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衰减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128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特别是一种低衰减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逐步消耗,能源危机已展现在人们面前,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包括核电站所用的铀材料在100—200年终将消耗殆尽。其中光伏发电持有一系列特有优势,首先,太阳能所用的主要材料为硅材料,硅材料储量丰富,为地壳上除氧之外的丰富排列第二,达26%之多;光伏发电没有燃烧过程,不排放温室气体、废气和废水,环境友好;没有机械旋转部件,不存在机械磨损,无噪声;发电不用冷却水,能够在无水的荒漠地带安装;在城市可以安装到屋顶和墙面,不单独占地;模块化结构,规模大小随意;也可安装在大型露天停车场或火车站;使用寿命长(可达25年以上),一次投资多年收益;维护管理简单,可实现无人值守,维护成本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风道结构配合风流搅动结构,以利用气体流通带走热量;同时利用持续旋转的反光结构增强电池片对光能多次吸收的低衰减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衰减光伏组件,包括电池层压组件和安装在所述电池层压组件四周的塑料边框,所述电池层压组件自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有上层钢化玻璃、上层高透光树脂、太阳能电池片、下层高透光树脂和下层钢化玻璃,所述上层高透光树脂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设置第一通风隔缝,所述下层高透光树脂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设置第二通风隔缝,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上设置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隔缝与第二通风隔缝,所述塑料边框的一侧边设置若干进风口,与一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若干出风口,若干所述进风口连通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端连接风机,所述第一通风隔缝与第二通风隔缝内均匀设置若干搅风桨组件,所述搅风桨组件包括中轴,所述中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层高透光树脂或者所述下层高透光树脂上,所述中轴上呈转动套接有主叶片,所述主叶片绕中轴在所述第一通风隔缝、第二通风隔缝内形成周向转动,所述主叶片具有左右对称的两片单体叶片,所述单体叶片的叶面为起伏状的弧形面,所述单体叶片为高透光树脂片,所述高透光树脂片的上下表面涂覆有反光涂层。

本低衰减光伏组件中,反光涂层采用反光涂料进行涂漆,反光涂料为现有材料。

本低衰减光伏组件在阳光下进行光能转化,电池片产生高热量,开启风机通过进风管向第一通风隔缝与第二通风隔缝吹入风流,通过太阳能电池片上若干个通孔使风流在第一通风隔缝与第二通风隔缝之间互通,通过风流带动主叶片进行周向旋转运动,以使风流发生搅动,增强了气流与产热组件的接触时间与面积,提升单位气流携带热能的量值;另外通过单体叶片的持续旋转调换方位,将各角度的散光进一步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上,以进行多次光能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太阳能电池片的单位面积转化效率。

在上述的低衰减光伏组件中,所述单体叶片的弧形面包括竖向面和斜向面,所述竖向面与斜向面之间通过弯弧面形成过渡衔接。设置具有起伏过渡的叶片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风流的搅动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不同角度的散光反射,进一步增强光能的利用程度。

在上述的低衰减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一通风隔缝与第二通风隔缝的四角处均设置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两端均设置直角架。通过支架将上层高透光树脂与电池片之间隔开,将下层高透光树脂与电池片之间隔开,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保障风流的通畅。

在上述的低衰减光伏组件中,两片所述单体叶片之间设置轴承套,所述中轴穿过所述轴承套形成转动套接。

在上述的低衰减光伏组件中,两片所述单体叶片的总体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通风隔缝、第二通风隔缝的宽度。

在上述的低衰减光伏组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电路与接线盒相连,所述接线盒为高密封性接线盒。主要起到一个引线和保护的功能,通过高密封性接线盒将电池组件的电流引出,以便更好的进行串并链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低衰减光伏组件通过设置风道结构配合风流搅动结构,以利用气体流通带走热量,增强气流在通风隔缝内的湍流程度,增加单位风流所携带热能的量值。同时利用持续旋转的反光结构,将各角度的散光进一步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上,以进行多次光能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太阳能电池片的单位面积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低衰减光伏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钢化玻璃;2、上层高透光树脂;3、第一通风隔缝;4、太阳能电池片;5、第二通风隔缝;6、下层高透光树脂;7、下层钢化玻璃;8、塑料边框;9、进风管;10、中轴;11、主叶片;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低衰减光伏组件,包括电池层压组件和安装在电池层压组件四周的塑料边框8,电池层压组件自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有上层钢化玻璃1、上层高透光树脂2、太阳能电池片4、下层高透光树脂6和下层钢化玻璃7,上层高透光树脂2与太阳能电池片4之间设置第一通风隔缝3,下层高透光树脂6与太阳能电池片4之间设置第二通风隔缝5,太阳能电池片4上设置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连通第一通风隔缝3与第二通风隔缝5,塑料边框8的一侧边设置若干进风口,与一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若干出风口,若干进风口连通进风管9,进风管9的外端连接风机,第一通风隔缝3与第二通风隔缝5内均匀设置若干搅风桨组件,搅风桨组件包括中轴10,中轴10的一端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片4上,另一端固定在上层高透光树脂2或者下层高透光树脂6上,中轴10上呈转动套接有主叶片11,主叶片11绕中轴10在第一通风隔缝3、第二通风隔缝5内形成周向转动,主叶片11具有左右对称的两片单体叶片,单体叶片的叶面为起伏状的弧形面,单体叶片为高透光树脂片,高透光树脂片的上下表面涂覆有反光涂层。

本低衰减光伏组件中,反光涂层采用反光涂料进行涂漆,反光涂料为现有材料。

本低衰减光伏组件在阳光下进行光能转化,电池片产生高热量,开启风机通过进风管9向第一通风隔缝3与第二通风隔缝5吹入风流,通过太阳能电池片4上若干个通孔使风流在第一通风隔缝3与第二通风隔缝5之间互通,通过风流带动主叶片11进行周向旋转运动,以使风流发生搅动,增强了气流与产热组件的接触时间与面积,提升单位气流携带热能的量值;另外通过单体叶片的持续旋转调换方位,将各角度的散光进一步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4上,以进行多次光能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太阳能电池片4的单位面积转化效率。

单体叶片的弧形面包括竖向面和斜向面,竖向面与斜向面之间通过弯弧面形成过渡衔接。设置具有起伏过渡的叶片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风流的搅动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不同角度的散光反射,进一步增强光能的利用程度。

第一通风隔缝3与第二通风隔缝5的四角处均设置支架12,支架12包括立柱,立柱的两端均设置直角架。通过支架12将上层高透光树脂2与电池片之间隔开,将下层高透光树脂6与电池片之间隔开,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保障风流的通畅。

两片单体叶片之间设置轴承套,中轴10穿过轴承套形成转动套接。

两片单体叶片的总体长度小于第一通风隔缝3、第二通风隔缝5的宽度。

太阳能电池片4通过电路与接线盒相连,接线盒为高密封性接线盒。主要起到一个引线和保护的功能,通过高密封性接线盒将电池组件的电流引出,以便更好的进行串并链接。

本低衰减光伏组件通过设置风道结构配合风流搅动结构,以利用气体流通带走热量,增强气流在通风隔缝内的湍流程度,增加单位风流所携带热能的量值。同时利用持续旋转的反光结构,将各角度的散光进一步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4上,以进行多次光能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太阳能电池片4的单位面积转化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层钢化玻璃1;上层高透光树脂2;第一通风隔缝3;太阳能电池片4;第二通风隔缝5;下层高透光树脂6;下层钢化玻璃7;塑料边框8;进风管9;中轴10;主叶片11;支架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