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安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8494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安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安装转子时,由于转子200与定子300的吸引,转子与轴承内圈(上轴承 400与下轴承500)的定位问题往往比较棘手,一旦转子200与轴承内圈产生碰撞,则有可能会损坏轴承,尤其是针对角接触轴承而言。

为便于安装,现有的装配方案通常是先将转子与某一端的轴承装配到位后,再进行另一端轴承的安装。即:

1)转子200在插入定子300前,先将转子200、上轴承400、上轴承座以及上端盖装配固定,确保转子200与上轴承40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2)然后,将下轴承500、下端盖600以及下轴承座装配于电机机壳上。3)再吊装1)中完成装配的转子200、上轴承400、上轴承座以及电机上端盖部件,使转子200穿过定子300,与下轴承500完成装配。由于转子200与上、下轴承的装配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上述三步安装方法可以避免两端轴承同时需要精确定位的情况。

为保证转子200的轴向位置准确定位至下轴承500内,现有技术常采用的方式是在转子200上螺纹连接一延长轴1(如图1),延长轴1同轴心的插入下轴承500内,然后通过外接机械设备拉拽延长轴1,最终实现转子200装配至下轴承500内。由于转子200 与下轴承500之间为过盈配合,因此拉拽延长轴1的过程中,会导致下轴承500的内外圈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因此会损伤下轴承500。另外外接机械设备所需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安装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安装工装,该工装用于将所述永磁电机中转子安装于永磁电机的下轴承内,所述转子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延长轴,该延长轴穿设于下轴承内,包括基座、拆卸套、驱动板和限位块,所述基座与所述永磁电机中的下端盖固定连接,且基座的上端抵接于下轴承的内圈上,延长轴的底端沿着基座的轴心方向贯穿于基座,拆卸套螺纹连接在基座上,驱动板固定于拆卸套的下端面上,且驱动板的一端卡接于延长轴上,限位块固定于拆卸套的上端面上,且限位块的一端伸于基座外壁上,旋转拆卸套,驱动板向下驱动延长轴,延长轴下拽转子,并将转子安装至下轴承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包括两个半圆状的板体,在板体的圆心处设有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外圆周壁上设有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包括一条形状的本体,本体的上下两端沿着相反方向90°折弯,且上端形成限位边,下端形成连接边,所述限位边伸于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上端面设有凸台部,凸台部抵接于下轴承的内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拆卸套的外壁上焊接有旋转手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转子装配过程中导致下轴承的损坏,且不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即可拔出延长轴,使用成本低,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子装配在下轴承上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用于将转子装配在下轴承上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板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安装工装,该工装用于将所述永磁电机中转子200安装于永磁电机的下轴承500内,所述转子200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延长轴1,该延长轴1穿设于下轴承500内,包括基座2、拆卸套3、驱动板4 和限位块5,基座2通过螺钉与永磁电机中的下端盖600固定连接,且基座2的上端抵接于下轴承500的内圈上,延长轴1的底端沿着基座2的轴心方向贯穿于基座2,拆卸套3螺纹连接在基座2上,驱动板4固定于拆卸套3的下端面上,且驱动板4的一端卡接于延长轴1上,限位块5固定于拆卸套3的上端面上,且限位块5的一端伸于基座2 外壁上。

驱动板4包括两个半圆状的板体41,在板体41的圆心处设有第二卡槽42,第二卡槽42卡接于延长轴1圆周壁上的第一卡槽14内,且第二卡槽42与第一卡槽14之间间隙配合。

在基座2的外圆周壁上设有限位凹槽21,限位凹槽21与限位块5相互配合,用于对延长轴1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进而使得转子200准确装配至下轴承500内。

限位块5包括一条形状的本体51,本体51的上下两端沿着相反方向90°折弯,且上端形成限位边53,下端形成连接边52,限位边53伸于限位凹槽21内。

为便于更好地对下轴承500进行限位,在基座2的上端面设有凸台部22,凸台部 22抵接于下轴承500的内圈上。

为便于旋转拆卸套3,在旋转拆卸套3的外壁上焊接有旋转手把31。

使用时,将基座2固定于下端盖600上,并使得基座2上的凸台部22抵触在下轴承500的内圈上,延长轴1螺纹连接在转子200的底面上,将限位块5推至限位凹槽21 的最顶端,然后将接驱动板4固定于拆卸套3的下端面上,并使得驱动板4卡接于延长轴1的第一卡槽14内。旋转旋转手把31,使拆卸套3带动延长轴1,引导转子200继续向下运动。基座2上的凸台部22顶住下轴承500的内圈,避免在装配过程中,下轴承500的外圈承受向下的力,进而造成下轴承的损坏。

拆卸套3在基座2上旋转可以有效的传递向下的力,使转子200克服阻力向下运动。限位块5和限位凹槽21配合使用,可以使转子200装配到位后,防止转子压溃下轴承 500的内圈。

当限位块5走完行程,即代表转子200装配到位,此时依次拆除驱动板4、拆卸套 3,限位块5,基座2,最后拆除延长轴1,安装轴承座端盖即完成转子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引导转子与下轴承完成定心后,可以为转子装配到位提供足够的牵引力。转子在准确与下轴承定心后,接下来需要克服过盈装配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此时拆卸套与基座之间的螺纹能够高效的传递克服摩擦力所需的拖拽力。从而避免敲砸转子对轴承产生破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