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易调节式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800发布日期:2018-08-10 21:2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易调节式配电箱。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现有的配电箱存在保温效果差、配电箱的箱体内的温度不能调节的缺陷,导致箱体内的元器件的正常运行,也导致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缩短,在配电箱的箱体侧部设置百叶窗,通过百叶窗进行散热,这样容易使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减少灰尘进入箱体内、便于调节温度的温度易调节式配电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温度易调节式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前侧设置有箱门,箱体内的后部沿左右方向且垂直设置有一块网板,网板将箱体内部空间隔开为后安装空间和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前安装空间,后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箱体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导轨、卷扬机和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导轨沿垂直方向设置在箱体后侧壁上,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后侧滑动连接在导轨上,卷扬机固定设置在箱体顶部,卷扬机上缠绕的吊绳的牵拉端与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的顶部固定连接,箱体的左侧上部的开设有进气口,箱体的右侧上部开设有出气口,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与进气口连接,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的出气端通过出气软管与出气口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后安装空间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

箱体和箱门均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箱体与箱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双层结构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

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前侧敞口的方箱,方向的后侧固定设有滑动连接在导轨上的滑块,方箱的前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翻转电机,方箱前侧敞口内设置有与前侧敞口适配的方框,方框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中间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方箱左侧和右侧的转轴,翻转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左侧的转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方框内装配有半导体制冷制热片,方箱内在后侧底部设置有对流风机,进气软管的出气端连接在方箱的左前侧上部,出气软管的进气端连接在方箱右后侧下部,对流风机的出风口与出气软管的进气端连通,对流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设置在方向底部且抽风管的进风口朝前设置。

方箱在右侧敞口的四周内壁设置有与方框四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条。

箱体内的顶部在前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朝下扇风的风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节过程和原理为:当箱体内的温度低于15℃时,翻转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旋转使制热面朝向前侧,方框外侧与第二密封条接触并良好密封,启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风扇,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热面对箱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的空气通过网板与前安装空间内的冷空气进行混合,在风扇的作用下,混合效率和效果大大增加,从而使箱体内的温度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冷热均匀的混合效率和效果,启动卷扬机,卷扬机上的吊绳向上拉动整个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沿导轨向上移动,在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沿导轨向下移动时,卷扬机反转,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靠自身的重力沿导轨向下移动。

为了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热效率或效果,启动对流风机启动,将方箱内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冷面产生的冷气通过出气软管排到大气中,同时大气中的空气通过进气软管进入到方箱内,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工作效率;

若箱体内的温度高于35℃时,翻转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旋转使制冷面朝向前侧,方框外侧与第二密封条接触并良好密封,接着按照上述制热的过程进行操作即可使箱体内的空气温度下降。

当需要对箱体内的空气进行更换时,启动翻转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使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呈后高前低地倾斜,方箱的前侧敞口,启动对流风机,箱体外部的空气由进气软管抽入到方箱内,并沿着半导体制冷制热片进入到箱体内的后安装空间,对流风机的抽风管从半导体制冷制热片下方将箱体内的后安装空间内的空气抽出。同时启动风扇和卷扬机,提高空气对流效果。

箱体和门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并在双层结构当中设置隔热材料,这样可提高耐高温和抗严寒的程度。过滤网可避免粉尘进入到箱体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原理科学、设计新颖,采用半导体片两面同时制冷和制热的原理,并进行旋转驱动,可对箱体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确保箱体内的电气元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箱体内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易调节式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体1前侧设置有箱门2,箱体1内的后部沿左右方向且垂直设置有一块网板3,网板3将箱体1内部空间隔开为后安装空间4和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前安装空间5,后安装空间4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箱体1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导轨6、卷扬机7和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导轨6沿垂直方向设置在箱体1后侧壁上,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后侧滑动连接在导轨6上,卷扬机7固定设置在箱体1顶部,卷扬机7上缠绕的吊绳9的牵拉端与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的顶部固定连接,箱体1的左侧上部的开设有进气口10,箱体1的右侧上部开设有出气口11,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12与进气口10连接,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的出气端通过出气软管13与出气口11连接,进气口10和出气口11均与后安装空间4连通,进气口10和出气口11处均设置有过滤网。

箱体1和箱门2均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箱体1与箱门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25,双层结构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14。

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包括前侧敞口的方箱15,方向的后侧固定设有滑动连接在导轨6上的滑块16,方箱15的前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翻转电机17,方箱15前侧敞口内设置有与前侧敞口适配的方框18,方框18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中间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方箱15左侧和右侧的转轴19,翻转电机17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左侧的转轴19的左端传动连接,方框18内装配有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方箱15内在后侧底部设置有对流风机21,进气软管12的出气端连接在方箱15的左前侧上部,出气软管13的进气端连接在方箱15右后侧下部,对流风机21的出风口与出气软管13的进气端连通,对流风机21的进风口连接有抽风管24,抽风管24设置在方向底部且抽风管24的进风口朝前设置。

方箱15在右侧敞口的四周内壁设置有与方框18四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条22。

箱体1内的顶部在前安装空间5内设置有朝下扇风的风扇23。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节过程和原理为:当箱体1内的温度低于15℃时,翻转电机17驱动转轴19转动,转轴19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旋转使制热面朝向前侧,方框18外侧与第二密封条22接触并良好密封,启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和风扇23,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的制热面对箱体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的空气通过网板3与前安装空间5内的冷空气进行混合,在风扇23的作用下,混合效率和效果大大增加,从而使箱体1内的温度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冷热均匀的混合效率和效果,启动卷扬机7,卷扬机7上的吊绳9向上拉动整个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沿导轨6向上移动,在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沿导轨6向下移动时,卷扬机7反转,旋转式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8靠自身的重力沿导轨6向下移动。

为了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的制热效率或效果,启动对流风机21启动,将方箱15内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的制冷面产生的冷气通过出气软管13排到大气中,同时大气中的空气通过进气软管12进入到方箱15内,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的工作效率;

若箱体1内的温度高于35℃时,翻转电机17驱动转轴19转动,转轴19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旋转使制冷面朝向前侧,方框18外侧与第二密封条22接触并良好密封,接着按照上述制热的过程进行操作即可使箱体1内的空气温度下降。

当需要对箱体1内的空气进行更换时,启动翻转电机17驱动转轴19转动,使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呈后高前低地倾斜,方箱15的前侧敞口,启动对流风机21,箱体1外部的空气由进气软管12抽入到方箱15内,并沿着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进入到箱体1内的后安装空间4,对流风机21的抽风管24从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0下方将箱体1内的后安装空间4内的空气抽出。同时启动风扇23和卷扬机7,提高空气对流效果。

箱体1和门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并在双层结构当中设置隔热材料14,这样可提高耐高温和抗严寒的程度。过滤网可避免粉尘进入到箱体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