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78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人们经常需要给移动终端充电、利用移动终端传输文件等,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数据线的一端与移动终端的USB插口连接,另一端与电源适配器的USB插口连接,电源适配器的插头再与插座连接,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为移动终端提供可直接使用的直流电能,或者数据线的另一端与需要进行文件传输的终端(如PC电脑)的USB插口连接,以实现传输文件。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不论是充电还是传输文件,都需要将数据线的一端插入到移动终端的USB插口中,由于移动终端的USB插口和数据线的USB插口都比较小,二者相互找起来会比较不方便,尤其是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地方,相互找起来会更加不方便,甚至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以解决移动终端充电或者传输文件不方便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具有USB接口,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保护套,所述移动终端被固定在所述保护套之内,所述保护套具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与所述USB接口对应设置并与之电连接;

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一引线,所述第一磁吸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套,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USB插口电连接;

充电支架;

第二磁吸组件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充电支架,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磁铁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磁吸连接,所述第二引脚用于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相对,所述第一层上形成所述保护套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层上形成所述保护套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支架包括柔性充电杆和第一底座,所述柔性充电杆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连接,所述柔性充电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充电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线埋设于所述柔性充电杆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支架包括连接件和第二底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底座球铰连接,所述连接件还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支架还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第二底座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吸组件还包括连接片,所述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上,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充电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为圆片或者方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包括保护套、充电支架、第一磁吸组件、第一引线第二磁吸组件和第二引线,保护套可以套在移动终端上,起到保护移动终端的作用,并且当移动终端需要充电或者传输文件时,套有保护套的移动终端靠近充电支架具有第二磁吸组件的位置,第二磁吸组件的第二磁铁与保护套上的第一磁铁就会吸合,以实现移动终端的充电和/数据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在给移动终端充电或者传输文件时,无需用USB插口去寻找移动终端的USB接口进行连接,只需将套有保护套的移动终端靠近充电支架具有第二磁吸组件的位置即可,这样操作起来更轻松、方便,解决了移动终端充电或者传输文件不方便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与移动终端连接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与移动终端连接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10-移动终端;

20-充电装置;

21-保护套;

211-第一层;

212-第二层;

213-USB插口;

22-第一磁吸组件;

221-第一磁铁;

222-第一引脚;

23-第二磁吸组件;

231-第二磁铁;

232-第二引脚;

233-连接片;

24-第二引线;

25-充电支架;

251-柔性充电杆;

252-第一底座;

253-连接件;

254-第二底座。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20,用于与移动终端10连接,具体可以与移动终端10的USB接口连接,移动终端1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的任意一种。充电装置20包括保护套21,移动终端10被固定在该保护套21之内,即:将保护套21套在移动终端10上,并使保护套21与移动终端10背离屏幕的一侧接触设置,保护套21可以对移动终端10起到防摔、防水等作用,保护套21可以始终与移动终端10套在一起,其可以采用硅胶、皮革、金属、塑胶、塑料、纤维、有机玻璃等多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具体保护套21可以包括两层甚至更多层,每层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保护套21可以具有USB插口213,该USB插口213与移动终端10的USB接口对应设置,该USB插口213插入到该USB接口中与之电连接,该USB接口可以与该移动终端10内部的电路板连通,该电路板用以给该移动终端10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20还包括第一磁吸组件22和第一引线,该第一磁吸组件22设置于保护套21,该第一磁吸组件22可以包括第一磁铁221和第一引脚222,该第一引脚222可以设置于该第一磁铁221上,该第一引线的一端与第一引脚222电连接,另一端与USB插口213电连接。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该充电装置20还包括充电支架25、第二磁吸组件23和第二引线24,第二磁吸组件23可以固定设置于充电支架25上,第二磁吸组件23可以包括第二磁铁231和第二引脚232,第二引脚232可以设置于第二磁铁231上,第二磁铁231用于与第一磁铁221磁吸连接,进而使第二引脚232与第一引脚222电连接,并且第二引线24的一端与第二引脚232电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电源的USB接口或者其他终端(如PC电脑)的USB接口电连接,以实现给移动终端10进行充电,和/或实现该移动终端10与其他终端进行数据的相互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引脚222可以嵌设于第一磁铁221中,第二引脚232同样可以嵌设于第二磁铁231中,并且第一磁铁221与第二磁铁231可以磁性相反,至少二者接触连接的一面磁性相反,第一磁铁221与移动终端10相对的一面可以不具有磁性,这样可以保护移动终端10内部的电路不被磁铁损坏,从而不影响移动终端10的使用寿命;第一磁铁221的一面用于与第二磁铁231磁吸连接,与之相对的一面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保护套21的外表面上,该外表面可以为保护套21背离移动终端10的一面,另外,第一引线可以穿过该保护套21与该第一引脚222固定连接;同样的,第二磁铁231的一面用于与第一磁铁221磁吸连接,与之相对的一面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充电支架25上,该充电支架25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第二引线24的一端可以穿过充电支架25与第二引脚232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或者其他终端的USB接口相连接,具体的,该第二引线24可以裸露在外,便于与电源或者其他终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充电装置20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移动终端10需要充电或者传输文件时,套有保护套21的移动终端10靠近充电支架25具有第二磁吸组件23的位置,第二磁吸组件23的第二磁铁231与保护套21上的第一磁铁221就会吸合,以实现移动终端10的充电和/或数据传输,该充电装置20无需用USB插口213去寻找移动终端10的USB接口进行连接,只需将套有保护套21的移动终端10靠近充电支架25具有第二磁吸组件23的位置即可,这样操作起来更轻松、方便,解决了移动终端10充电或者传输文件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确保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32良好连接,二者用于相连的部位最好可以直接接触连接,即: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32电连接的一侧可以裸露于第一磁铁221的表面,第二引脚232与第一引脚222电连接的一侧可以裸露于第二磁铁231的表面。

为了进一步确保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32的良好连接,以及方便使用者操作,让使用者不必费心去寻找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32的位置,只需将第一磁铁221与第二磁铁231靠近吸合即可使二者连通,可以进行如下结构设置:第一磁铁221与第二磁铁231可以制成相同的结构,并且第一引脚222相对第一磁铁221的位置关系和第二引脚232相对第二磁铁231的位置关系可以相同,这样就可以达到前述目的,相同结构的第一磁铁221与第二磁铁231吸合,同一位置的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32自然吻合连接。具体的,第一引脚222可以位于第一磁铁221的中心位置,第二引脚232同样可以位于第二磁铁231的中心位置,这样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以及进一步确保第一引脚222与第二引脚232良好连接,还便于第一磁吸组件22与第二磁吸组件23的统一生产,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保护套21可以包括第一层211和第二层212,第一层211与第二层212相对设置并连接,第一层211上形成保护套21的内表面,第二层212上形成保护套21的外表面,USB插口213可以位于第一层211上,第一磁吸组件22可以位于第二层212上。第一层211与第二层212可以根据不同功能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层211与移动终端10接触设置,可以选用塑料或者纤维材料制成,第二层212主要其保护作用,可以选用硅胶、皮革、塑胶、有机玻璃等耐磨、抗摔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这样不仅可以优化保护套21的使用功效,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保护套21的厚度;第一层211与第二层212也可以采用同种材料制成,这样可以简化保护套21的生产工艺,提高保护套21的生产速度,还可以便于第一层211与第二层212连接。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引线可以设置于第一层211与第二层212之间,即:隐藏设置于保护套21之内,这样第一引线的内部电线不易裸露在外,可以提高该保护套21的安全性能,还可以使该保护套21看起来更加美观。

一种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充电支架25可以包括柔性充电杆251和第一底座252,柔性充电杆251的一端与第一底座252固定连接,柔性充电杆251还与第二磁吸组件23连接,具体的,第一底座252可以采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可以被安放在地面、桌面等基础上,起到支撑和固定柔性充电杆251的作用,柔性充电杆251可以选用柔性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非柔性材料制成可弯折的结构,这样柔性充电杆251可以随意弯折,更方便使用者使用,第二磁吸组件23可以与柔性充电杆251的任意位置连接,既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活动连接,柔性充电杆251上可以设置一个第二磁吸组件23,也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二磁吸组件23,柔性充电杆251可以是较长的柔性杆状结构,这样可以在不同高度上设置多个第二磁吸组件23,可以更方便使用者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

具体实施中,第二磁吸组件23和第一底座252可以分别固定设置在柔性充电杆251两端,第二磁吸组件23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柔性充电杆251的端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者充电、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方便使用者使用移动终端10,使用者可以利用充电支架25支撑移动终端10,就不必手持移动终端10,这样更加方便、省力,且移动终端10固定于柔性充电杆251的端部,可以让使用者更加灵活的控制柔性充电杆251,方向性更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引线24可以埋设于柔性充电杆251之内,这样第二引线24的内部电线不易裸露在外,可以提高该充电装置20的安全性能,还可以使该充电支架25看起来更美观。另外,也可以将第一底座252制成可夹持的结构,夹持在床头、桌角等任何可被夹持的地方进行使用,这样使用起来更方便。

另一种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该充电支架25可以包括连接件253和第二底座254,第二底座254同样可以采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第二底座254同样可以安放在地面、桌面等基础上,连接件253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连接件253与第二底座254球铰连接,这样连接件253可以多角度旋转,方便使用者使用,连接件253还与第二磁吸组件23相连接,从而使充电支架25与套有保护套21的移动终端10连接,这种可多角度旋转的充电支架25比较适合用作车载充电支架,可以更方便使用者在不同方位操作,第二引线24可直接与车体内的电源相连接,以提供电能,供电方便、快捷。

上述实施例的充电支架25还可以包括吸盘,该吸盘与第二底座254背离连接件253的一侧固定连接。该吸盘可以用于吸附在车体的中控台的表面、桌面等基础上,吸盘可以更牢固的固定在平面上,并且还可以任意装卸、移动位置,更方便使用者携带,在不同位置使用。

进一步地,第二磁吸组件23还可以包括连接片233,第二磁铁231固定设置在该连接片233上,该连接片233与充电支架25固定连接,连接片233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支架25的安全性能,防止第二磁铁231的多余部分裸露在外,引发无法预估的安全故障。另外,连接片233可以为规则形状的结构,例如圆片或者方片,这样可以便于连接片233甚至是第二磁吸组件23的统一生产,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了更进一步地方便使用者对移动终端10进行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第一磁吸组件22可以固定设置于保护套21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方便使用者找准连接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