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水平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225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式水平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式水平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低压配电柜柜体的水平排均需通过预安装,按照各配电柜搭接排的位置用螺栓紧固,全部连接后取下水平排,再包装好后放入运输箱内。由于水平排比较长,运输也不方便。特别是一组柜体水平排长度4~6米由于配电房空间有限安装难度可想而知。这样反复的搬运安装不仅耗费了劳力,也增加了整个的加工时间,特别是到现场后由于柜体顺序的更改造成的水平排所打的孔无法和搭接排连接,给现场的安装造成了许多问题,延迟了通电运行的宝贵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段式水平排结构,使用灵活,易于安装和运输。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段式水平排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若干段结构相同且依次连接的水平排体,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排体通过搭接件连接并通过螺纹件固定;

每个所述水平排体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水平排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被构造为固定部,每个所述固定部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螺纹件配合的固定孔;

每个所述搭接件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搭接件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被构造为与所述固定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圆孔或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第一长条状槽体,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长腰圆孔或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第二长条状槽体。

按以上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固定部包括四个固定孔,所述四个固定孔分为两排设置,每排两个固定孔。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分段式水平排结构,将长的水平排划分为数段水平排体,易于运输;相邻两个水平排体之间通过搭接件连接,即使安装现场柜体顺序改变导致相邻两个水平排体之间的搭接距离变化,可以安装,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平排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搭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搭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搭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平排体(1a-水平排体的第一端、1b-水平排体的第二端、101-固定部(1011-固定孔))、2-搭接件(2a-搭接件的第一端、2b-搭接件的第二端、201-第一配合部(2011-圆孔)、202-第二配合部(2021-长腰圆孔))、3-搭接件(3a-搭接件的第一端、3b-搭接件的第二端、301-第一配合部(3011-圆孔)、302-第二配合部(3021-第二长条状槽体))、4-搭接件(4a-搭接件的第一端、4b-搭接件的第二端、401-第一配合部(4011-第一长条状槽体)、402-第二配合部(4021-第二长条状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段式水平排结构,其包括若干段结构相同且依次连接的水平排体1,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排体1通过搭接件2或搭接件3或搭接件4连接并通过螺纹件固定;

每个所述水平排体1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a和第二端1b,所述水平排体的第一端1a和第二端1b被构造为固定部101,每个所述固定部101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螺纹件配合的固定孔1011;

搭接件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a和第二端2b,所述搭接件的第一端2a、第二端2b分别被构造为与所述固定部10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01、第二配合部202,所述第一配合部201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011配合的圆孔2011,所述第二配合部20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011配合的长腰圆孔2021;

搭接件3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所述搭接件的第一端3a、第二端3b分别被构造为与所述固定部10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301、第二配合部302,所述第一配合部301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011配合的圆孔3011,所述第二配合部30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011配合的第二长条状槽体3021;

搭接件4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a和第二端4b,所述搭接件的第一端4a、第二端4b分别被构造为与所述固定部10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401、第二配合部402,所述第一配合部401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011配合的第一长条状槽体4011,所述第二配合部40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011配合的第二长条状槽体4021。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部101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孔1011。

更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部101包括四个固定孔1011,所述四个固定孔1011分为两排设置,每排两个固定孔1011,所述固定孔1011与所述圆孔2011或圆孔3011一一对应,或一排固定孔1011与一个长腰圆孔2021对应,或一排固定孔1011与一个第一长条状槽体4011或一个第二长条状槽体3021或第二长条状槽体4021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根据相邻两个水平排体1之间的搭接距离选择搭接件2或搭接件3或搭接件4进行搭接。当相邻两个水平排体1之间直接接触或距离较小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搭接件2进行搭接,搭接后的如图5所示;当相邻两个水平排体1之间距离较大,导致一个长腰圆孔2021无法同时与一排固定孔1011对齐时,采用如图3所示的搭接件3进行搭接,搭接后的如图6所示;当两个水平排体1之间的距离大至无法使用搭接件3时,采用图4所示的搭接件4进行搭接,搭接后的如图7所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