,3—耐热层,4—耐酸层,5—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固定式单壁保护管,包括管体5,所述管体5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波纹1,所述第一波纹1包括截面为方形的第一波峰11和截面为圆形的第一波谷12,所述第一波峰11的角设有内倒圆角13,所述管体的端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波纹2,所述第二波纹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波峰21和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波谷22。

在管体的外表面设置截面为方形的第一波峰11和截面为圆形的第一波谷12,方形的波峰相当于为管体增加了环绕管身的加强筋,增强了管体的环刚度和抗压能力,有效防止保护管在埋地时因压力爆裂,圆形的波谷一方面截面的周长相对方形截面的周长来说更短所以耗材较少能够减轻管材的重量,另一方面没有棱角的形状更便于电线穿过。第一波峰11的角设有内倒圆角13,埋地时常会将多条保护管组合叠放,一方面内倒的圆角可以用于定位,确保保护管间已叠放整齐,另一方面叠放后圆角可组成供小型电缆穿过的通孔,合理利用了空间。管体的端部需要用于接驳,圆形的接口更适于接驳,而在管壁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设置波纹能增强管体的环刚度,因此在管体的端部设置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波峰21和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波谷2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峰11的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使得波峰11整体受力更均匀,起到更好的抗压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峰11的边缘设有销孔14,所述销孔14设有管销15。埋地时通常需要同时埋多条保护管,利用可插入管销15的销孔14使得保护管在组合叠放时不会相对移位,更加整齐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5的内壁设有耐热层3。电缆在使用时会发热,在管体的内壁设置设有耐热层3,防止保护管受热自燃。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5的外表面设有耐酸层4。保护管用于埋地,泥土中的酸性物质会损害管体,设置耐酸层4能有效保护管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