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01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主要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控系统组成,能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与传统的工频同步发电机组相比,采用多极永磁发电机的逆变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重量轻、输出电压波形质量高等优点,代表着小型发电机组的发展方向。逆变发电机组中的核心电器部件是逆变器(也称变频器),逆变器采用开关电源的变频技术,将多极永磁发电机输出的中频交流电转换为电压稳定的工频交流电。逆变器在工作时,整流器、IGBT和电感等功率器件均会发热,由于这些器件对温度比较敏感,一旦温度超过许可值,逆变器就可能被烧毁,造成整个发电机组彻底瘫痪,因此逆变器的冷却和散热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其不仅冷却效率高,且可有效减少发电机组的横向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它包括由发动机曲轴带动的冷却风扇、设于冷却风扇外周的导风罩、固设在导风罩上侧且连通导风罩内部和外界空气的冷却通风道以及设置在冷却通风道上的逆变器;所述冷却通风道竖向设置,逆变器设于冷却通风道上侧进气口处。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逆变器设置在导风罩上侧,通过辅助进风道对冷却风进行导向,使得冷却风扇吸进的风可对逆变器周侧进行全面冷却,此外逆变器位置设置可减小发电机组的横向体积,方便运输。

2.逆变器设置在导风罩上侧,方便冷却装置从远离发热中心位置吸取冷却风,提高冷却效率。

3.逆变器侧壁与辅助进风道侧壁之间留有斜向进风间隙,斜向进风间隙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斜向进风间隙设置可增加进风速度,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的截面视图。

标号说明:1冷却风扇、2导风罩、3冷却通风道、4逆变器、5辅助进风道、6斜向进风间隙、7横向进风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发电机组逆变器冷却装置,它包括由发动机曲轴带动的冷却风扇1、设于冷却风扇1外周的导风罩2、固设在导风罩2上侧且连通导风罩2内部和外界空气的冷却通风道3以及设置在冷却通风道3上的逆变器4;所述冷却通风道3竖向设置,逆变器4设于冷却通风道3上侧进气口处。

将逆变器4设置在导风罩2上侧,方便冷却装置从远离发热中心位置吸取冷却风,提高冷却效率,此外,发电机组可通过在油箱下侧面预留一部分空间用于容置逆变器4,从而减小发电机组横向体积,便于运输。

所述冷却通风道3的上侧进气口处设置辅助进风道5,所述辅助进风道5为漏斗状结构,逆变器4架设在漏斗状辅助进风道5上侧进口处。

所述逆变器4侧壁与辅助进风道5侧壁之间留有斜向进风间隙6,斜向进风间隙6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斜向进风间隙6设置可增加进风速度,提高冷却效果。

所述逆变器4底部与辅助进风道5下侧之间留有横向进风间隙7,横向进风间隙7连通冷却通风道3和斜向进风间隙6。横向进风间隙7使得逆变器4底部也能得到较佳的冷却。

图1中箭头所示为冷却风的流向,冷却风从辅助进风道5进入,依次经过斜向进风间隙、横向进风间隙、冷却通风道、导风罩,最终进入发电机组内。冷却风在辅助进风道流动时,可带走逆变器4上的热量,从而对逆变器4进行冷却。

传统发电机组中逆变器4正对冷却风扇1设置,直接通过冷却风扇1对逆变器4吹送冷却风,不仅容易产生乱流,冷却效果差,而且会增加发电机组的横向体积,不便于运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