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66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联供装置布局,尤其是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电联供RCPV是一种太阳能利用的新方式,不但符合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更能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但是光伏发电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串联光伏板中有一片没有得到光源,就会成为负载,严重拉低整个串联光伏板的效率;

参照图7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热电联供系统,每个单元之间均通过立柱连接,为了实现旋转跟踪太阳的目的,避免反射镜与立柱干涉,故需要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反射镜只能布置在立柱的两侧,因此占地空间较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间隙的存在,反射到光伏板上的太阳光为间断状,又受余弦效应的作用,严重影响光伏板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在于尽量使串联光伏板中的每一片都得到光源,提高光伏板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减少各反射单元连接处的间隙,提高整个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同等功率要求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占地。

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包括:支撑立柱、集热架、驱动立柱、连接法兰和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包括:轴承盖、轴承座和立柱;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支撑立柱、驱动立柱设置有类似颈部结构的变径处,便于为旋转装置旋转让出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架包括:驱动轴、管路、悬臂梁支架、反射镜、光伏板支架和光伏板;

所述集热架布置在所述驱动立柱及支撑立柱的上方,可以使反射镜连续无间隙,上方的光伏板同样不间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占地面积,增大发电功率及效率;所述驱动立柱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两端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光伏板支架用于支撑光伏板,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垂直位置上;所述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连动安装在所述驱动立柱上,用于驱动连接法兰,带动驱动轴转动;所述悬臂梁支架左右对称的设置在驱动轴水平位置上,所述管路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架的下方,连接光伏板背面设计的水槽,用于光伏板散热,带走的热量通过管道传递,可回收利用余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布置参考整个旋转装置重心并尽量靠下的接近旋转中心,所述旋转中心与驱动轴保持同心;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设置有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位于光伏板的下方,保证所述光伏板之间无占据空间的多余连接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镜在驱动轴两侧呈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应用举例说明,为节省不必要的材料,且为光伏板支撑留下支撑点,两侧反射镜距离轴设置有一小段距离;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反射镜为只有一个焦点的抛物线;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反射镜也可由焦点不同的两或三段抛物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设置与所述驱动轴随动;

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即不遮挡太阳光,又能够实现无间隙的反射镜拼接;

2、安装简便,维护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符合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既定政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整体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支撑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集热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集热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驱动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连接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的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之热电联供体系的立体结构参考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反射镜无间隙之热电联供结构,包括:支撑立柱1、集热架2、驱动立柱3、连接法兰4和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5;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包括:轴承盖1.1、轴承座1.2和立柱1.3;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支撑立柱1和驱动立柱3设置有类似颈部结构的变径处,便于为旋转装置旋转让出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架2包括:驱动轴2.1、管路2.2、悬臂梁支架2.3、反射镜2.4、光伏板支架2.5和光伏板2.6;

所述集热架2布置在所述驱动立柱3及支撑立柱1的上方,可以使反射镜2.4连续无间隙,上方的光伏板2.6同样不间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占地面积,增大发电功率及效率;所述驱动立柱3与所述连接法兰4连接;所述连接法兰4两端与所述驱动轴2.1连接;所述光伏板支架2.5用于支撑光伏板2.6,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轴2.1垂直位置上;所述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5连动安装在所述驱动立柱3上,用于驱动连接法兰4,带动驱动轴2.1转动;所述悬臂梁支架2.3左右对称的设置在驱动轴2.1水平位置上,所述管路2.2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架2.3的下方,连接光伏板背面设计的水槽,用于光伏板散热,带走的热量通过管道传递,可回收利用余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2.1布置参考整个旋转装置重心并尽量靠下的接近旋转中心,所述旋转中心与驱动轴2.1保持同心;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2.6设置有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位于光伏板2.6的下方,保证所述光伏板2.6之间无占据空间的多余连接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镜2.4在驱动轴2.1两侧呈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应用举例说明,为节省不必要的材料,且为光伏板2.6支撑留下支撑点,两侧反射镜2.4距离驱动轴2.1设置有一小段距离;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反射镜2.4的反射方式为只有一个焦点的抛物线;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反射镜2.4反射方式也可由焦点不同的两或三段抛物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特种蜗轮蜗杆减速驱动装置5中的驱动电机设置与所述驱动轴2.1随动;

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即不遮挡太阳光,又能够实现无间隙的反

射镜拼接;安装简便,维护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符合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既定政策;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