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活动支杆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513发布日期:2018-07-13 19:5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系统,特别是一种进行外部结构改良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的发展,智能电子产品已全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是,目前智能电子设备的电池技术仍未能够提供性能稳定、长期续航的理想技术方案,而且现有的大部分智能设备的电池在长期使用后,其性能会有明显的下降,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特别是在不方便充电场合,智能设备在缺电状态下难以进行电力补充。目前流行的处理办法是另外配备移动电源,为缺电设备提供电力补充。因此,可以考虑在移动电源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其具备更多的实用功能,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智能手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供一种更方便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充电的移动电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活动支杆的移动电源,通过设置活动支杆结构,使智能手机在利用移动电源充电时能够立于移动电源上,在充电同时又起到解放双手的支架作用,并可利用不同方式对多个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活动支杆的移动电源,有底盒、上盒盖,上盒盖盖于底盒上,内部形成分隔的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

第一容置腔内放置电池;第一容置腔的底盒的侧面处有电源开关、指示灯、蓄电接口、第一放电接口,均与电池进行电连接;第一容置腔内部还有第二放电接口,该接口与电池进行电连接,并朝向盒内部。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有第一通线孔。

第二容置腔处有接头夹,接头夹为不封闭的筒状体,其两侧各有一个旋转轴柱,旋转轴柱两侧各有一个凸部,接头夹优选布置在上盒盖上,上盒盖上对应地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两侧各有一个第一旋转座,第一旋转座中间有第一圆孔,第一旋转座内侧的第一圆孔周围沿圆周均匀布置有盲孔,接头夹的旋转轴柱插入第一圆孔中,可以转动,凸部插入盲孔中,可以限定接头夹位置;上盒盖的上表面的一对相邻边有向内凹陷的支杆槽,包括第一槽直部、槽弯部和第二槽直部,第一槽直部和第二槽直部相互垂直并由槽弯部连接;有支杆,支杆有旋转部、第一杆直部、杆弯部和第二杆直部,第一杆直部与第二杆直部呈垂直布置并由杆弯部连接,旋转部位于第一杆直部远离杆弯部的一端,与第二杆直部平行并位于第一杆直部同一侧,支杆槽的一端有第二圆孔,位于盒盖内部的对应第二圆孔处有第二旋转座,支杆的旋转部通过第二圆孔插入到第二旋转座中,使得支杆整体能够绕第二旋转座转动,支杆可以放下置于支杆槽中,也可以向上扳起。

第二放电接口可以与数据线一端连接,数据线穿过第一通线孔,数据线的另一端接头位于接头夹中,数据线置于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中;优选的布置为,接头夹朝向支杆槽的第二槽直部,从而使接头夹内的接头朝向第二槽直部,使用时,可以将支杆扳起,将带有数据线接头的接头夹转动至合适位置,将该接头插入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并将手机靠置于支杆上。

蓄电接口优选Micro-USB接口,第一放电接口、第二放电接口优选USB-A接口,蓄电接口用于为电池充电,第一放电接口用于外接数据线为外部电子设备充电,第二放电接口为位于第二容置腔处设备充电,电源开关控制电池工作状态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两个放电接口,可供两部常规设备充电;方便收纳的支杆结构,在充电的同时提供解放双手的支杆;连接第二放电接口和接头夹的数据线可以更换,满足不同插头类型手机的使用;整体结构结合了多种充电功能,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上方);

图3为另一视面的爆炸图(下方)。

图中,1.底盒,11.第一容置腔,111.电源开关,112.指示灯,113.蓄电接口,114.第一放电接口,115.第二放电接口,12.第二容置腔,121.第一缺口,122.接头夹,1221.旋转轴柱, 1222.凸部,123.第一旋转座,1231.第一圆孔,1232.盲孔,124.支杆槽,1241.第一槽直部,1242. 槽弯部,1243.第二槽直部,1244.第二圆孔,125.支杆,1251.旋转部,1252.第一杆直部,1253. 杆弯部,1254.第二杆直部,126.第二旋转座,13.第一通线孔,2.上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活动支杆的移动电源,有底盒1、上盒盖2,上盒盖2置于底盒1的上方,在底盒 1内部形成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第一容置腔11与第二容置腔12相邻。

第一容置腔11内有电池(图中未示);第一容置腔11一侧的底盒1的外侧面上朝向外布置有电源开关111、指示灯112、蓄电接口113和第一放电接口114,有朝向第二容置腔12 的第二放电接口115,其中,蓄电接口113为Micro-USB接口,第一放电接口114、第二放电接口115为USB-A接口。第一容置腔11与第二容置腔12之间有第一通线孔13,第二放电接口115朝向第一通线孔13。

第二容置腔12上方的上盒盖2靠近一边处有第一缺口121,第一缺口121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一旋转座123,第一旋转座123上各有一个第一圆孔1231,第一圆孔1231周围沿圆周均匀布置有盲孔1232;第一缺口121处有接头夹122,接头夹122为不封闭的筒状体,其两侧各有一个旋转轴柱1221,旋转轴柱1221两侧各有一个凸部1222;接头夹122的旋转轴柱1221 插入第一圆孔1231中,可绕第一圆孔1231转动,凸部1222插入盲孔1232中,限定接头夹 122旋转调整后的位置。

支杆槽124位于上盒盖2上表面一对相邻边处,为一个从上表面一边走向另一边的向内凹陷部,包括位于上盒盖2上表面一边处的第一槽直部1241、位于相邻边处的第二槽直部1243,以及连接第一槽直部1241和第二槽直部1243的槽弯部1242;接头夹122朝向第二槽直部1243。第一槽直部1241远离槽弯部1242的一端处有第二圆孔1244,第二圆孔1244的朝向与第一槽直部1241的走向垂直,与第二圆孔1244对应的位于上盒盖2内部处有第二旋转座126。支杆槽124处有支杆125,支杆125为与支杆槽124形状贴合的杆,包括旋转部1251、第一杆直部1252、杆弯部1253和第二杆直部1254,第一杆直部1252与第二杆直部1254垂直布置,中间通过杆弯部1253连接,第一杆直部1252远离杆弯部1253的一端为旋转部1251,旋转部1251与第二杆直部1254平行并位于第一杆直部1252同一侧,旋转部1251通过第二圆孔1244插入到第二旋转座126中;支杆125可以绕第二旋转座126转动,可以收纳于支杆槽124中,此时第一杆直部1252、杆弯部1253、第二杆直部1254分别对应第一槽直部1241、槽弯部1242、第二槽直部1243,支杆125也可以旋转扳起。

第二放电接口115连接数据线(图未示出)一端接头,数据线的另一接头位于接头夹122 内,数据线穿过第一通线孔13,接头夹122处的接头朝向第二槽直部1243。

使用时,电源开关111控制电池开启或关闭充电状态;蓄电接口113为移动电源充电;第一放电接口114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第二放电接口115通过数据线在接头夹122处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可以扳起支杆125,并调节接头夹122的位置,将此处的接头插入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并可将手机靠置于支杆125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现形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绝对限制,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采取与上述实施例不绝对相同的处理方式,亦应当被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