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67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及光伏电站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采用一种新型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实现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导风和反光功能,即使组件免受大风灾害,增加抗风能力,也使得组件接收更多的光照而提高发电量。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建设,加强光伏电站的安全和增加发电量是两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光伏电站的安全问题。无论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还是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大风是破坏光伏电站光伏阵列及太阳能组件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一是剧烈的大风直接吹倒支架、吹散组件,二是风使得组件震动,长期作用,引起隐裂,大大影响发电量。当风从光伏支架系统的左右两面吹来,由于没有大的受力面,对光伏支架系统破坏较小。当风从光伏支架系统的正面吹来,由于大多光伏电站组件倾斜一定角度固定安装,风会顺着组件表面吹走,对组件的压力不大,对光伏支架系统破坏也较小。然而,当风从光伏支架系统的后面吹来,由于光伏电站组件倾斜安装,组件和地面形成一个夹角,气流被挡住,所有的风力全部集中到了组件背板上,形成较大风压;同时由于光伏阵列由许多组件连接而成,面积较大,风压就不可忽视了,大风情况下,容易造成光伏电站组件及支架受损。

对于增加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问题。大多光伏电站组件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为的是能够有效接受最大限度的太阳直射光,如果能使太阳能组件接受更多的太阳能光就可以增加其发电量。减少光伏电站发电量的一大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也采用跟踪式光伏支架系统来解决,即光伏支架系统根据太阳的位置,支架会自动转动,调整自身组件朝向太阳能,来增加光伏电站发电量;但是这种支架系统增加了机械转动部分,容易在沙尘天气情况下损坏,支架系统造价很高,维护成本也很大,很难推广应用。

这些问题都是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本身特点的引起的,结合光伏发电技术及光伏电站建设等技术特点,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把两种问题因素进行整合,开发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增加组件及阵列的抗风能力,也可以使组件接收更多的光照而提高发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通过给目前固定式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加装导风反光板,从而实现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导风和反光功能,即使组件免受大风灾害,既能增加光伏阵列及组件的抗风能力,也能使得组件接收更多的光照而提高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该系统包括前立柱、后立柱、斜梁、横梁、横拉杆、导风反光板、光伏组件、地面或屋面。

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分别固定生根安装在地面或屋面上;所述斜梁分别与前立柱、后立柱安装连接;所述横梁与多个斜梁安装连接;所述横拉杆分别与前立柱、后立柱安装连接;所述导风反光板与斜梁、后立柱、地面或屋面安装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已有的光伏发电及光伏电站建设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开发,主要是:

前立柱、后立柱分别固定生根安装在地面或屋面上,使得光伏支架系统根基牢固、稳定;

横拉杆分别与前立柱、后立柱安装连接,使得前立柱、后立柱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光伏支架系统牢固、稳定;

斜梁分别与前立柱、后立柱安装连接,使得后面光伏组件安装,与地面或屋面形成一定倾角,能使大部分光照垂直照射光伏组件,增加发电量;

横梁与多个斜梁安装连接,使得几组前立柱、后立柱、斜梁、横拉杆平面在立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光伏支架系统牢固、稳定,并给光伏组件安装提供一个平面;

导风反光板与斜梁、后立柱、地面或屋面安装连接,使得导风反光板与支架系统、地面或屋面形成一个整体;导风反光板设计一定的弧度来安装,使得风吹向导风反光板后,顺着带弧度的导风反光板导流走,从而减少风对光伏支架的破坏力;导风反光板设计一定的弧度来安装,能够使得照射到导风反光板的太阳能光汇聚并反射到后排光伏组件上,后排光伏组件接收了更多的光照,从而增量了发电量,提高了发电能效。

为了减少支架系统成本,导风反光板可以离开地面一定距离,不用和地面或者屋面安装连接,因为接近地面或者屋面的风力较小,而且组件也离开地面或者屋面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接近地面或者屋面的风对组件影响很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的左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的后侧示意图;

其中:10、前立柱;11、后立柱;12、斜梁;13、横梁;14、横拉杆;15、导风反光板;20、光伏组件;30、地面或屋面;40、太阳能光路径;50、风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主要包括前立柱10、后立柱11、斜梁12、横梁13、横拉杆14、导风反光板15、光伏组件20、地面或屋面30。

所述前立柱10、后立柱11分别固定生根安装在地面或屋面30上;所述斜梁12分别与前立柱10、后立柱11安装连接;所述横梁13与多个斜梁12安装连接;所述横拉杆14分别与前立柱10、后立柱11安装连接;所述导风反光板15与斜梁12、后立柱11、地面或屋面30安装连接;所述光伏组件20安装在横梁13上。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主要包括前立柱10、后立柱11、斜梁12、横梁13、横拉杆14、导风反光板15、光伏组件20、地面或屋面30。

所述前立柱10、后立柱11分别固定生根安装在地面或屋面30上;所述斜梁12分别与前立柱10、后立柱11安装连接;所述横梁13与多个斜梁12安装连接;所述横拉杆14分别与前立柱10、后立柱11安装连接;所述导风反光板15与斜梁12、后立柱11、地面或屋面30安装连接;所述光伏组件20安装在横梁13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抗风能力和发电量的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已有的光伏发电及光伏电站建设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开发,主要是:

前立柱10、后立柱11分别固定生根安装在地面或屋面30上,使得光伏支架系统根基牢固、稳定;

横拉杆14分别与前立柱10、后立柱11安装连接,使得前立柱10、后立柱11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光伏支架系统牢固、稳定;

斜梁12分别与前立柱10、后立柱11安装连接,使得后面光伏组件20安装,与地面或屋面30形成一定倾角,能使大部分光照垂直照射光伏组件,增加发电量;

横梁13与多个斜梁12安装连接,使得几组前立柱10、后立柱11、斜梁12、横拉杆14平面在立体上形成一个整体,光伏支架系统牢固、稳定,并给光伏组件20安装提供一个平面;

导风反光板15与斜梁12、后立柱11、地面或屋面30安装连接,使得导风反光板15与支架系统、地面或屋面30形成一个整体;导风反光板15设计一定的弧度来安装,使得风吹向导风反光板15后,顺着带弧度的导风反光板15导流走,从而减少风对光伏支架的破坏力,如图风路径50所示;导风反光板15设计一定的弧度来安装,能够使得照射到导风反光板15的太阳能光汇聚并反射到后排光伏组件20上,后排光伏组件20接收了更多的光照,从而增量了发电量,提高了发电能效,如图太阳能光路径40所示。

前立柱10、后立柱11、斜梁12、横梁13、横拉杆14可采用型号如52*52*2.5mm的U型钢加工制作;

导风反光板15可采用2.5mm厚、表面抛光的不锈钢片、铝片或者铝合金片加工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具体实施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