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604发布日期:2018-07-13 19:5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同步电动机的输出特性依赖于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电动机的极数相当于沿周向配置的磁体的数量。一般来说,电动机能够通过使极数增多来增大输出的转矩。另一方面,电动机能够通过使极数减少来高速地旋转。因而,使用者按照使用电动机的目的来选定极数多的电动机或极数少的电动机。在日本特开2010-2895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对低速且产生高的转矩的运转状态和高速下的运转状态进行切换的感应电动机。在该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改变流过配置于定子的三个定子绕组的电流的驱动频率来切换极数。技术实现要素:电动机的制造者需要根据使用者的期望来制造输出特性不同的电动机。为了制造极数不同的多种电动机,需要变更定子和转子的结构。例如,为了变更配置于转子的磁体的个数,需要制造结构彼此不同的多种转子铁芯。因此,具有在制造多种电动机的情况下部件的个数变多的问题。另外,存在管理多种部件的时间和劳力变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输出特性不同的其它同步电动机共用部件的同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本实用新型的同步电动机以三相交流电流进行驱动。同步电动机具备:转子,其包括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磁体;以及定子,其包括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包括将利用电磁钢板形成的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板状构件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圆形,该板状构件在外周具有突起部。在将变量x设为自然数以及将变量y设为正奇数时,定子的槽数为3xy。转子的极数为(3y+1)x或(3y-1)x。一张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为(3y+1)x与(3y-1)x的公约数。层叠体具有以突起部彼此错开的方式将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构造。磁体固定在突起部彼此之间。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一张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为(3y+1)x与(3y-1)x的最大公约数。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变量y的值为3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同步电动机以三相交流电流进行驱动。同步电动机具备:转子,其包括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磁体;以及定子,其包括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包括将利用电磁钢板形成的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板状构件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圆形,该板状构件在外周具有突起部。在将变量x设为自然数以及将变量z设为正的3的倍数时,定子的槽数为2xz。转子的极数为2(z+1)x或2(z-1)x。一张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为2(z+1)x与2(z-1)x的公约数。层叠体具有以突起部彼此错开的方式将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构造。磁体固定在突起部彼此之间。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一张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为2(z+1)x与2(z-1)x的最大公约数。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变量z的值为9以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制造以三相交流电流进行驱动的多种同步电动机。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定子的工序;形成转子的工序;以及将转子配置于定子的内部来组装同步电动机的组装工序。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准备板状构件的准备工序,该板状构件的平面形状为大致圆形,该板状构件在外周具有突起部。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层叠工序,以突起部彼此错开的方式将多个板状构件进行层叠来形成层叠体。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将磁体固定在层叠体的突起部彼此之间的工序。在将变量x设为自然数以及将变量y设为正奇数时,多种同步电动机包括定子的槽数为3xy且转子的极数为(3y+1)x的第一同步电动机以及定子的槽数为3xy且转子的极数为(3y-1)x的第二同步电动机。形成定子的工序包括形成槽数为3xy的定子铁芯的工序。准备工序包括准备突起部的个数为(3y+1)x与(3y-1)x的公约数的板状构件的工序。层叠工序包括以下工序:以使突起部错开以形成用于配置(3y+1)x个磁体的区域的方式来形成第一层叠体的工序;以及以使突起部错开以形成用于配置(3y-1)x个磁体的区域的方式来形成第二层叠体的工序。组装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利用定子和包括第一层叠体的转子来组装第一同步电动机的工序;以及利用定子和包括第二层叠体的转子来组装第二同步电动机的工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制造以三相交流电流进行驱动的多种同步电动机。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定子的工序;形成转子的工序;以及将转子配置于定子的内部来组装同步电动机的组装工序。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准备板状构件的准备工序,该板状构件的平面形状为大致圆形,该板状构件在外周具有突起部。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层叠工序,以突起部彼此错开的方式将多个板状构件进行层叠来形成层叠体。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将磁体固定在层叠体的突起部彼此之间的工序。在将变量x设为自然数以及将变量z设为正的3的倍数时,多种同步电动机包括定子的槽数为2xz且转子的极数为2(z+1)x的第一同步电动机以及定子的槽数为2xz且转子的极数为2(z-1)x的第二同步电动机。形成定子的工序包括形成槽数为2xz的定子铁芯的工序。准备工序包括准备突起部的个数为2(z+1)x与2(z-1)x的公约数的板状构件的工序。层叠工序包括以下工序:以使突起部错开以形成用于配置2(z+1)x个磁体的区域的方式来形成第一层叠体的工序;以及以使突起部错开以形成用于配置2(z-1)x个磁体的区域的方式来形成第二层叠体的工序。组装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利用定子和包括第一层叠体的转子来组装第一同步电动机的工序;以及利用定子和包括第二层叠体的转子来组装第二同步电动机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概要局部截面图。图2是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概要局部截面图。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其它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概要局部截面图。图4是构成实施方式中的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的俯视图。图5是将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图6是由第一层叠体形成的第一转子铁芯的主视图。图7是由第二层叠体形成的第二转子铁芯的主视图。图8是将构成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8来说明实施方式中的同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电动机以三相交流电流进行驱动。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概要局部截面图。同步电动机1具备定子2和在定子2的内部旋转的转子3。转子3绕旋转轴旋转。转子3包括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转子铁芯31以及固定于转子铁芯31的多个磁体35、36。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转子3的截面形状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为大致圆形。例如,转子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31形成为圆筒状。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31如后述的那样由板状构件的层叠体形成。磁体35、36排列配置在转子铁芯31的周向的表面。磁体35与磁体36彼此分离地配置。各个磁体35、36形成为沿着转子铁芯31的旋转轴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磁体35、36为永磁体。磁体35的外侧的表面为N极,磁体36的外侧的表面为S极。磁体35、36配置成外侧的表面沿着转子铁芯31的周向交替为N极和S极。在转子铁芯31的周向的表面形成有突起部32。在从正面观察转子铁芯31时,突起部32彼此隔着间隔地进行配置。磁体35、36配置在突起部32彼此之间。磁体35、36嵌合在突起部32之间。即,各个磁体35、36通过被突起部32夹持而被定位。定子2由壳体支承。定子2为不动的构件。定子2包括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定子铁芯21。定子铁芯21包括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26以及形成为从筒状部26向内部突出的多个齿22。本实施方式中的筒状部26形成为圆筒状。齿22形成为沿着转子3的旋转轴延伸。在齿22的周围卷绕绕线来形成线圈23。齿22彼此之间的空间被称为槽。齿22配置成与转子3相向。在磁体35、36与齿22之间形成有间隙。图1所示的同步电动机1在转子3配置有八个磁体35、36。即,同步电动机1为8极的同步电动机。另外,在定子2形成有12个齿22。同步电动机1为槽数为12的同步电动机。即,图1所示的同步电动机1为8极12槽的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极数和槽数能够采用通过施加电流而使转子旋转的任意的数量。在下表1中表示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与槽数之间的关系的例子。表1组合种类极数∶槽数种类极数∶槽数AA12∶3A24∶3BB14∶6B28∶6CC110∶12C214∶12DD18∶9D210∶9EE122∶24E226∶24在表1中,示出了极数与槽数的比率。例如,图1所示的同步电动机1为具有8极和12槽的同步电动机1。极数与槽数的比率为2∶3。即,图1的同步电动机相当于表1的种类A1的同步电动机。在表1中,示出了槽数相同而极数彼此不同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A~E。在各个组合A~E中,种类A2、B2、C2等在后面记载的同步电动机的极数比种类A1、B1、C1等在前面记载的同步电动机的极数多。当极数多时,马达的每旋转速度的电流频率高,当以高速进行驱动时铁损大。另一方面,当极数多时,电动机输出的转矩大。在使由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物品高速旋转并且抑制发热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选定极数少的在前面记载的同步电动机。另一方面,在即使转速为低速也需要大的转矩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选定极数大的在后面记载的同步电动机。例如,在组合A中,种类A1和种类A2的同步电动机的槽数相同而极数彼此不同。种类A2的同步电动机的极数比种类A1的同步电动机的极数多,因此种类A2的同步电动机具有输出的转矩大但转速小的特性。像这样,存在槽数相同但极数不同的多种同步电动机。在槽数相同的多种同步电动机中,定子铁芯21的齿22的个数彼此相同。因此,在定子铁芯21的筒状部26的形状和齿22的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定子铁芯21为相同的形状。然而,需要根据同步电动机的极数来适当地选定对各个线圈23流通的交流电流的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线圈23输入三相交流电流。三相交流具有U相、V相和W相。在图1的同步电动机1中,从正面观察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有U相、V相和W相。图2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的概要局部截面图。在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4中,极数为10,槽数为12。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4的槽数与图1中的同步电动机1的槽数相同。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4的极数与图1中的同步电动机1的极数不同。对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4的线圈23以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U相、U相、V相、V相、W相和W相的方式提供交流电流。当将比较例的同步电动机4与图1所示的同步电动机进行比较时,可知槽的数量相同,但各个线圈中的交流电流的相不同。在制造两种同步电动机1、4的定子的情况下,需要以提供给线圈的交流电流的相彼此不同的方式制造两种电路。另一方面,在定子的槽数相同、极数不同的多种同步电动机中,有时仅通过将V相与W相调换来驱动同步电动机。图3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它同步电动机的概要局部截面图。图3所示的同步电动机5为具有16极和12槽的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5的槽数与图1所示的同步电动机1的槽数相同。同步电动机5的转子3的极数与图1的同步电动机1的极数不同。对同步电动机5的线圈23以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U相、W相和V相的方式提供交流电流。该交流电流的相的配置为在图1的交流电流的相的配置中将V相与W相调换所得到的配置。例如,在制造图1所示的同步电动机1和图3所示的其它同步电动机5的情况下,在提供三相交流的电源中,能够通过将V相的端子与W相的端子调换后与电源连接,来制造两种定子。这样的极数的组合相当于在设槽数为变量b、设一个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变量a的情况下其它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2b-a)的情况。表1中示出了满足该条件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例如,种类A1的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和种类A2的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的绕组的相的配置类似。通过在种类A1的同步电动机的定子中将V相与W相调换,成为种类A2的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同样地,通过在种类B1的同步电动机的定子中将V相与W相调换,成为种类B2的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像这样,在表1中示出了通过在一个同步电动机的定子中将V相与W相调换而能够制造另一个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的极数与槽数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的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通过这样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来制造两种同步电动机。两种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的外径大致相同。另外,两种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的外径和齿的尺寸大致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槽数彼此相同、极数彼此不同的多种同步电动机。如表1所示的那样,认为存在有很多槽数相同、能够通过将V相与W相调换来制造两种定子的同步电动机。在此,发明人发现利用以下两个关系中的任意一个能够设定具有这样的特性的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和槽数。在第一关系中,在将变量x设为自然数、将变量y设为正奇数时,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槽数为3xy。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3y+1)x,另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3y-1)x。例如,在设变量x为1、设变量y为1的情况下,槽数为3,极数为4或2。在表1中,相当于种类A1与种类A2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A。作为第二关系,在将变量x设为自然数、将变量z设为正的3的倍数时,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槽数为2xz。而且,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2(z+1)x,另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2(z-1)x。例如,在设变量x为1、设变量z为3的情况下,槽数为6,极数为4或8。即,相当于表1中的种类B1与种类B2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B。像这样,通过设定变量x、y、z,能够容易地设定槽数相同、只通过将V相与W相调换就能够制造定子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而且,在这些同步电动机的组合中,能够容易地制造两种定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种同步电动机包括第一同步电动机和第二同步电动机。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槽数和极数满足上述的第一关系或第二关系。例如,图1的同步电动机1相当于第一同步电动机,图3的同步电动机5相当于第二同步电动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转子铁芯由板状构件的层叠体形成。第一同步电动机1的第一转子铁芯31由将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第一层叠体构成。第二同步电动机5的第二转子铁芯31由将与第一层叠体的板状构件相同的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第二层叠体构成。图4中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33是利用电磁钢板形成的。板状构件33形成为平面形状的外周大致为圆形。另外,板状构件33具有从外周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32。通过层叠该共同的板状构件33,来制造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图5中表示将多个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在层叠体37中,以突起部32的位置彼此错开的方式层叠有板状构件33。以突起部32以预先决定的中心角度进行错开的方式层叠板状构件33。突起部32的错开的大小是基于同步电动机的极数进行设定的。参照图1和图3,在构成第一同步电动机1的转子铁芯31的第一层叠体中,在突起部32彼此之间配置第一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的磁体35、36。在构成第二同步电动机5的转子铁芯31的第二层叠体中,在突起部32彼此之间配置第二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的磁体35、3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变更使突起部32错开的角度来形成两种层叠体。在两种同步电动机1、5中,能够使用一种板状构件33制造转子铁芯31。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两种转子铁芯。另外,如前述的那样,第二同步电动机5的第二定子铁芯21与第一同步电动机1的第一定子铁芯21相同。卷绕于定子铁芯的齿的线圈被提供的电流的V相与W相被调换。本实施方式的多种同步电动机的定子铁芯彼此是共同的。在定子中,提供给配置于定子铁芯的线圈的电流的相彼此不同。多种同步电动机的转子铁芯由共同的板状构件形成。各个转子铁芯由板状构件的层叠体形成。在各个层叠体中,以突起部以相应于极数的中心角度错开的方式层叠有板状构件。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同步电动机中,能够以相同的部件制造转子铁芯。另外,能够利用相同的部件制造定子。换言之,能够将一个同步电动机的部件与输出特性不同的其它同步电动机共用。因此,能够以少的部件数量制造两种同步电动机。另外,能够抑制管理多种部件的时间和劳力。接着,详细地说明这样的两种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定子的工序和形成转子的工序。而且,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转子配置于定子的内部来组装同步电动机的组装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转子的工序包括通过将利用电磁钢板形成的板状构件进行层叠来制造转子铁芯的工序。另外,形成定子的工序包括通过将利用电磁钢板形成的板状构件进行层叠来制造定子铁芯的工序。在形成转子的工序中,首先实施准备板状构件的准备工序。参照图4,从电磁钢板形成多个板状构件33。例如能够使用压力机从电磁钢板冲切出板状构件33。即,将与板状构件33的形状对应的模具按压到电磁钢板,由此能够形成板状构件33。接着,如图5所示那样,实施将多个板状构件33进行层叠来形成层叠体的层叠工序。板状构件33以彼此相邻的板状构件33的突起部32彼此错开的方式进行层叠。板状构件33按预先决定的中心角度错开地进行层叠。在从正面观察转子铁芯时(在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时),配置与预先决定的极数相同个数的突起部32(参照图1和图3)。另外,从正面观察转子铁芯时,以突起部32等间隔地进行配置的方式层叠板状构件33。层叠预先决定的张数的板状构件33而成的层叠体37相当于转子铁芯。在准备工序中,形成于一张板状构件33的突起部32的个数能够设为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的公约数。例如,若是第一关系,则能够将突起部32的个数设定为(3y+1)x与(3y-1)x的公约数。另外,若是第二关系,则能够将突起部32的个数设定为2(z+1)x与2(z-1)x的公约数。此外,公约数为2以上。突起部32的个数能够采用从最小公约数到最大公约数的任意的公约数。在此处的例子中,例示出同步电动机的组合中的、在第二关系中变量x为2、变量z为6的情况。即,对制造具有28极和24槽的第一同步电动机以及具有20极和24槽的第二同步电动机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板状构件33的突起部32的个数,选定作为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的公约数的4。参照图4,在板状构件33的表面形成有四个突起部32。在俯视观察板状构件33时,突起部32在周向彼此隔开相同间隔地进行配置。在此,突起部32按中心角度θ1为90°(360°/4)来形成。参照图5,实施以突起部32的位置彼此错开的方式层叠多个板状构件33的层叠工序。在层叠工序中,在从正面观察转子铁芯时,以周向的突起部32彼此的间隔固定的方式进行配置。图6中表示将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形成的第一同步电动机的第一层叠体的主视图。第一同步电动机为28极,因此在从正面观察层叠体37时,在层叠体37的周围配置有28个突起部32。在第一同步电动机的第一层叠体37中,使突起部32按中心角度θ2约为12.8°(360°/28)地错开来层叠板状构件33。通过层叠预先决定的张数的板状构件33,能够形成第一转子铁芯。图7中表示将板状构件进行层叠而形成的第二同步电动机的第二层叠体的主视图。第二同步电动机为20极,因此在从正面观察层叠体37时,在层叠体37的周围配置有20个突起部32。在第二同步电动机的第二层叠体37中,使突起部32按中心角度θ2为约18°(360°/20)地错开来层叠板状构件33。像这样,将多个板状构件33的错开的中心角度设定为(360°/极数)。通过与极数对应地设定使突起部错开的角度,能够由相同的板状构件33形成多种转子铁芯。通过层叠预先决定的张数的板状构件33,能够形成第二转子铁芯。接着,实施在各个层叠体的突起部32彼此之间固定磁体35、36的工序。磁体以表面沿着层叠体的周向交替地重复N极和S极的方式进行配置。通过该工序,能够形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像这样,能够制造两种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图8中表示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关于定子铁芯,也能够通过将从电磁钢板形成的板状构件24进行层叠来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由将多个板状构件24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27形成。压力机通过冲切电磁钢板来形成一张板状构件24。此时,在板状构件24形成向内侧突出的凸部25。通过层叠凸部25,形成定子铁芯的齿。以将凸部25的位置对齐的方式层叠多个板状构件24来形成层叠体27。将预先决定的张数的板状构件24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体27相当于定子铁芯。接着,对定子铁芯的齿卷绕导线来形成线圈。接着,实施将转子配置于定子的内部来组装同步电动机的组装工序。组装工序包括利用第一转子和定子来组装第一同步电动机的工序。另外,组装工序包括利用第二转子和定子来组装第二同步电动机的工序。然后,经由电路向各个线圈连接电源。像这样,能够制造极数彼此不同的两种同步电动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构成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和构成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能够从一张电磁钢板形成。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模具从一张电磁钢板同时冲切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和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通过采用该制造方法,能够一次形成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和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即,通过该制造方法,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的制造效率提高。此外,在形成板状构件的工序中,也可以从一张电磁钢板形成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从另一张电磁钢板形成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使用相同的定子铁芯制造两种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另外,能够利用将卷绕于齿的线圈的电流的相中的V相与W相调换的操作,来制造两种定子。关于转子,能够通过使用相同的板状构件形成突起部的位置彼此不同的层叠体来制造两种转子铁芯。在本实施方式的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共用定子的部件和转子的部件。能够减少用于制造多种同步电动机的部件的种类。因此,能够使同步电动机的生产率提高。另外,一部分的部件相同,因此能够减少压力机中使用的模具的个数。特别是在以往的技术中,在制造极数彼此不同的转子的情况下,需要准备与各个极数相应的模具。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为一种即可,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模具制造两种转子铁芯。在制造转子铁芯的工序中,通过减少形成于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即使是与上述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不同的其它同步电动机也能够使用相同的板状构件。另一方面,越增加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则用于支承配置于转子铁芯的表面的磁体的部分越多。因此,一张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越多,则越能够抑制磁体的偏离。在能够在两种同步电动机中共用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的范围中,最多的突起部的个数是两种转子的极数的公约数中的最大公约数。在上述的第一关系中,突起部的最大个数为(3y+1)x与(3y-1)x的最大公约数。在上述第二关系中,突起部的最大个数为2(z+1)x与2(z-1)x的最大公约数。像这样,通过在板状构件形成最大公约数的个数的突起部,能够以大量的突起部支承磁体。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固定于转子的磁体的偏离。在使用压力机制造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和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时,作为冲切电磁钢板的方法已知一种局部冲裁压力加工。为了实施局部冲裁压力加工,例如能够使用数值控制式的局部冲裁压力机。在局部冲裁压力加工中,在要加工的构件的一部分的区域中进行冲切加工之后,以预先确定的角度使构件旋转。然后,在下一个区域实施冲切加工。通过重复一部分的区域的冲切加工和构件的旋转,能够在构件的整体的区域中实施冲切。在局部冲裁压力加工中,为了制造一张板状构件,实施多次的冲切加工。例如在图6至图8所示的例子中,将定子铁芯的板状构件24或转子铁芯的板状构件33的一次的旋转角度(绕旋转轴的角度)设定为30°。而且,利用局部冲裁压力机重复12次冲切加工,由此能够沿周向实施冲切加工。通过实施这样的局部冲裁压力加工,能够使局部冲裁压力机的模具小型化。在利用了局部冲裁压力机的板状构件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将把一个部件分割为多个区域的分割数设定为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的公约数。通过以极数的公约数来分割区域,能够使用相同的模具来形成两种板状构件。另外,通过增加一个构件中的区域的分割数,能够减小一次加工的区域。因此,能够缩小模具。例如,将板状构件的突起部的个数设定为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最大公约数。而且,通过以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的最大公约数来分割要加工的区域,能够使模具小型化。例如,在两种转子的极数的最大公约数为4的情况下,能够将突起部的个数设定为四个。而且,能够利用对中心角度与90°(360°/4)对应的区域进行加工的模具实施冲切加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输出特性彼此不同的两种同步电动机。作为同步电动机的组合,优选两个电动机的输出特性大幅不同。例如,在第一关系中,变量y为5且变量x为1时的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槽数为15。而且,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为16和14。两种同步电动机的极数仅改变了12.5%((16-14)/16),因此可知输出的马达的特性不存在大的差。为了使输出特性产生大的差,优选制造极数大幅不同的两种同步电动机。在同步电动机的转速固定的情况下,驱动频率与极数成比例。另外,铁损与驱动频率的平方大致成比例。在下表2中表示在第一关系中变更了变量y的值时的极数的比率和驱动频率比的平方的值。极数的比率与驱动频率比对应。极数的比率不论变量x的值为多少都是固定的。因此,在表2中,变量x为任意的自然数。表2y极数(大)极数(小)极数(小)/极数(大)(驱动频率比)214x2x0.5000.250310x8x0.8000.640516x14x0.8750.766722x20x0.9090.826928x26x0.9290.863x:任意的自然数参照表2,可知变量y越小,则驱动频率比的平方的值越小。即,可知变量y越小则两种同步电动机中的铁损的减少量越大。可知通过选定极数少的同步电动机的组合,能够制造输出特性大幅不同的两种同步电动机。在此,变量y的值例如优选为3以下以使极数的比率为0.8以下。通过像这样选定小的变量y,能够制造转矩和旋转速度大幅不同的两种同步电动机。另外,同样地,在第二关系中,变量z与极数的比率及驱动频率比的平方的值的关系为如下的表3。在表3中也是,变量x为任意的自然数。表3Z极数(大)极数(小)极数(小)/极数(大)(驱动频率比)238x4x0.5000.250614x10x0.7140.510920x16x0.8000.6401226x22x0.8460.7161532x28x0.8750.7661838x34x0.8950.8012144x40x0.9090.8262450x46x0.9200.846x:任意的自然数可知,在第三关系中也是,变量z越小则驱动频率比的平方的值越小。即,优选变量z选定小的值。例如,优选变量z为9以下以使极数的比率为0.8以下。通过像这样选定小的变量z,能够制造转矩和旋转速度等特性大幅不同的两种同步电动机。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与输出特性不同的其它同步电动机共用部件的同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恰当地进行组合。在上述的各图中,对相同或相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例示,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也包括权利要求书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变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