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972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冲击变频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变频器结构中,往往是将多个功率模块如同抽屉般安装在壳体内的支架上,以便于功率模块拉入拉出。有采用的是拉动的滑动连接方式,所以存在功率模块的在壳体内的稳定性问题。在变频器振动和受到冲击时,会引起功率模块电气接触不良;从而可能引发输入电压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冲击变频器,可以减少外部震动和冲击对变频器正常工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防冲击变频器包括外壳、至少一个功能模块、至少一个稳定器、减震梁和安装梁;所述稳定器固定在外壳内;所述功能模块通过稳定器固定在外壳内;所述稳定器包括长方体框架、弹性卡凸;所述卡凸安装在框架的上下左右四根框架杆上;且上下和左右分别两两一组相对;所述功能模块的上下左右四个表面上均设有与卡凸对应的底部为弧形的凹槽;所述减震梁和安装梁的横截面均为槽形;所述减震梁相互平行的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减震梁的一个翼边与外壳底部固接,且两个减震梁开口相反;一个所述安装梁的一个翼边位于一个减震梁的槽内;所述减震梁的一个翼边和底边的内表面均设有与安装梁的一个翼边和端面接触的压力弹簧;两个所述安装梁的同向的端面均设有封堵槽面的固定板,另一端面设有封堵槽面的活动板。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凹槽底部为与卡凸横截面直径相同的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的外壳上设有底部为弧形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直径与卡凸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引导槽的深度为0.2~0.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表面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的外轮廓为一段弧形;所述卡凸的两端与框架固接;所述凹槽的槽面为圆形的一部分;所述卡凸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底部无缝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梁的位于减震梁凹槽内的翼边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涂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在功能模块上设置弹性卡凸,在框架内设置凹槽实现了可将功能模块固定在框架内;通过在外壳底部设置通过压力弹簧连接在一起的减震梁和安装梁实现了整体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功能模块;21.凹槽;211.橡胶层;3.稳定器;31.框架;32.卡凸;4.减震梁;5.安装梁;51.固定板;52.活动板;6.引导槽;7.弹性涂层;8.压力弹簧;9.分隔横梁;10.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防冲击变频器包括外壳1、两个个功能模块2、两个个稳定器3、减震梁4和安装梁5;两个稳定器3通过分隔横梁9呈上下的固定在外壳1内;功能模块2通过稳定器3固定在外壳1内;稳定器3包括长方体框架31、弹性卡凸32;卡凸32安装在框架31的上下左右四根框架31杆上;且上下和左右分别两两一组相对;功能模块2的上下左右四个表面上均设有与卡凸32对应的底部为弧形的凹槽21;减震梁4和安装梁5的横截面均为槽形;减震梁4相互平行的安装在外壳1底部;减震梁4的一个翼边与外壳1底部固接,且两个减震梁4开口相反;一个安装梁5的一个翼边位于一个减震梁4的槽内;减震梁4的一个翼边和底边的内表面均设有与安装梁5的一个翼边和端面接触的压力弹簧8;两个安装梁5的同向的端面均设有封堵槽面的固定板51,另一端面设有封堵槽面的活动板52;

通过在功能模块2上设置弹性卡凸32,在框架31内设置凹槽21实现了可将功能模块2固定在框架31内;通过在外壳1底部设置通过压力弹簧8连接在一起的减震梁4和安装梁5实现了整体减震的效果;通过活动板52和固定板51可以保证减震梁4始终位于安装梁5内。

卡凸32的横截面为圆形;凹槽21底部为与卡凸32横截面直径相同的弧形;可以更加好的使得卡凸32与凹槽21接触,保证接触面最大,从而使得稳定性最好。

功能模块2的外壳1上设有底部为弧形的引导槽6;引导槽6的直径与卡凸32横截面直径相同;引导槽6的深度为0.5毫米;设置引导槽6可以保证抽拉功能模块2的时候更叫方便。

凹槽21内表面设有橡胶层211;设置橡胶可以较强卡凸32与凹槽21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其稳定性。

卡凸32的外轮廓为一段弧形;卡凸32的两端与框架31固接;凹槽21的槽面为圆形的一部分;卡凸32的外表面与凹槽21的底部无缝接触;将卡凸32设置为弓形可以保证卡凸32被挤压时整体受力均匀且在于凹槽21卡紧的时候保证其强度足够使得功能模块2的稳定性。

安装梁5的位于减震梁4凹槽21内的翼边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涂层7。可以减少安装梁5和弹簧之间的可能出现的滑动,保证其连接的部位的摩擦性,从而保证其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功能模块2检测完成后,对齐框架31,向内推动,此时卡凸32与引导槽6配合,卡凸32承受较大的压力,当卡凸32滑到凹槽21处时,卡凸32与凹槽21内的橡胶层211接触。

当在安装的时候,将安装梁5卡入减震梁4中,移动安装梁5的位置,使得安装梁5与安装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安装孔对齐,安装完成后,是有锁将活动板52和安装梁5通过扣环10固定在一起;在需要拆卸的时候,将锁打开,转动活动板52使得安装梁5的槽外露,拉动外壳1从而带动减震槽与安装梁5分离。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