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旋变初始角调整锁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846阅读:1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旋变初始角调整锁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旋变的调整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旋变初始角调整锁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旋变初始角是为了匹配程序与电机,弥补旋变安装误差的重要参数。初始角位置不准会影响电机输出性能,比如加油门没力、特定转速下出力不够等异常情况。

旋变初始角的调整,目前都上人工手动调整,手动调整精度差,时间长,很难调整到准确位置,不能达到一致性,且人工调整好后,螺丝锁紧过程中,初始角位置易偏移,很难提高效率和质量,难以达到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电机旋变初始角调整锁紧的装置,由伺服系统根据测试系统要求旋转固定角度,以此替换人工操作,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机旋变初始角调整锁紧的装置,包括底座,调整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底座设有旋变定子机座,位于旋变定子机座后侧的底座上设有调整电机,位于旋变定子机座左侧的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摆臂,摆臂右侧的上方设有扭矩枪,位于扭矩枪下方的摆臂右侧设有旋变定子机座压板,旋变定子机座压板的下方设有电机压板,所述电机压板与旋变定子机座压板之间设有拔叉,电机压板的中部内嵌设有两个扭矩过渡批头,扭矩过渡批头的顶部抵接拔叉,所述拔叉的上方设有角度调整板,所述角度调整板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贯穿电机压板和旋变定子机座压板并露出在旋变定子机座压板的上方。

所述调整电机连接旋变定子机座。

所述扭矩过渡批头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嵌设在电机压板内,弹簧的顶部穿出电机压板并抵接拔叉的底部。

所述角度调整板左右两侧的旋变定子机座压板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光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旋变初始角的自动调整并锁紧,整个连接过程自动完成;底座下压后,电机压板压在电机上,拨叉自动插进旋变定子机座的角度调整孔里面;角度调整电机带动旋变定子机座采用逆时针方向调整固定角度,角度调整完成后,拨叉挡住旋变定子机座逆时针方向;旋变定子机座压板下压,扭矩枪锁紧螺丝,扭矩枪锁紧螺丝时,旋变定子机座被拨叉有效的挡住,不会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参见图1~图2,其中,1是调整电机,2是底座,3是扭矩枪,4是角度调整板,5是光电开关,6是旋变定子机座压板,7是拔叉,8是电机压板,9是弹簧,10是扭矩过渡批头,11是旋变定子机座,12是支架,13是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底座2设有旋变定子机座11,位于旋变定子机座11后侧的底座2上设有调整电机1,位于旋变定子机座11左侧的底座2上设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顶部设有摆臂13,摆臂13右侧的上方设有扭矩枪3,位于扭矩枪3下方的摆臂13右侧设有旋变定子机座压板6,旋变定子机座压板6的下方设有电机压板8,所述电机压板8与旋变定子机座压板6之间设有拔叉7,电机压板8的中部内嵌设有两个扭矩过渡批头10,扭矩过渡批头10的顶部抵接拔叉7,所述拔叉7的上方设有角度调整板4,所述角度调整板4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贯穿电机压板8和旋变定子机座压板6并露出在旋变定子机座压板6的上方。

所述调整电机1连接旋变定子机座11。

所述扭矩过渡批头10外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嵌设在电机压板8内,弹簧9的顶部穿出电机压板8并抵接拔叉7的底部。

所述角度调整板4左右两侧的旋变定子机座压板6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光电开关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述装置设在电机旋变角调整设备上,可以自动根据测算结果自动调整旋变初始角即旋变定子机座的角度;底板9下压,电机压板8压住电机,此时,如果接近开关5没有收到拨叉上升信号,则拨叉7插到旋变定子机座的角度调整孔里;如果接近开关5收到接近开关上升信号,则拨叉7未插到旋变定子机座的角度调整孔里,角度调整电机调整拨叉角度,直到拨叉7插到插到旋变定子机座的角度调整孔里,接近开关5收到拨叉下降信号。此时系统各部分位置到位。系统开始测试,并计算出旋变初始角偏差值,角度调整电机按偏差值带动拨叉7旋变一定角度,并停止,当在旋变定子机座逆时针方向。旋变定子机座压板下压,扭矩枪开始锁紧螺丝,旋变定子机座被拨叉挡住,同时被旋变定子机座压板压住,锁螺丝时,定子机座不会发生偏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