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08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箱。



背景技术:

2016年中国居民生活用电总量为8054亿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584千瓦时/年,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并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用电知识的普及局限,中国居民对家庭用电花费十分关注却又在不断实践着浪费电能的行为,缺少对家庭用电行为分析与统计,以便于知晓家庭用电行为情况并能相应的进行改变和调整,而传统的机械式配电箱及总路和分路开关功能单一,缺少计量和通信的功能,无法实现对家庭用电行为的智能分析与统计,同时,通断机构为电磁机械装置,无法进行远程控制且灵敏度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对家庭当月用电总量、分回路用电量以及历史记录的直观统计、查询和监控,运行稳定与精确性高,通断模块采用控制电路搭配继电器的结构以实现远程控制且灵敏度高,减少浪费,实现节能环保的智能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配电箱,包括面板、箱体、总路开关和分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后侧平面上固定有箱体,所述面板的前侧平面上嵌入固定有总路开关,所述面板的前侧平面上还嵌入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分路开关,所述总路开关位于多个分路开关的左侧,所述总路开关和多个分路开关的后端均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总路开关中装设有Wifi通讯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智能通断模块,所述每个分路开关中均装设有计量模块,第二智能通断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分路开关的数量至少为2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每个分路开关中的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与Wifi通讯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来自每个第二通信模块整理发送而来的电量数据信息,然后整理发送至Wifi通讯模块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智能通断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每个分路开关中的第二智能通断模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Wifi通讯模块与外部的无线路由器形成无线连接以实现数据传送。

优选地,所述计量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每个分路开关均通过电线与外部家用电器相连;所述计量模块会对家用电器的用电量情况进行检测和监控并将数据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中,所述计量模块的采样方法为锰铜采样法。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均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具备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功能,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智能通断模块和第二智能通断模块均采用控制电路搭配继电器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2016年中国居民生活用电总量为8054亿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584千瓦时/年,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并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用电知识的普及局限,中国居民对家庭用电花费十分关注却又在不断实践着浪费电能的行为,缺少对家庭用电行为分析与统计,以便于知晓家庭用电行为情况并能相应的进行改变和调整,而传统的机械式配电箱及总路和分路开关功能单一,缺少计量和通信的功能,无法实现对家庭用电行为的智能分析与统计,同时,通断机构为电磁机械装置,无法进行远程控制且灵敏度低;本实用新型完全兼容DL/T 1490-2015标准的功能设计,确保了电量数据(瞬时、历史、峰值等)的完整采集与可靠传输,并采用计量、通信、控制三合一的SOC设计,保证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硬件设计保证绝缘测试、环境测试(低温测试、高温测试、恒定湿热及交变湿热)、电磁兼容测试(静电、脉冲群、浪涌、振铃波浪涌、工频磁场、脉冲磁场、射感、传导发射、辐射发射、交流电源谐波、辐射抗扰度、电压跌落)、雷电防护测试等测试完全合格;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及其配套的APP就能实现对家庭当月用电总量、分回路用电量以及历史记录的直观统计、查询和监控,帮助人们改变或调整用电方式,减少浪费,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配电箱,包括面板1、箱体6、总路开关2和分路开关3;面板1的后侧平面上固定有箱体6,面板1的前侧平面上嵌入固定有总路开关2,面板1的前侧平面上还嵌入固定有三个等距分布的分路开关3,总路开关2位于三个分路开关3的左侧,总路开关2和三个分路开关3的后端均位于箱体6的内部;总路开关2中装设有Wifi通讯模块22、第一通信模块21和第一智能通断模块23,每个分路开关3中均装设有计量模块32,第二智能通断模块31和第二通信模块33,第一通信模块21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每个分路开关3中的第二通信模块33相连;第一通信模块21还与Wifi通讯模块22相连;第一智能通断模块23通过导线分别与每个分路开关3中的第二智能通断模块31相连,Wifi通讯模块22与外部的无线路由器形成无线连接以实现数据传送;计量模块32与第二通信模块33相连,每个分路开关3均通过电线4与外部家用电器5相连;使用时,随着家用电器5的使用,计量模块32会对家用电器5的用电量情况进行检测和监控并将数据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33中,计量模块32的采样方法为锰铜采样法,结合计量模块32的采样值,每个分路的计量精度可以达到1s级,具有启动电流小、无潜动、宽负荷、低功耗,误差曲线平直、长期运行时稳定性好等特点,且精度不受频率、温度、电压,高次谐波影响;第一通信模块21和第二通信模块33均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具备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功能,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传输精度高;第一智能通断模块23和第二智能通断模块31均采用控制电路搭配继电器的结构,实现了远程控制并且灵敏度更高;第一通信模块21接收来自每个第二通信模块33整理发送而来的电量数据信息,然后整理发送至Wifi通讯模块22中,Wifi通讯模块22再将电量数据信息传输到外部的无线路由器中,最后无线路由器会通过专用的APP将电量数据信息传输到手机或移动设备中,使用者可以方便的进行查询和监控。

2016年中国居民生活用电总量为8054亿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584千瓦时/年,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并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用电知识的普及局限,中国居民对家庭用电花费十分关注却又在不断实践着浪费电能的行为,缺少对家庭用电行为分析与统计,以便于知晓家庭用电行为情况并能相应的进行改变和调整,而传统的机械式配电箱及总路和分路开关功能单一,缺少计量和通信的功能,无法实现对家庭用电行为的智能分析与统计,同时,通断机构为电磁机械装置,无法进行远程控制且灵敏度低;本实用新型完全兼容DL/T 1490-2015标准的功能设计,确保了电量数据(瞬时、历史、峰值等)的完整采集与可靠传输,并采用计量、通信、控制三合一的SOC设计,保证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硬件设计保证绝缘测试、环境测试(低温测试、高温测试、恒定湿热及交变湿热)、电磁兼容测试(静电、脉冲群、浪涌、振铃波浪涌、工频磁场、脉冲磁场、射感、传导发射、辐射发射、交流电源谐波、辐射抗扰度、电压跌落)、雷电防护测试等测试完全合格;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及其配套的APP就能实现对家庭当月用电总量、分回路用电量以及历史记录的直观统计、查询和监控,帮助人们改变或调整用电方式,减少浪费,实现节能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