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199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剥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施工工艺中,特别是在线缆铺设过程中,使用的剥线器都存在剥线不完全、施工工艺不能满足要求、使用不方便等缺陷。如:钳式剥线器,此种剥线器存在使用过程中力道不好掌控,容易伤线,损坏线芯,剥面工艺不能满足要求;十字形剥线器,此种剥线器为定型产品,只能剥除电缆头,且只能剥除定型产品,剥除的电缆头不能过长;枪型剥线器,此种剥线器存在力柄只有一面,使用过程中,用力不平衡,夹线松紧调节不方便而造成剥线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线器,以提高剥线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剥线器,包括上调节杆以及下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下段设有外螺纹,且沿上调节杆轴线在其下端面开有内螺纹孔,所述下调节杆上段设有外螺纹,且沿下调节杆轴线在其上端面设有与内螺纹孔配合的延伸段,在上调节杆以及下调节杆上分别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夹持块,在两个夹持块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在两个夹持块中的任意一个上设有剥线头,且剥线头的剥线部贯穿所述夹持块后进入卡槽内。针对现有技术中,剥线器在线缆铺设施工过程中剥线时容易伤线、损坏线芯或是剥线难度大等缺陷,申请人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剥线设备,即在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上分别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夹持块,通过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之间的相对转动,来实现两个夹持块之间间距的增加或是减小,并且在两个夹持块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有卡槽,两个卡槽合围构成一个用于线缆固定的夹持区域,通过剥线头对置于夹持区域内的线缆的外壁的定距切入,以完成线缆的剥线工序;

具体使用时,根据实际的线缆尺寸分别转动上调节杆以及下调节杆,将线缆放置在卡槽内,由于在上调节杆的下端端面上设有内螺纹孔,下调节杆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延伸段,即在转动上调节杆以及下调节杆时,两个夹持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使得线缆被固定在两个卡槽所形成的夹持区域内,同时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切入线缆的外壁,此时沿线缆的轴线方向同时移动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进而带动剥线头对线缆的外壁完成直线切割;由于两个夹持块之间的间距可调,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在随夹持块的移动时同样能够调节对线缆外壁的切入深度,使得本技术方案对各种型号、尺寸的线缆均能适用,进而降低线缆的剥线难度,以提高在线缆铺设施工时线缆的剥线效率。

所述剥线头包括刀座、设置在刀座上的刀杆以及固定在刀杆末端的刀片,在所述夹持块上开有与刀杆螺纹配合的盲孔,刀片活动贯穿所述盲孔的底部后向卡槽内延伸。在两个夹持块相向移动时,两个卡槽所构成的夹持区域能够实现对线缆在进行径向上的夹持,但是由于需要夹持块相对于线缆滑动才能实现剥线工序,卡槽并非将线缆完全卡死,而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延伸至卡槽内,即占用了线缆的部分夹持空间,使得剥线过程中线缆容易在夹持区域内发生径向上的跳动,最终导致部分线缆外壁未被剥线头彻底切入,即出现剥线头掠过的线缆的外壁局部粘连,降低了剥线效率;对此,申请人将剥线头设置成活动可调的结构,即在夹持块上开设有盲孔,刀杆与盲孔螺纹配合,而弧形的刀片通过转动刀座来实现在卡槽内的前进或是后退,即保证了夹持区域对线缆在径向方向上的限位,同时能够根据线缆的绝缘层厚度进行相对应的刀片位移的调节,以实现线缆剥线效率的最大化。

所述盲孔的轴线朝远离所述上调节杆轴线的方向倾斜,且盲孔轴线的延长线与上调节杆的轴线之间相交后形成一个锐角。由于刀片采用弧形,即在切入线缆的绝缘层时接触面积小,所受到的阻力相对降低,而将盲孔的轴线设置成倾斜状,相应地,刀片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呈倾斜状,即剥线时,刀片斜切入线缆的绝缘层,而非垂直于线缆的绝缘层切入,进而降低在垂直切入线缆时因线缆晃动而产生的反冲力来减缓刀片切入的力度,确保已经定位好的刀片能够将绝缘层由外到内整体切断,避免线缆绝缘层上的切痕完整连续。

还包括两个沿上调节杆轴线对称分布的导向柱,在位于下方的夹持块开有两个凹槽,且在位于上方的夹持块上开有两个与导向柱相对应的通孔,导向柱下端端部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凹槽内。在两个夹持块完成对线缆的限位后,将导向柱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凹槽内,使得两个夹持块被固定成一个整体,避免在移动剥线过程中两个夹持块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确保两个夹持块的受力平衡,进而提高剥线效率。

所述卡槽的截面呈圆弧形。作为优选,卡槽的截面呈圆弧形,使得线缆的夹持时卡槽与线缆外壁相匹配,进而实现在移动剥线过程中的圆弧过渡,避免对线缆的非切割区域造成损伤。

所述卡槽包括端部相互连接的夹持面Ⅰ与夹持面Ⅱ,所述夹持面Ⅰ为倾斜面,刀片活动贯穿盲孔后延伸至夹持面Ⅰ所辐射的区域内,所述夹持面Ⅱ为圆弧面,且夹持面Ⅰ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盲孔的倾斜方向相同,两个夹持块上的夹持面Ⅰ与夹持面Ⅱ呈旋转对称。作为优选,卡槽的内壁包括倾斜状的夹持面Ⅰ与圆弧状的夹持面Ⅱ,其中夹持面Ⅰ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盲孔的倾斜方向相同,使得卡槽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有效的夹持,以确保剥线头在对线缆进行剥线时的效率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剥线器,由于两个夹持块之间的间距可调,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在随夹持块的移动时同样能够调节对线缆外壁的切入深度,使得本技术方案对各种型号、尺寸的线缆均能适用,进而降低线缆的剥线难度,以提高在线缆铺设施工时线缆的剥线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剥线器,在夹持块上开设有盲孔,刀杆与盲孔螺纹配合,而弧形的刀片通过转动刀座来实现在卡槽内的前进或是后退,即保证了夹持区域对线缆在径向方向上的限位,同时能够根据线缆的绝缘层厚度进行相对应的刀片位移的调节,以实现线缆剥线效率的最大化;

3、本实用新型一种剥线器,卡槽的截面呈圆弧形,使得线缆的夹持时卡槽与线缆外壁相匹配,进而实现在移动剥线过程中的圆弧过渡,避免对线缆的非切割区域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刀座、2-刀杆、3-刀片、4-上调节杆、5-夹持块、6-外螺纹、7-延伸段、8-夹持面Ⅰ、9-夹持面Ⅱ、10-下调节杆、11-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调节杆4以及下调节杆10,所述上调节杆4下段设有外螺纹6,且沿上调节杆4轴线在其下端面开有内螺纹孔,所述下调节杆10上段设有外螺纹6,且沿下调节杆10轴线在其上端面设有与内螺纹孔配合的延伸段7,在上调节杆4以及下调节杆10上分别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夹持块5,在两个夹持块5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槽,在两个夹持块5中的任意一个上设有剥线头,且剥线头的剥线部贯穿所述夹持块5后进入卡槽内。针对现有技术中,剥线器在线缆铺设施工过程中剥线时容易伤线、损坏线芯或是剥线难度大等缺陷,申请人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剥线设备,即在上调节杆4与下调节杆10上分别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夹持块5,通过上调节杆4与下调节杆10之间的相对转动,来实现两个夹持块5之间间距的增加或是减小,并且在两个夹持块5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有卡槽,两个卡槽合围构成一个用于线缆固定的夹持区域,通过剥线头对置于夹持区域内的线缆的外壁的定距切入,以完成线缆的剥线工序;

具体使用时,根据实际的线缆尺寸分别转动上调节杆4以及下调节杆10,将线缆放置在卡槽内,由于在上调节杆4的下端端面上设有内螺纹孔,下调节杆10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延伸段7,即在转动上调节杆4以及下调节杆10时,两个夹持块5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使得线缆被固定在两个卡槽所形成的夹持区域内,同时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切入线缆的外壁,此时沿线缆的轴线方向同时移动上调节杆4与下调节杆10,进而带动剥线头对线缆的外壁完成直线切割;由于两个夹持块5之间的间距可调,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在随夹持块5的移动时同样能够调节对线缆外壁的切入深度,使得本技术方案对各种型号、尺寸的线缆均能适用,进而降低线缆的剥线难度,以提高在线缆铺设施工时线缆的剥线效率。

其中,所述剥线头包括刀座1、设置在刀座1上的刀杆2以及固定在刀杆2末端的刀片3,在所述夹持块5上开有与刀杆2螺纹配合的盲孔,刀片3活动贯穿所述盲孔的底部后向卡槽内延伸。在两个夹持块5相向移动时,两个卡槽所构成的夹持区域能够实现对线缆在进行径向上的夹持,但是由于需要夹持块5相对于线缆滑动才能实现剥线工序,卡槽并非将线缆完全卡死,而剥线头的剥线部分延伸至卡槽内,即占用了线缆的部分夹持空间,使得剥线过程中线缆容易在夹持区域内发生径向上的跳动,最终导致部分线缆外壁未被剥线头彻底切入,即出现剥线头掠过的线缆的外壁局部粘连,降低了剥线效率;对此,申请人将剥线头设置成活动可调的结构,即在夹持块5上开设有盲孔,刀杆2与盲孔螺纹配合,而弧形的刀片3通过转动刀座1来实现在卡槽内的前进或是后退,即保证了夹持区域对线缆在径向方向上的限位,同时能够根据线缆的绝缘层厚度进行相对应的刀片3位移的调节,以实现线缆剥线效率的最大化。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轴线朝远离所述上调节杆4轴线的方向倾斜,且盲孔轴线的延长线与上调节杆4的轴线之间相交后形成一个锐角。由于刀片3采用弧形,即在切入线缆的绝缘层时接触面积小,所受到的阻力相对降低,而将盲孔的轴线设置成倾斜状,相应地,刀片3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呈倾斜状,即剥线时,刀片3斜切入线缆的绝缘层,而非垂直于线缆的绝缘层切入,进而降低在垂直切入线缆时因线缆晃动而产生的反冲力来减缓刀片3切入的力度,确保已经定位好的刀片3能够将绝缘层由外到内整体切断,避免线缆绝缘层上的切痕完整连续。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包括两个沿上调节杆4轴线对称分布的导向柱11,在位于下方的夹持块5开有两个凹槽,且在位于上方的夹持块5上开有两个与导向柱11相对应的通孔,导向柱11下端端部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凹槽内。在两个夹持块5完成对线缆的限位后,将导向柱11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凹槽内,使得两个夹持块5被固定成一个整体,避免在移动剥线过程中两个夹持块5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确保两个夹持块5的受力平衡,进而提高剥线效率。

作为优选,卡槽的截面呈圆弧形,使得线缆的夹持时卡槽与线缆外壁相匹配,进而实现在移动剥线过程中的圆弧过渡,避免对线缆的非切割区域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卡槽的内壁包括倾斜状的夹持面Ⅰ8与圆弧状的夹持面Ⅱ9,其中夹持面Ⅰ8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盲孔的倾斜方向相同,使得卡槽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有效的夹持,以确保剥线头在对线缆进行剥线时的效率最大化。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