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796发布日期:2018-11-16 23:0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不断被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在很多应用场景中,电子设备是通过蓄电池供电的,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充电设备以便为蓄电池充电。

但是,由于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一般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充电场景往往取决于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这就使得充电设备必须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这就对充电设备的运行期间发热、散热情况提出了较高的限制。并且,随着蓄电池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对充电设备的成本要求以及便携性要求也不断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充电设备运行期间发热、散热的问题,提高充电设备运行稳定性,并进一步拓展充电设备的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输入接口,其配置为提供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源输入的接口,获取第一三相交流电;

三相变压器,其配置为调整所述第一三相交流电的电压,输出第二三相交流电;

整流单元,其配置为对所述第二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第一直流电,其中,所述整流单元采用不控整流形式,通过二极管整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接口配置为提供接入辅助变流器的接口,所述第一三相交流电为3AC400V。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流电为DC100V。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单元的冷却系统采用模块散热翅片自然冷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交流变压模块,所述交流变压模块配置为从所述输入接口获取第一二相交流电,调整所述第一二相交流电的电压,输出第二二相交流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变压模块采用变压器直接降压变比输出相应的制式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变压模块的冷却系统采用柜体开散热孔自然冷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交流变压模块,所述第一交流变压模块配置为输出100V交流电;

第二交流变压模块,所述第二交流变压模块配置为输出220V交流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过流保护的限流电阻或熔断器,其安装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安置发热部件的散热腔体以及用于安置除发热部件以外的其他部件的电气腔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装置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特征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被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部分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步骤来实现或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以及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置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并依据上述实现过程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不断被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在很多应用场景中,电子设备是通过蓄电池供电的,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充电设备以便为蓄电池充电。

但是,由于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一般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充电场景往往取决于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这就使得充电设备必须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这就对充电设备的运行期间发热、散热情况提出了较高的限制。并且,随着蓄电池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对充电设备的成本要求以及便携性要求也不断提高。

针对当前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可以将原始的三相交流电转换为蓄电池充电所需的特定电压的直流电,从而实现为蓄电池的充电。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装置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括:

输入接口110,其配置为提供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源输入的接口,获取第一三相交流电;

三相变压器120,其配置为调整由输入接口110获取到的第一三相交流电的电压,输出第二三相交流电(第二三相交流电为第一三相交流电的电压调整结果);

整流单元130,其配置为对三相变压器120输出的第二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第一直流电(第一直流电为第二三相交流电的整流结果),其中,整流单元 110采用不控整流形式,通过二极管整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可以将原始的三相交流电(第一三相交流电) 转换为蓄电池充电所需的特定电压的直流电(第一直流电),从而实现为蓄电池的充电。由于整流单元采用不控整流形式,通过二极管整流。因此整流单元不需要IGBT进行开关控制,简单可靠,发热量小。这样就简化了充电装置的结构,提高了充电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由于整流单元的发热量小,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进行主动散热。在一实施例中,整流单元的冷却系统采用模块散热翅片自然冷却。这样就节省了风机装置的费用及其安装空间,提高了充电装置经济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输入接口配置为提供接入辅助变流器的接口,辅助变流器输出到充电装置的第一三相交流电为3AC400V。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最终输出的第一直流电为DC100V。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有充电需求的电子设备往往具有不同的充电制式需求。有的需要交流电,有的需要直流电,甚至同属于交流电或直流电需求的不同电子设备也具有不同的电压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并不仅仅限于提供一种制式的电流输出。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除了提供第一直流电输出的三相变压器以及整流单元,还包括:

交流变压模块,交流变压模块配置为从充电装置的输入接口获取第一二相交流电,调整所述第一二相交流电的电压,输出第二二相交流电。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含一个交流变压模块,其可以实现一种制式的直流电输出(第一直流电)以及一种制式的交流电输出(第二二相交流电)。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含一个交流变压模块,其可以实现一种制式的直流电输出(第一直流电)以及多种不同制式(不同电压)的交流电输出(多个第二二相交流电,每个交流变压模块输出一种制式的第二二相交流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括:

输入接口210、三相变压器220以及整流单元230,整流单元230输出固定制式的直流电。

充电装置还包括:交流变压模块241以及交流变压模块242,其分别输出不同制式的交流电。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交流变压模块241配置为输出100V交流电;交流变压模块242配置为输出220V交流电。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交流变压模块采用变压器直接降压变比输出相应的制式电压。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交流变压模块的冷却系统采用柜体开散热孔自然冷却。这样也就进一步节省了风机装置的费用及其安装空间,提高了充电装置经济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过流保护的限流电阻或熔断器,其安装于整流单元的输出端。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输入接口连接到辅助变流器,获取3AC400V的电压输入。输入接口获取的三相交流电分为770、780、790 三相。在输入接口之后连接三个调整回路:直流回路、第一交流回路以及第二交流回路。

直流回路(输出为DC100V)连接到输入接口的三相输出上,接口分别为 770A、780A、790A。直流回路包含三相变压器TR2以及整流单元RF。直流回路采用不控整流的形式,通过不控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由于整流单元RF不需要IGBT 进行开关控制,采用二极管整流,因此其简单可靠,发热量小。

进一步的,直流回路的整流单元RF采用模块散热翅片自然冷却方式,节省了风机装置的费用及其安装空间,提高了经济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R12限流电阻(可调整电压)实现过流保护。

第一交流回路以及第二交流回路(输出分别为AC100V和AC220V)连接到输入接口的二相输出上(AC400V),接口分别为770B、780B以及780C、790C。第一交流回路以及第二交流回路的交流变压模块采用变压器直接降压变比输出相应的制式电压,同时也采用柜体开散热孔的自然冷却的方式。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括用于安置发热部件的散热腔体以及用于安置除发热部件以外的其他部件的电气腔体。这样发热部件就可以和非发热部件隔开,从而实现发热部件的自然冷却及电气腔体的高防护等级,满足运行需要。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二极管整流模块散热器、变压器等位于散热腔体(开散热孔),二极管、母排、滤波电阻(R11)、滤波电容(C11)位于电气腔体。散热腔体与电气腔体隔开,实现发热部件的自然冷却及电气腔体的高防护等级,满足运行需要。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或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或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