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电机及其应用的油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01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油冷电机及其应用的油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及其应用的油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动车普遍采用的是轮毂电机,功率和扭矩都偏低,不适应电动摩托车高转速,高扭矩需求。高速电动摩托车采用中置驱动电机,但高速驱动电机面临着电机温度高,易烧线圈的问题,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电机降温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电机及其应用的油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电机温度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油冷电机,包括外壳和电机轴;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外壳上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导通;所述电机轴穿插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机轴的两端均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外,所述电机轴的端部设有第一注油孔,所述电机轴的其余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电机轴在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部位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与所述第二注油孔导通。

其中,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导油器,所述导油器套于所述电机轴的端部外,所述电机轴能够在所述导油器内自转;所述导油器设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贯通所述导油器,所述输油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注油孔导通。

其中,所述导油器的一端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轴承,所述电机轴设有所述第一注油孔的端部插入所述轴承内,所述输油通道的一端导通至所述沉孔处。

其中,所述第二注油孔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二注油孔围绕所述电机轴的轴向呈周向布置。

其中,所述出油孔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出油孔围绕所述电机轴的轴向呈周向布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油冷系统,包括油泵、油冷器和上述的油冷电机,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油孔导通,所述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油冷器的输入端导通,所述油冷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注油孔导通。

其中,所述油冷系统还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油冷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油泵和所述油冷器设于所述机箱外;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导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油泵的输入端导通。

其中,所述机箱为变速箱。

其中,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油孔导通的通路上设有过滤器。

其中,所述油冷器的外表明设有多片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电机轴在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部位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与所述第二注油孔导通,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导通,所以可以通过第一注油孔进行注油,以注入机油为例,机油将经第二注油孔流入至第一容纳腔内,以吸取油冷电机内部的热量,然后升温的机油从出油孔流出,从而实现对油冷电机的迅速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油冷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油冷系统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油冷系统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如下:

1、外壳;11、第一容纳腔;12、出油孔;

2、电机轴;21、第一注油孔;22、第二注油孔;

3、导油器;31、输油通道;32、沉孔;33、轴承;

4、油泵;

5、油冷器;

6、机箱;61、第二容纳腔;

7、过滤器;

8、油冷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油冷电机8,包括外壳1和电机轴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11,所述外壳1上设有出油孔12,所述出油孔12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导通;所述电机轴2穿插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电机轴2的两端均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外,所述电机轴2的端部设有第一注油孔21,所述电机轴2的其余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所述电机轴 2在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部位设有第二注油孔22,所述第一注油孔21 与所述第二注油孔22导通。

以注入机油为例,其大致工作过程如下:

1、通过第一注油孔21注入机油,机油将流动至第二注油孔22,并从第二注油孔22注入至第一容纳腔11内;

2、机油吸取油冷电机8内部的热量,升温后的机油从出油孔12流出,从而将油冷电机8内部的热量带走,实现油冷电机8内部器件的降温。

需要指出,油冷方式与水冷方式并不相同,水冷方式使用流动水源实现降温,但为了防止对电机造成损害,水源不能直接与电机进行接触,必须铺设复杂的管道,从而导致成本、占用空间均大大增加;而油冷方式可以直接与电机的内部器件接触,不但能够实现降温功能,还能具有润滑作用,大大提高了油冷电机8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电机8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 的外部设有导油器3,所述导油器3套于所述电机轴2的端部外,所述电机轴2 能够在所述导油器3内自转;所述导油器3设有输油通道31,所述输油通道31 贯通所述导油器3,所述输油通道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注油孔21导通。

由于电机轴2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高速转动,假若使用相关设备直接与第一注油孔21导通,电机轴2将会带动相关设备一动转动,或者相关设备对电机轴 2的转动构成阻碍。

而本实施方式在应用时,可使用相关设备与导油器3联接,机油便可从导油器3流至第一注油孔21,继而实现机油流至第一容纳腔11内;此方式的好处在于相关设备与导油器3的联接稳固,即使电机轴2处于高速转动状态,导油器3和相关设备依然能够保持不动的状态,以实现机油的持续输送。

其中,为了保证导油器3的安装牢固,可在外壳1上设置一凹陷区域,然后将导油器3的一部分嵌入凹陷区域内进行固定;另外,输油通道31与第一注油孔21可设于同一轴线上,以保证输油通道31与第一注油孔21直接相对,从而提高机油的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电机8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所示,所述导油器3的一端设有沉孔32,所述沉孔32内设有轴承33,所述电机轴2设有所述第一注油孔21的端部插入所述轴承33内,所述输油通道31的一端导通至所述沉孔32处。

首先,在设置沉孔32后,电机轴2的端部能够嵌入沉孔32内,从而保证电机轴2与导油器3之间的安装稳固;其次,在设置轴承33后,电机轴2能够在轴承33内进行更顺畅的转动;再者,可以在轴承33与沉孔32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垫、密封胶水等,以防止机油从轴承33与沉孔32之间的缝隙流走,以确保机油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电机8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注油孔22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二注油孔22围绕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呈周向布置。

由于各个所述第二注油孔22围绕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呈周向布置,所以当机油从第一注油孔21注入时,各个第二注油孔22便能往不同方向朝第一容纳腔11注油,以确保第一容纳腔11内部注油均匀,为机油对容纳腔内部各处进行均匀吸热提供保障。

其中,第一注油孔21与各个第二注油孔22可共用一条通道导通,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特别地,可以设置四个第二注油孔22,四个第二注油孔22以布置于“十”字四端的方式布置,能够实现以较少的第二注油孔22进行均匀注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电机8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所示,所述出油孔12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出油孔12围绕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呈周向布置。

由于各个所述出油孔12围绕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呈周向布置,所以机油能够从多个方向流出,避免部分机油停留于第一容纳腔11内,以确保升温后的机油均能及时排除,为油冷电机8的散热效果提供了重要保证。

从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油冷系统,包括油泵4、油冷器5和上述的油冷电机8,所述油泵4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油孔12导通,所述油泵4的输出端与所述油冷器5的输入端导通,所述油冷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注油孔21导通。

使用过程大致如下:

1、假定第一容纳腔11内预存了机油,当油冷电机8运转时,机油将吸取第一容纳腔11内的热量而升温;

2、油泵4启动,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机油抽出,并送至油冷器5;

3、油冷器5吸取机油的热量,从而使得机油降温;

4、油冷器5将降温后的机油重新送至第一容纳腔11,以不断重复上述过程。

显然,在油泵4和油冷器5的相互配合下,不但实现了机油的实时进入和输出,更实现了机油的循环使用,使得油冷降温的成本大大下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系统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和3所示,所述油冷系统还包括机箱6,所述机箱6内设有第二容纳腔61,所述油冷电机8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61内,所述油泵4和所述油冷器5设于所述机箱6外;所述出油孔12与所述第二容纳腔61导通,所述第二容纳腔61与所述油泵4的输入端导通。

此时可将机油存放于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61内,第一容纳腔11内的机油吸取油冷电机8内部的热量而升温,第二容纳腔61内的机油吸取油冷电机8外部的热量而升温,油泵4将升温后的机油均抽送至油冷器5进行散热降温,降温后机油将重回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61,以供循环利用。

所以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纳腔11内的机油能对油冷电机8的内部进行降温,第二容纳腔61内的机油能够对油冷电机8的外部进行降温,实现了油冷电机8的内外同时就降温,大大提高了油冷电机8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系统的一种改进可如下,所述机箱6为变速箱。

在通过油冷电机8驱动相关部件运转时,常会应用变速箱改变输出转速,所以将油冷电机8置于变速箱内,不但能够提高两者的结合紧凑性,而且还能使用机油同时实现变速箱的润滑和油冷电机8的降温。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系统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至3所示,所述油泵4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油孔12导通的通路上设有过滤器7。

如图1和2所示,此时并未设置机箱6,出油孔12输出的机油将直接经过滤器7过滤,以除去机油中的残渣、杂质,以保证机油在循环流通时的通畅。

同理,如图1和3所示,此时设置有机箱6,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 61内的机油均经过滤器7进行过滤,以除去机油中的残渣、杂质,以保证机油在循环流通时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油冷系统的一种改进可如下,所述油冷器5的外表明设有多片散热鳍片。

油冷器5可以主动散热、被动散热或主被动散热的结构,而散热鳍片为被动散热的一种方式,在应用时,机油存储的热量将传递至散热鳍片,只要空气流动经过散热鳍片,便可将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带走,此方式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的降低油冷器5的成本。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