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角可调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66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冰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角可调光伏组件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国家陆续出台各种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措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光伏集成商竞争加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目前集成商急需解决的难题。

目前,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组件支架常用的模式有:固定倾角和跟踪(包括单轴和双轴跟踪模式)。固定倾角模式: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在这种模式下,经过计算出一年中太阳能辐射最大的最佳倾角作为安装的固定倾角。跟踪模式分单轴和双轴跟踪两种,主要是通过电机控制追踪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巳达到增加太阳能辐射,从而增加发电量。固定倾角发电量低,而跟踪模式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倾角可调光伏组件安装支架,其通过人工调节倾角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达到增加光伏组件太阳能辐射量从而增加光伏发电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倾角可调光伏组件安装支架,其中:包括斜梁、圆梁、第二横梁、左底支撑、左底座、插销、右底支撑、右底座、第四横梁、下光伏组件、第三横梁、连接件、上光伏组件和第一横梁,所述的左底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的左底支撑下端安装在左底座上,所述的左底支撑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连接件上,所述的右底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的右底支撑下端安装在右底座上,所述的右底支撑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连接件上,所述的斜梁通过铰链安装在连接件上,所述的圆梁两端都通过铰链安装在斜梁上,所述的插销安装在左底支撑上且插销尾部安装在圆梁上的插孔里,所述的上光伏组件安装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所述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都通过螺钉安装在斜梁上,所述的下光伏组件安装在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上,所述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都通过螺钉安装在斜梁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圆梁为扇形结构形式且圆梁上设有若干个插孔。

上述的连接件为三角形结构形式。

上述的斜梁、第二横梁、左底支撑、右底支撑、第四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横梁都采用方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在首次安装时,旋转圆梁,将组件调到所需倾角,然后将圆梁与底支撑在相应的定位孔上通过连接件连接。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为了获得最大发电量,就需调节组件倾角。为达到调节组件倾角的目的,可调节组件与横梁组成平面。去掉圆梁与底支撑的连接件,旋转圆梁,调节到所需倾角时,在对应定位孔上通过连接件将圆梁与底支撑连接,就达到了调节组件倾角的目的,更进一步提高了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人工调节倾角的光伏组件支架结构,达到增加光伏组件太阳能辐射量从而增加光伏发电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斜梁1、圆梁2、第二横梁3、左底支撑4、左底座5、插销6、右底支撑7、右底座8、第四横梁9、下光伏组件10、第三横梁11、连接件12、上光伏组件13、第一横梁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倾角可调光伏组件安装支架,其中:包括斜梁1、圆梁2、第二横梁3、左底支撑4、左底座5、插销6、右底支撑7、右底座8、第四横梁9、下光伏组件10、第三横梁11、连接件12、上光伏组件13和第一横梁14,所述的左底座5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的左底支撑4下端安装在左底座5上,所述的左底支撑4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连接件12上,所述的右底座8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的右底支撑7下端安装在右底座8上,所述的右底支撑7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连接件12上,所述的斜梁1通过铰链安装在连接件12上,所述的圆梁2两端都通过铰链安装在斜梁1上,所述的插销6安装在左底支撑4上且插销6尾部安装在圆梁2上的插孔里,所述的上光伏组件13安装在第一横梁14和第二横梁3上,所述的第一横梁14和第二横梁3都通过螺钉安装在斜梁1上,所述的下光伏组件10安装在第三横梁11和第四横梁9上,所述的第三横梁11和第四横梁9都通过螺钉安装在斜梁1上。

实施例中,圆梁2为扇形结构形式且圆梁2上设有若干个插孔。

实施例中,连接件12为三角形结构形式。

实施例中,斜梁1、第二横梁3、左底支撑4、右底支撑7、第四横梁9、第三横梁11和第一横梁14都采用方钢制作而成。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