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区配网屏柜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124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区配网屏柜防凝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区配网屏柜防凝露装置。



背景技术:

城区配网屏柜主要包括10kV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开闭所与配电室内的高压开关柜以及配电自动化装置柜等,屏柜内一般设置有一次开关设备、二次控制回路系统以及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模块等。由于配网屏柜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及自身内部结构的特殊性,配网屏柜在设备运行和检修中,易受到潮气的侵蚀,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屏柜内潮湿凝露积水。目前配网屏柜防凝露措施主要通过在屏柜两侧开孔方式增强空气流通,以及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屏柜内部空气,将屏柜内的水分蒸发,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从而避免凝结成露。但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屏柜两侧开孔方式增强空气流通,从而保持屏柜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基本持恒,从而达到屏柜内的气态水避免凝结成露的目的。

2、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屏柜内部空气,将屏柜内的水分蒸发,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也能达到屏柜内的气态水避免凝结成露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湿气还留在柜体内,没有从根本上去除,如果外部环境大幅降温,湿气还是会析出形成凝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区配网屏柜防凝露装置,它既保证了空气流通,同时,能够对进入柜体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和加热;而且能够对柜体内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彻底去除柜体内的湿气,从根本上起到避免湿气凝结成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城区配网屏柜防凝露装置,包括柜体,还包括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和外部电源,所述柜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处设有外接凸缘,所述外接凸缘内设有与出气孔相连通的孔腔,所述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包括干燥管和空气加热管,所述干燥管一端与进气孔相连通,所述干燥管另一端与空气加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干燥管内设有干燥剂,所述空气加热管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出气冷凝除湿装置包括吹风装置和冷凝管道,所述吹风装置设置于孔腔内,所述吹风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吹风风扇,所述吹风风扇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孔腔内还设有漏斗状汇气装置,所述漏斗状汇气装置设置于吹风风扇与冷凝管道之间,所述漏斗状汇气装置一端与孔腔内壁连接,所述漏斗状汇气装置另一端与冷凝管道顶端连接,所述冷凝管道的内腔设有半导体制冷温差片,所述半导体制冷温差片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外部电源上设有电源开关。

所述柜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与出气孔相对应的封闭门,所述封闭门设置于柜体内壁上。

所述干燥管为U型管,所述干燥剂设置于干燥管底部,所述干燥管底部设有出物门,所述干燥管侧部设有进物门。

所述空气加热管为S型管。

所述支撑框架的顶壁和底壁均与孔腔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框架侧壁上。

所述柜体外壁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干燥槽,所述干燥槽内也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槽与冷凝管道的底端相对应。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电源放置槽,所述外部电源设置于电源放置槽内,所述外部电源上设有插座,所述空气加热管、电机和半导体制冷温差片均通过导线与相对应的插座连接。

还包括擦拭装置,所述擦拭装置包括手持杆以及与手持杆连接的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外侧边缘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通孔。

所述进气孔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在柜体上均设有2~6个。

所述柜体内壁上还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电源开关通过数据线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设有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且气干燥加热装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均与外部电源连接,进气孔和出气孔的设置保证了柜体内的空气流通,同时,进气孔与干燥管连通,干燥管内设有干燥剂,能够对进入柜体的空气进行除湿,干燥管又与空气加热管连接,空气加热管又能对除湿的空气进行加热,使柜体内空气温度升高,使柜体内残余的湿气蒸发,以气态水的形式存在,在吹风风扇的作用下,将柜体内的空气再吹到冷凝管道中进行冷凝成液,液态水会在管壁上凝结成露,然后凝结成露的液态水会顺着管壁流入盛有干燥剂的干燥槽中,从而完成冷凝除湿的过程。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空气流通,同时,能够对进入柜体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和加热;而且能够对柜体内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彻底去除柜体内的湿气,从根本上起到避免湿气凝结成露的作用。

2、在出气孔处设置封闭门,当装置在使用时将封闭门打开,当配网屏柜运行、装置不使用时将封闭门关闭,保持柜体内的空气流通仅仅通过多个进气孔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即可,而且进气干燥加热装置中的干燥管内还设有干燥剂,能够对进入柜体的空气进行除湿作用。

3、干燥管底部设置的出物门和进物门便于对干燥剂进行更换,进物门用于放入新的干燥剂,出物门用于排出用过的干燥剂。

4、通过将空气加热管设置为S型管,能够增大空气在空气加热管内的加热时间,更有利于对空气的加热。

5、支撑框架用于对吹风风扇和电机进行支撑,支撑框架侧壁上设置通气孔,保证了柜体内的空气能够吹入到冷能通道内。

6、干燥槽内放置有干燥剂,柜体内的空气在冷凝管道中进行冷凝成液,液态水会在管壁上凝结成露,凝结成露的液态水会顺着管壁流入盛有干燥剂的干燥槽中,干燥剂对流下的液态水进行吸收,从而完成冷凝除湿的过程。

7、外部电源上设有多个插座,能够分别对空气加热管、电机和半导体制冷温差片进行供电。

8、擦拭装置用于擦拭附着在冷凝通道管壁上的水珠。

9、进气孔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在柜体上均设有2~6个,出气孔在吹风风扇的作用下的出气速度较快,如果仅仅设置1个进气孔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进气孔的进气速度也会很快,不利于对空气进行干燥和加热,通过设置多个进气孔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单个进气孔的进气速度会减慢,有利于对空气进行充分干燥和加热。

10、通过在柜体内壁上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电源开关通过数据线连接。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柜体内湿度达到设定值时,湿度传感器就会控制电源开关,使外部电源给装置供电,从而进行柜体内除湿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部放大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I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擦拭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柜体;2、外部电源;3、进气孔;4、出气孔;5、外接凸缘;6、孔腔;7、干燥管;8、空气加热管;9、冷凝管道;10、支撑框架;11、吹风风扇;12、电机;13、漏斗状汇气装置;14、电源开关;15、滑轨;16、封闭门;17、出物门;18、进物门;19、通气孔;20、支架;21、干燥槽;22、电源放置槽;23、插座;24、手持杆;25、固定圆盘;26、吸水海绵;27、通孔;28、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城区配网屏柜防凝露装置,主体结构包括柜体1,还包括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和外部电源2,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均与外部电源2连接。所述柜体1上设有进气孔3和出气孔4,装置在工作时,进气孔3用于进气,出气孔4用于出气,从而保证空气流通。所述出气孔4处设有外接凸缘5,外接凸缘5用于安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所述外接凸缘5内设有与出气孔4相连通的孔腔6,所述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包括干燥管7和空气加热管8,干燥管7用于对进入柜体1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湿,空气加热管8能对干燥除湿的空气进行加热,使进入到柜体1内空气温度升高。所述干燥管7一端与进气孔3相连通,所述干燥管7另一端与空气加热管8的一端连接,所述干燥管7内设有干燥剂,所述空气加热管8与外部电源2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出气冷凝除湿装置包括吹风装置和冷凝管道9,所述吹风装置设置于孔腔6内,所述吹风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0和吹风风扇11,所述吹风风扇11上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外部电源2通过导线连接,在吹风风扇11的作用下,将柜体1内的空气吹出到柜体1外。所述孔腔6内还设有漏斗状汇气装置13,所述漏斗状汇气装置13设置于吹风风扇11与冷凝管道9之间,所述漏斗状汇气装置13一端与孔腔6内壁连接,所述漏斗状汇气装置13另一端与冷凝管道9顶端连接,所述冷凝管道9的内腔设有半导体制冷温差片,所述半导体制冷温差片与外部电源2通过导线连接,在吹风风扇11的作用下,将柜体1内的空气吹出到柜体1外的空气会经过漏斗状汇气装置13进入到冷凝管道9中,在半导体制冷温差片的作用下进行冷凝成液,液态水会在管壁上凝结成露。所述外部电源2上设有电源开关14,电源开关14控制外部电源2的接通状态。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和出气冷凝除湿装置的配合使用,既保证了空气流通,同时,能够对进入柜体1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和加热;而且能够对柜体1内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彻底去除柜体1内的湿气,从根本上起到避免湿气凝结成露的作用。

所述柜体1上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滑动连接有与出气孔4相对应的封闭门16,封闭门16与滑轨15实现滑动连接,保证能够方便的打开和关闭封闭门16,所述封闭门16设置于柜体1内壁上。当装置在使用时将封闭门16打开,当配网屏柜运行、装置不使用时将封闭门16关闭,保持柜体1内的空气流通仅仅通过多个进气孔3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即可,而且进气干燥加热装置中的干燥管7内还设有干燥剂,能够对进入柜体1的空气进行除湿作用。

为了便于放置干燥剂以及便于对干燥剂进行更换,所述干燥管7为U型管,所述干燥剂设置于干燥管7底部,所述干燥管7底部设有出物门17,所述干燥管7侧部设有进物门18。进物门18用于放入新的干燥剂,出物门17用于排出用过的干燥剂。

为了增大空气在空气加热管8内的加热时间,更有利于对空气的加热,所述空气加热管8为S型管。

所述支撑框架10的顶壁和底壁均与孔腔6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框架10用于对吹风风扇11和电机12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框架10侧壁上设有通气孔19,所述电机12固定在支撑框架10侧壁上,支撑框架10侧壁上设置通气孔19,保证了柜体1内的空气能够吹入到冷能通道内。

所述柜体1外壁底部设有支架20,支架20用于安放外部电源2和干燥剂,所述支架20上设有干燥槽21,所述干燥槽21内也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槽21与冷凝管道9的底端相对应。柜体1内的空气在冷凝管道9中进行冷凝成液,液态水会在管壁上凝结成露,凝结成露的液态水会顺着管壁流入盛有干燥剂的干燥槽21中,干燥剂对流下的液态水进行吸收,从而完成冷凝除湿的过程。

为了便于能够分别对空气加热管8、电机12和半导体制冷温差片进行供电,所述支架20上还设有电源放置槽22,所述外部电源2设置于电源放置槽22内,所述外部电源2上设有插座23,所述空气加热管8、电机12和半导体制冷温差片均通过导线与相对应的插座23连接。

为了便于擦拭附着在冷凝通道管壁上的水珠,还包括擦拭装置,所述擦拭装置包括手持杆24以及与手持杆24连接的固定圆盘25,所述固定圆盘25外侧边缘设有吸水海绵26,吸水海绵26用于吸收附着在冷凝通道管壁上的水珠,所述固定圆盘25上设有通孔27。用擦拭装置擦拭附着在冷凝通道管壁上的水珠时,通孔27用于保持空气流动的畅通。

所述进气孔3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在柜体1上均设有2~6个。出气孔4在吹风风扇11的作用下的出气速度较快,如果仅仅设置1个进气孔3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进气孔3的进气速度也会很快,不利于对空气进行干燥和加热,通过设置多个进气孔3和进气干燥加热装置,单个进气孔3的进气速度会减慢,有利于对空气进行充分干燥和加热。

所述柜体1内壁上还设有湿度传感器28,所述湿度传感器28与电源开关14通过数据线连接。通过在柜体1内壁上设置湿度传感器28,湿度传感器28与电源开关14通过数据线连接。当湿度传感器28检测到柜体1内湿度达到设定值时,湿度传感器28就会控制电源开关14,使外部电源2给装置供电,从而进行柜体1内除湿工作。

使用方法:

本装置的电源开关14有两种控制方法,第一种是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另一种是通过湿度传感器28进行自动控制,当湿度传感器28检测到柜体1内湿度达到设定值时,湿度传感器28就会控制电源开关14,使外部电源2给装置供电,从而进行柜体1内除湿工作。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电源开关14进行控制。

使用时,首先打开封闭门16,然后打开电源开关14,打开电源开关14后,装置开始工作,本装置设有气干燥加热装置、出气冷凝除湿装置,进气孔3和出气孔4的设置保证了柜体1内的空气流通,进气孔3与干燥管7连通,进入到柜体1内的空气会通过进气孔3进入到干燥管7,干燥管7内设有干燥剂,干燥剂对进入柜体1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湿,干燥除湿后的空气又进入到空气加热管8,空气加热管8对干燥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干燥除湿后的空气温度升高,进而使柜体1内空气温度升高,使柜体1内残余的湿气蒸发,以气态水的形式存在。在吹风风扇11的作用下,将柜体1内的空气再经过漏斗状汇气装置13吹到冷凝管道9中,在半导体制冷温差片的作用下进行冷凝成液,液态水会在管壁上凝结成露,然后凝结成露的液态水会顺着管壁流入盛有干燥剂的干燥槽21中,从而完成冷凝除湿的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