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次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802发布日期:2018-07-13 19:5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伏支架次梁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跟踪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支架承载着光伏面板发电主体,是光伏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架系统的选型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运行安全、破损率及综合成本。然而,跟踪支架系统中最主要的受力构件为承载光伏面板的次梁,其也是整个跟踪支架系统中用钢量所占比重较大的部分。现阶段,光伏支架中作为光伏面板载体所使用的型钢截面主要有矩形截面、方形截面、C型截面、异形截面等,这几种截面当中,异形截面有着较高的抗弯、抗扭属性,且相同载荷情况下,用钢量都较优于其他截面。

目前,市场上的光伏支架大都采用工字钢、L型钢作为基础支撑,矩形截面、方形截面、C型截面作为光伏面板支撑,其抗载荷强度低、自重大且安装复杂,整体力学性能较差,用钢量多且价格较为昂贵。

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新型截面型材,能够有着较好的力学性能,如抗载荷强度高,且在不降低发电量的情况下减少用钢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次梁结构,通过采用异形截面的型材,提高了载荷强度,同时减小小整体型材用量,与光伏面板实现快速、便捷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伏支架次梁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异形型材,异形型材的包括上面板、下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面板分别与左、右侧板连接,上面板与左侧板的结合处形成安装部。

进一步,左侧板自安装部以下与右侧板形成上窄下宽侧撑结构。

进一步,异形型材是由钢板卷轧成型,并在下底板通过焊接形成闭合的中空型材。

进一步,左侧板与上面板通过折弯与卷边形成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第一弯部和第二弯部,其中第二弯部与上面板接触以使左侧板支撑上面板。

进一步,右侧板与下底板分别设有凹槽增强梁的强度。

进一步,异形型材通过安装部与压码配合以固定连接光伏面板。

进一步,压码包括上压码、下压码,其中下压码具有钩脚,该钩脚置于异形型材的第二弯部的下弧面,下压码与上压码配合并通过压码螺栓将光伏面板与次梁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异形型材的次梁,增加了光伏面板的安装数量,并提高了载荷强度,同时型材的安装部的设计,使其与光伏面板实现快速、便捷安装,具有结构合理、降低成本及提高光伏组件有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与光伏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5是光伏支架与光伏组件整体示意图。

图6是现有矩形钢材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光伏支架次梁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异形型材,异形型材的包括上面板21、下底板22、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上面板21分别与左、右侧板23、24连接,上面板21与左侧板23的结合处形成安装部25。左侧板23与上面板21通过折弯与卷边形成安装部25,安装部25包括第一弯部251和第二弯部252,其中第二弯部252与上面板21接触以使左侧板23支撑上面板21。左侧板23自安装部以下与右侧板24形成上窄下宽侧撑结构。异形型材是由钢板卷轧成型,并在下底板22通过焊接形成闭合的中空型材。右侧板24与下底板22分别设有凹槽241、221增强梁的强度。图3中,下底板的焊缝220要求:27HF>1.5,GB/T 6417-86/EN ISO 5817。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异形型材通过安装部25与压码配合以固定连接光伏面板1。压码包括上压码8、下压码9,其中下压码9具有钩脚,该钩脚置于异形型材的第二弯部252的下弧面,下压码9与上压码8配合并通过压码螺栓7将光伏面板1与次梁2相固定。图5是光伏产品示意图,光伏面板1通过压码螺栓7、上压码8、下压码9、压码螺母10将光伏面板与次梁2相固定。次梁实质是光伏支架次梁结构,次梁2通过高度调节件4、立柱6与地面柱桩固定并通过弧形梁支架3、弧形梁5实现一种异形截面在光伏跟踪支架中的应用。且在安装方面,压码与异形截面次梁的卷边相配合,实现了快速、便捷安装。

本实用新型异形截面,其截面形状及主要相关尺寸如图所示,为上窄下宽,宽为73mm,高为134mm,壁厚1.5mm,由1.5mm厚的结构钢钢板卷轧成型;右侧板与下底板均有凹槽以增强梁的强度;左侧与上面板分别有折弯与卷边既增加了梁的强度又便于组件的安装锁紧。

附图6为最大宽度与高度与异型钢相同的矩形钢截面,矩形钢宽为73mm,高为134mm,壁厚1.5mm。在整个光伏支架系统中次梁承担着承载光伏面板的最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其也是整个支架系统中用钢量所占比重较大的部分。通过一种异形截面次梁与普通标准的相近截面的矩形钢在同等长度、相同作用力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以及构件的整体变形作比较,异形截面的整体受力性能都优于同等条件下的标准矩形截面。在施加相同载荷,如11.7KN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异形截面的最大应力为424.2Mpa,整体最大变形为97.6mm;其他截面,例如图6中矩形截面钢材在相同条件下的最大应力为437.2Mpa,整体最大变形为103.8mm。通过对比得出:矩形截面的应力及形变两者均劣于本申请异形截面型材。

在不降低发电量的情况下,即在不减少光伏组件安装数量的前提下,经以上力学分析,其他截面(例如矩形截面)的光伏组件安装梁要达到等同于异形截面相同的光伏组件安装数量就必须加大其截面尺寸或增加截面的厚度,这样又将增加底部支撑部分的用钢量,导致整体用钢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的提升。

如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截面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光伏面板1、通过压码螺栓7、上压码8、下压码9、压码螺母10将光伏面板与本实用新型次梁2相固定。次梁2通过高度调节件4、立柱6与地面柱桩固定并通过弧形梁支架3、弧形梁5实现一种异形截面在光伏跟踪支架中的应用。且在安装方面,压码与异形截面次梁的卷边相配合,实现了快速、便捷安装。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