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66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新能源中,光伏发电备受瞩目。但由于过高的成本,目前还未能充分进入市场。光伏发电市场前景广阔,但太阳能利用效率低下,面临着不仅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并在安装设计上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的光伏支架系统一般都安装在彩钢瓦或者屋顶横梁上。需要根据组件排布、安装场地等进行针对性设计,零件种类繁多且不具有普适性。并且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专门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

如中国专利(CN105515505A)公开的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底面、周向闭合的连接面和相对于所述底面前低后高地倾斜并与所述底面间隔设置的顶面,所述连接面分别连接所述底面的外缘与所述顶面的外缘以使得所述支撑部形成周向封闭结构,所述顶面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背光面贴合。上述安装结构对光伏组件安装点要求高,需要保证屋面有足够的平整度,或通过后处理使屋面、支架平整。

因此,需要一种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的零件可以适用于任意屋顶、排布等,且零件标准化。同时,工人可以在工厂完成预拼装,现场只需将模块单元相互连接即可,安装简单,不需事先培训,且可以徒手安装,不需要安装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光伏组件安装对场地要求高,组装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及光伏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以固定光伏组件边框的压块和位于光伏组件边框四角的固定支座,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通过压块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所述固定支座设有支撑部和用于固定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和支撑部相连,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通过压块固定于安装部上。光伏组件边框的四角分别与安装部贴合,压块、光伏组件边框和安装部的底边至上而下固定连接。固定支座通过支撑部置于场地上。压块增加了光伏组件边框和安装部的压力面积,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固定支座可通过支撑部进行堆叠。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L”形的定位板和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定位板与支撑板垂直,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位于支撑板上并通过所述定位板定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固定支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可以通置放重物压制住支撑部。固定板上还可以设置一基础固定孔,支撑部通过基础固定孔与外基底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前支座和后支座,所述后支座的高度大于所述前支座的高度,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支座上。光伏组件边框形成一倾斜面,不同的倾斜角度,具有不同的接收光照辐射量的效果,为提高发电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光照条件,制作成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光伏组件边框,以保证吸收的能量最大化。

优选的,还包括用以缓解风向作用力的导流板,导流板位于所述后支座上。导流板提高了整个光伏组件的抗台风能力,导流板将风的冲击力经过导流缓解降低。

优选的,所述后支座内侧设有与导流板相配的插接槽,所述导流板通过插接槽插接在位于其两边的后支座上。

一种采用上述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的光伏系统,包括由所述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光伏单元,且相邻的两个光伏单元通过上下堆叠或相邻的固定支座拼接固定。光伏单元可以是上下堆叠;或左右、或前后相连的光伏单元通过相邻的固定支座拼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拼接板,相邻的两个固定支座通过所述拼接板固定连接。左右连接的光伏单元上,并排的固定支座上的拼接板位置相对,或,位于前方的光伏单元的后支座上的拼接板和位于后方的光伏单元的前支座上的拼接板相对接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拼接板上设有一连接孔,连接孔用以固定拼接板。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轴,连接轴用以贯穿两个相对的连接孔并固定连接板,前后相邻的光伏单元围绕所述连接轴相对偏转。若场地不平整,前后相邻的光伏单元可以通过偏转调解置放角度,可适应多种安装场地。连接轴同时简化了光伏单元之间拼接的过程,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拼接好的光伏单元可以上下堆叠充分利用仓储空间,简化包装工艺,提高运输和搬运效率,且可以预先进行拼接、组装简单。光伏单元可以左右前后连接,实现前后左右的任意扩展、拼接,可以轻松避开屋面障碍物,极大的简化了光伏组件排布的设计

2、采用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组装的光伏单元能适应不同的场地;风荷载太大时,可以通过在固定板上放负重块稳定所述固定支座,或者导流板降低风向作用力,或通过固定板上设置基础固定孔与外基底螺栓固定,减少负重块用量以及屋顶的承重,屋面适用性更广。

3、所述光伏系统的光伏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使单元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偏转,即对屋面的平整度要求极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边框与固定支座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边框与固定支座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前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后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单元的上下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单元的左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单元的前后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光伏单元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光伏组件边框,2压块,3固定支座,4支撑部,5安装部,6定位板,7支撑板,8固定板,9前支座,10后支座,11导流板,12插接槽,13光伏单元,14拼接板,15连接轴,16连接孔,17基础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本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以固定光伏组件边框1的压块2和位于光伏组件边框1四角的固定支座3,所述光伏组件边框1通过压块2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所述固定支座3设有支撑部4和用于固定光伏组件边框1的安装部5,所述安装部5和支撑部4相连,所述光伏组件边框1通过压块2固定于安装部5上。所述固定支座3可通过支撑部4进行堆叠。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安装部5包括“L”形的定位板6和水平设置的支撑板7,定位板6与支撑板7垂直,所述光伏组件边框1位于支撑板7上并通过所述定位板6定位。定位板6的角侧边与光伏组件边框1的角侧边相贴合。

所述支撑部4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固定支座3的固定板8。

所述固定板8上可以通置放重物压制住支撑部4。固定板8上还可以设置一基础固定孔17,支撑部4通过基础固定孔17与外基底螺栓连接。风荷载太大时,可以通过在固定板8上放负重块稳定所述固定支座3,或通过固定板8上设置基础固定孔17与外基底螺栓固定,减少负重块用量以及屋顶的承重,同时起抗风作用。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固定支座3包括一对对称的前支座9和一对对称的后支座10,所述前支座9的支撑部4和安装部5处于同一水面面,所述后支座10的安装部5设置于支撑部4上方,且通过一连杆与支撑部4相连。所述后支座10的高度大于所述前支座9的高度,所述光伏组件边框1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支座3上。光伏组件边框1形成一倾斜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或时段的阳光照射角度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还包括用以缓解风向作用力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位于所述后支座10上。

所述后支座10内侧设有与导流板11相配的插接槽12,所述导流板11通过插接槽12插接在位于其两边的后支座10上。导流板11降低风向作用力,减少负重块用量以及屋顶的承重,屋面适用性更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的光伏系统,由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光伏单元13组成。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的边框。

相邻的两个光伏单元13通过上下堆叠、或前后、或左右相连,并通过相邻的固定支座3拼接固定。现场安装时,根据场地或设计要求,可以拼接成不同的排布方案。

如图7所示:两个由所述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固定的光伏单元13上下堆叠,上方的光伏单元13的固定支座3搁置在下方的固定支座3上。上下堆叠的光伏单元13方便运输,减少储存空间,提高搬运效率。

如图8、图9所示:一种采用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固定结构的光伏系统,包括两个左右并排的光伏单元13,右边的光伏单元13的左侧固定支座3与左边的光伏单元13的右侧固定支座3相贴合。

所述固定支座3上设有拼接板14,相邻的两个固定支座3通过所述拼接板14固定连接。左右连接的光伏单元13上,并排的固定支座3上的拼接板14位置相对。

所述拼接板14上设有一连接孔16,连接孔16用以固定拼接板14。相连的拼接板14上的两个连接孔16位置相对,所述连接孔16上可以设置螺栓用以连接两个拼接板14。

如图10、图11所示:前后两个光伏单元13相连,位于前方的光伏单元13的后支座10上的拼接板14和位于后方的光伏单元13的前支座9上的拼接板14相对接并固定。

还包括用以贯穿两个相对的连接孔16并固定拼接板14的连接轴15,前后相邻的光伏单元13围绕所述连接轴15相对偏转。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5为插销。组装时,只需要将插销装入连接孔16内,并固定,若场地不平整,前后相邻的光伏单元13可以通过偏转调解置放角度,可适应多种安装场地。此方法安装简单、方便。

如图12、图13所示:四个光伏单元13排布成两排,通过相邻固定支座3上的拼接板14拼接,使相邻的光伏单元13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