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路灯主从控制器测试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3273发布日期:2018-08-10 21:2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光互补路灯主从控制器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风光互补系统应运而生。风光互补系统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构成分布式电源。目前存在的一类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转换能效低、稳定性差,不能够及时的根据现场环境对系统进行调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风光互补路灯主从控制器测试电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光互补路灯主从控制器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处理器和从控制器,该主处理器的通信端口与所述从控制器的通信端口相连;

所述主处理器的键盘输入端口与按键电路相连,所述主处理器的显示端口与显示电路相连;

所述主处理器的信号采集端口组分别与风机整流电压检测电路、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相连;

所述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组分别与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电源模块电路、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和负载硬件电路相连。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该电感L1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该电感L1另一端与二极管D4 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4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2的阴极经熔断器F1与蓄电池相连;

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还经电容C11接地;

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还与MOS管Q11的源极相连,该MOS管Q11的漏极接地,该MOS管Q11的栅极与从控制器的驱动端口相连;

电阻R36第一端与二极管D4阴极相连,该电阻R36第二端依次经电阻R37 和电阻R38接地;

所述电阻R37和所述电阻R38的公共端与电阻R48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 R48的第二端与所述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该电阻R48的第二端还与二极管D8相连,该二极管D8阴极与电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包括三极管Q1、MOS管Q2、MOS管 Q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与所述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一支路经电阻R2与MOS管Q2的栅极相连,该MOS管 Q2源极与风机的电源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支路经电阻R4与 MOS管Q3栅极相连,该MOS管Q3源极与风机电源端相连,该MOS管Q3 管漏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21,该三极管Q21的基极经电阻R51与所述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电源,该三极管Q21发射极经电阻R41接地,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还与MOS 管的Q22的栅极相连,该MOS管Q22的源极经电感L2与风机电源端口相连,该MOS管Q22的源极还与二极管D11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11的阴极与二极管D21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21的阴极经熔断电阻F与蓄电池相连,所述 MOS管Q22的漏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整流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41,该电阻R41第一端与二极管D21的阴极相连,该电阻R41的第二端经电阻R51与所述主处理器的信息采集端口相连,该电阻R41的第二端还经电阻R42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硬件电路包括三极管Q7,该三极管Q7的基极与所述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电源,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经电阻R33接地,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经电阻R49与MOS管Q8的栅极相连,该MOS管Q8的源极与负载相连,该MOS管Q8的漏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主处理器和所述从控制器分别为单片机PIC16F877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分别设置有主处理器和从控制器,控制器硬件采用单片机PIC16F877A,对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分别设置有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电压模块电路、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和负载硬件电路,方便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和删除新的模块电路。第二,分别用两个主从控制器处理不同的业务,主处理器负责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从控制器根据主处理给出的数值,负责对风机、太阳能和蓄电池进行实时调控。上述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更广,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图;

图3为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和风机整流电压检测电路图;

图4为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图;

图5为负载硬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光互补路灯主从控制器测试电路,包括主处理器和从控制器,该主处理器的通信端口与从控制器的通信端口相连,该主处理器和从控制器分别为单片机PIC16F877A。

主处理器的键盘输入端口与按键电路相连,主处理器的显示端口与显示电路相连;

主处理器的信号采集端口组分别与风机整流电压检测电路、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电压检测电路相连;

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组分别与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电源模块电路、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和负载硬件电路相连。

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该电感L1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该电感L1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4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2的阴极经熔断器F1与蓄电池相连;

二极管D4的阴极还经电容C11接地;

二极管D4的阳极还与MOS管Q11的源极相连,该MOS管Q11的漏极接地,该MOS管Q11的栅极与从控制器的驱动端口相连;

电阻R36第一端与二极管D4阴极相连,该电阻R36第二端依次经电阻R37 和电阻R38接地;

电阻R37和电阻R38的公共端与电阻R48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48的第二端与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该电阻R48的第二端还与二极管D8相连,该二极管D8阴极与电源相连。

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包括三极管Q1、MOS管Q2、MOS管Q3,三极管Q1 的基极经电阻R1与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3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一支路经电阻R2与 MOS管Q2的栅极相连,该MOS管Q2源极与风机的电源端相连,三极管Q1 的集电极另一支路经电阻R4与MOS管Q3栅极相连,该MOS管Q3源极与风机电源端相连,该MOS管Q3管漏极接地。

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21,该三极管Q21的基极经电阻R51与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电源,该三极管Q21发射极经电阻R41接地,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还与MOS管的Q22的栅极相连,该 MOS管Q22的源极经电感L2与风机电源端口相连,该MOS管Q22的源极还与二极管D11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11的阴极与二极管D21的阳极相连,该二极管D21的阴极经熔断电阻F与蓄电池相连,MOS管Q22的漏极接地。

风机整流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41,该电阻R41第一端与二极管D21的阴极相连,该电阻R41的第二端经电阻R51与主处理器的信息采集端口相连,该电阻R41的第二端还经电阻R42接地。

负载硬件电路包括三极管Q7,该三极管Q7的基极与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相连,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电源,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经电阻R33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经电阻R49与MOS管Q8的栅极相连,该MOS管Q8的源极与负载相连,该MOS管Q8的漏极接地。

本实用工作原理:主处理器主要完成风机电压检测,蓄电池电压检测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检测,并将得到的电压值进行模数转换,且将该电压值与系统预设的标准电压值进行比较,如果电压比预设值低时,主处理器通过通信端口向从控制器发出通信,从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风力发电机升压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升压电路,使得能够快速对蓄电池充电,最大化利用资源。当主处理器检测到蓄电池电压处于浮冲状态或者风速过大时,从控制器启动风力发电机卸载电路对风机进行点刹,减小风机转速,避免蓄电池过冲,当蓄电池电能耗尽,从控制器关闭负载硬件电路,保护蓄电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