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框架及马达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2332发布日期:2018-06-06 01:2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绝缘框架及马达定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框架及马达定子,尤其涉及一种可使马达占积率达到最大化的绝缘框架及马达定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达定子包括上、下两绝缘框架及铁芯组成,两绝缘框架设置于铁芯的两端,线材(如铜线)可缠绕于绝缘框架上,线材缠绕完成后结线组成马达定子成品。然而,现有马达定子的绝缘框架的齿部表面为平滑面,线材排列只能靠程控线嘴路径调整,线材缠绕时并无拘束,容易滑动使绕线排列不齐,线材集中凸出在某一区块,线嘴通过时容易刮伤线材,使得马达占积率(占有面积比率)无法提升。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515250A公开了一种绝缘骨架、定子组件及采用其的电机。绝缘骨架包括内壁和外壁以及连接外壁和内壁的绕线部,所述绕线部上表面靠近外壁的一端为凹槽结构,通过在绕线部上表面设置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用于绝缘骨架绕线起始端的限位,由此在开始绕线时即能够使绕线的起始端固定在凹槽结构内并紧贴外壁的内侧壁,可以实现绕线的第一层就开始紧密扁平电缆,当进行第二层扁平电缆时也可以紧贴外壁的内壁上,使得每一层的扁平电缆都均匀紧密。但是该绝缘骨架的齿部表面为平滑面,线材缠绕时仍容易滑动使绕线排列不齐,使得马达占积率无法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框架及马达定子,线材可排列整齐,使马达占积率达到最大化。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框架,该绝缘框架具有一框架外壁及多个框架齿部,该框架外壁相对的两面分别形成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多个所述框架齿部连接于该框架外壁的第二表面,多个所述框架齿部间隔的设置,多个所述框架齿部凸设于该框架外壁的第二表面上,每一框架齿部远离该框架外壁的一端各连接有一框架内壁,该框架齿部的表面设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间隔的设置;其中,能将线材缠绕于该绝缘框架的框架齿部上,该线材能容纳于多个所述沟槽中,使该线材能排列整齐。

优选地,多个所述沟槽沿着该线材的绕线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沟槽与该线材的绕线方向相互平行。

优选地,多个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框架齿部的中心线。

优选地,多个所述沟槽分布于该框架齿部的整个表面上至接近该框架外壁及该框架内壁的位置。

优选地,该沟槽的断面呈U型、V型或“凵”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马达定子,包括:至少一绝缘框架,该绝缘框架具有一框架外壁及多个框架齿部,该框架外壁相对的两面分别形成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多个所述框架齿部连接于该框架外壁的第二表面,多个所述框架齿部间隔的设置,多个所述框架齿部凸设于该框架外壁的第二表面上,每一框架齿部远离该框架外壁的一端各连接有一框架内壁,该框架齿部的表面设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间隔的设置;一铁芯,该铁芯设置于该绝缘框架的一端,该铁芯具有一铁芯外壁及多个铁芯齿部,该铁芯外壁相对的两面分别形成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多个所述铁芯齿部连接于该铁芯外壁的第四表面,多个所述铁芯齿部间隔的设置,多个所述铁芯齿部凸设于该铁芯外壁的第四表面上,每一铁芯齿部远离该铁芯外壁的一端各连接有一铁芯内壁;以及其中,能将线材缠绕于该绝缘框架的框架齿部上,该线材能容纳于多个所述沟槽中,使该线材能排列整齐。

优选地,多个所述沟槽沿着该线材的绕线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沟槽与该线材的绕线方向相互平行。

优选地,多个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框架齿部的中心线。

优选地,多个所述沟槽分布于该框架齿部的整个表面上至接近该框架外壁及该框架内壁的位置。

优选地,该沟槽的断面呈U型、V型或“凵”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绝缘框架的框架齿部设计沟槽,线材绕线时可依沟槽进行排列,线材排列整齐,线嘴通过时不会刮伤线材,可使马达占积率达到最大化。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马达定子单一齿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马达定子单一齿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马达定子单一齿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框架单一齿部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框架单一齿部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马达定子单一齿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定子,包括两绝缘框架1及一铁芯2,两绝缘框架1设置于铁芯2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两绝缘框架1分别设置于铁芯2的上端及下端,亦即绝缘框架1可设置于铁芯2的一端(上端或下端)。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绝缘框架1以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两绝缘框架1各具有一框架外壁11及多个框架齿部12,框架外壁11呈圆环状,框架外壁11可为一体成型或组合式设计。框架外壁11相对的两面分别形成一第一表面111及一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分别位于框架外壁11的外侧及内侧,多个框架齿部12连接于框架外壁11的第二表面112,使多个框架齿部12得以连接于框架外壁11,多个框架齿部12间隔的设置,多个框架齿部12凸设于框架外壁11的第二表面112上。

每一框架齿部12远离框架外壁11的一端各连接有一框架内壁13,框架齿部12位于框架外壁11及框架内壁13之间,框架齿部12可形成一绕线部,使线材3可以缠绕于框架齿部12上。框架外壁11及框架内壁13的高度及宽度皆大于框架齿部12的高度及宽度,使线材3可定位于框架外壁11及框架内壁13之间。

框架齿部12的表面设有多个沟槽121,沟槽121凹设于框架齿部12的表面上,亦即沟槽121可设于上方的绝缘框架1的框架齿部12的顶面及两侧,沟槽121亦可设于下方的绝缘框架1的框架齿部12的底面及两侧。沟槽121的断面可呈U型、V型或“凵”型(即类似方型的形状)等形状,沟槽121的断面形状并不限制。多个沟槽121分布于框架齿部12的整个表面上至接近框架外壁11及框架内壁13的位置。多个沟槽121间隔的设置,多个沟槽121可沿着线材3的绕线方向延伸,多个沟槽121与线材3的绕线方向相互平行。多个沟槽121的延伸方向123可垂直于框架齿部12的中心线122(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沟槽121的延伸方向123亦可倾斜于框架齿部12的中心线122。

该铁芯2设置于两绝缘框架1之间,铁芯2具有一铁芯外壁21及多个铁芯齿部22,铁芯外壁21呈圆环状,铁芯外壁21可为一体成型或组合式设计。该铁芯外壁21相对的两面分别形成一第三表面211及一第四表面212,第三表面211及第四表面212分别位于铁芯外壁21的外侧及内侧,多个铁芯齿部22连接于铁芯外壁21的第四表面212,使多个铁芯齿部22连接于铁芯外壁21,多个铁芯齿部22间隔的设置,多个铁芯齿部22凸设于铁芯外壁21的第四表面212上。每一铁芯齿部22远离铁芯外壁21的一端各连接有一铁芯内壁23,铁芯齿部22位于铁芯外壁21及铁芯内壁23之间,使线材3可以缠绕于铁芯齿部22上。

该线材3(如铜线)可缠绕于两绝缘框架1的框架齿部12上,本实用新型在绝缘框架1的框架齿部12设计沟槽121,线材3绕线时能容纳于多个沟槽121中,线材3可依沟槽121进行排列,线材3排列整齐,线嘴通过时不会刮伤线材,可使马达占积率达到最大化。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定子亦可包括一绝缘框架1及一铁芯2,亦即马达定子至少包括一绝缘框架1,铁芯2设置于绝缘框架1的一端,马达定子另包括一现有的绝缘框架1’,该绝缘框架1’的框架齿部上并未设有沟槽,由于该绝缘框架1’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加以赘述。将线材3缠绕于绝缘框架1的框架齿部12上,让线材3容纳于多个沟槽121中,使得该线材3能够排列整齐。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但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特此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