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特性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004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散热特性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特性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配电柜内电气元件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的积累会提高柜体内温度,如果柜体内温度过高,将影响电气元件的性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影响配电柜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提高配电柜的散热强度和效率是提高配电柜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散热特性配电柜,旨在解决配电柜使用时的散热问题,并提高配电柜散热的强度和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散热特性配电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顶部设置有百叶窗,柜体底部布置有通风扇,百叶窗上部出口处和通风扇底下进口处设有防护滤网,柜体内部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上安装有电气元件和散热板,电气元件同时安装在安装梁和散热板上,散热板与柜体后盖板之间设置有散热通风道,电气元件之间、散热板之前设置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板上安装有热管屏,热管屏由数只热管和数片散热鳍片组成,散热鳍片安装在热管冷凝段上。

进一步的,散热板由铜制成。

进一步的,热管间间距为热管管径的1.2~1.5倍,散热鳍片间间距为散热鳍片宽度的3~5倍。

进一步的,热管蒸发段插在散热板内,散热鳍片和热管冷凝段放置在散热通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高效散热特性配电柜在柜体底部安装有通风扇,在柜体顶部设置有百叶窗,可在柜体内形成强制对流,并采用热管的方式散热,传热速度更快、散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热管屏结构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柜体;2、百叶窗;3、安装梁;4、电气元件;5、散热板;6、热管屏:61、热管,62、散热鳍片;7、散热通风道;8、散热槽;9、通风扇;10、防护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高散热特性配电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柜体1顶部设置有百叶窗2,柜体1底部布置有通风扇9,百叶窗2上部出口处和通风扇9底下进口处设有防护滤网10,柜体1内部设置有安装梁3,安装梁3上安装有电气元件4和散热板5,电气元件4同时安装在安装梁3和散热板5上,散热板5与柜体1后盖板之间设置有散热通风道7,电气元件4之间、散热板5之前设置开设有散热槽8,散热板5上安装有热管屏6,热管屏6由数只热管61和数片散热鳍片62组成,散热鳍片62安装在热管61冷凝段上。

优选的,散热板5采用铜制成,铜相对其他金属导热系数较高,可以快速地将电气元件4发出的热量传递给热管屏6。

优选的,如图3所示,热管61间间距为热管61管径的1.2~1.5倍,散热鳍片62间间距为散热鳍片62宽度的3~5倍,热管61蒸发段插在散热板5内,散热鳍片62和热管61冷凝段放置在散热通风道7内,热管屏6可以快速、高效地将散热板5传递而来的热量散发到冷却风中。

优选的,百叶窗2上部出口处的防护滤网10可以在百叶窗2打开时,减少由柜体1上方进入柜体1内的灰尘数量,通风扇9底下进口处的防护滤网10可以在通风时,减少由柜体1底部进入柜体1内的灰尘数量,以防止过量的灰尘进入柜体1内部,影响配电柜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1,自然对流散热,百叶窗2打开,通风扇9关闭,电气元件4工作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先传递到散热板5中,散热板5再将热量传递到热管61的蒸发段,热管61蒸发段内液体蒸发,将热量带到热管61冷凝段,并将部分热量传递给散热鳍片62,此时热管屏6冷凝段和电气元件4的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空气在散热通风道7和散热槽8内形成自然对流,并与电气元件4、散热板5、热管61和散热鳍片62换热,吸热后的热空气将流过打开的百叶窗2和百叶窗2上部出口处的防护滤网10将热量带出柜体,这部分热空气流出柜体1后,柜体1内气压降低,柜体1底部的空气将通过通风扇9底下进口处的防护滤网10进入柜体1内部继续吸收电气元件4产生的热量。此种情况适用于电气元件4产生热量较少,柜体1内温度不是太高的情况。

实施例2,强制对流散热,1)百叶窗2和通风扇9同时打开,通风扇9将柜体外部空气经过通风扇9底下进口处的防护滤网10过滤后带入柜体1内,并通过打开的百叶窗2和百叶窗2上部出口处的防护滤网10流出柜体1,使柜体1内形成强制对流;2)电气元件4工作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先传递到散热板5中,散热板5再将热量传递到热管61的蒸发段,热管61蒸发段内液体蒸发,将热量带到热管61冷凝段,并将部分热量传递给散热鳍片62,通风扇9带入的冷空气通过散热通风道7和散热槽8流过电气元件4、散热板5和热管屏6冷凝段,与电气元件4、散热板5、热管61和散热鳍片62换热,并将热量带出柜体1。此种情况换热强度和效率高于自然对流散热情况,适用于电气元件4产生热量较大,柜体1内温度较高的情况。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