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端头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3051阅读:10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皮装置,尤其涉及电线端头去皮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线,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在电力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电线直径较小时,电线接线头使用剥线钳剥皮时容易整个剥断,电线直径较大时,剥皮难度较高,费力且效率较低。现有技术中的去皮装置不能根据不同的直径而调节剥皮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调节去皮厚度的缺点,提供了电线端头去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电线端头去皮装置,包括电线套筒,电线套筒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和连接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的转动环,转动环的内壁上设有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分为位于转动环的上下两端,上套筒上设有与上定位环配合的上定位槽,下套筒上设有与下定位环配合的下定位槽,转动环上还设有螺纹孔,还包括安装在螺纹孔中的调节螺钉,调节螺钉朝向转动环中轴线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去皮钉。

作为优选,上套筒或下套筒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内均安装有锁紧螺钉。

作为优选,上套筒和下套筒为同轴设置且均为上下两头开口的筒体。

作为优选,转动环的外壁上设有防滑橡胶套。

作为优选,螺纹孔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转动环上。

作为优选,调节螺钉为沉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调节螺钉的设置,可调节去皮的厚度,本装置能配合不同尺寸的电线,满足不同的去皮要求,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电线套筒、2—调节螺钉、3 —锁紧螺钉、4—防滑橡胶套、11—上套筒、12—下套筒、13—转动环、14—定位孔、21—锥形去皮钉、111—上定位槽、121—下定位槽、131—上定位环、132 —下定位环、13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电线端头去皮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电线套筒1,电线套筒1包括上套筒 11、下套筒12和连接上套筒11和下套筒12之间的转动环13,转动环13的内壁上设有上定位环131和下定位环132,上定位环131和下定位环132分为位于转动环13的上下两端,上套筒11上设有与上定位环131配合的上定位槽111,下套筒12上设有与下定位环132配合的下定位槽121,转动环13由两个半圆环通过螺钉连接形成,在安装时可卸下螺钉分离转动环13,因此方便安装,转动环13上还设有螺纹孔133,还包括安装在螺纹孔133中的调节螺钉2,调节螺钉2朝向转动环13中轴线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去皮钉21。

上套筒11或下套筒12上设有四个定位孔14,定位孔14均位于与电线套筒 1的中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定位孔14内均安装有锁紧螺钉3。

上套筒11和下套筒12为同轴设置且均为上下两头开口的筒体。

转动环13的外壁上设有防滑橡胶套4。

螺纹孔133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转动环13上。

调节螺钉2为沉头螺钉。

在将转动环13连接好上套筒11和下套筒12后,将电线套筒1套设在需要去皮的电线外,通过锁紧螺钉3固定电线在电线套筒1中的位置,并使电线的中轴线与电线套筒1的中轴向重合,接着转动调节螺钉2并使锥形去皮钉21插入电线外皮中,然后握住防滑橡胶套4带动转动环13转动,转动环13带动锥形去皮钉21在电线外皮上切割,最后由电线的端口拔出电线套筒1,由于锁紧螺钉3的压紧作用,被切割后的外皮被电线套筒1一同拔出电线外。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