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694发布日期:2018-06-30 06:46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属于节能供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效升级,对供电的节能模式要求愈发严苛。现有供电电路在启动过程中供电电流逐渐增大,然后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而对于整个用电回路,电流逐渐增大的启动过程增加了用电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供电电路在启动过程中会额外增加用电回路功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它包括交流输入插座AC、保险丝FS1、电容CX1、杂讯滤波器LF1、交流直流转换器BD1、滤波电容CK1、快速启动回路、变压器T1B、电阻RH1、二极管DH1、滤波电容CH1和电源芯片PWM IC,

交流输入插座AC的火线端L连接保险丝FS1的一端,保险丝FS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X1的一端,电容CX1的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插座AC的零线端N;

电容CX1的两端与杂讯滤波器LF1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杂讯滤波器LF1的输出端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BD1的交流输入端,交流直流转换器BD1的直流输出端正极连接滤波电容CK1的正极,交流直流转换器BD1的直流输出端负极连接滤波电容CK1的负极,滤波电容CK1的负极接地;

快速启动回路包括二极管DX1、二极管DX2、电阻RX1、电阻RX2、电阻RX3、电阻RX4、三极管QX1、三极管QX2、二极管DX3、二极管DX4、电阻RX5、电阻RX6、电阻RX7和电容CX2,

杂讯滤波器LF1的输出端正极连接二极管DX1的正极,杂讯滤波器LF1的输出端负极连接二极管DX2的正极,二极管DX1的负极与二极管DX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X1的负极与三极管QX1的集电极C之间依次串联电阻RX3和电阻RX4,二极管DX1的负极与三极管QX1的基极B之间依次串联电阻RX1和电阻RX2,三极管QX1的基极B连接三极管QX2的集电极C,三极管QX2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QX1的发射极E之间连接电阻RX5,三极管QX1的发射极E连接二极管DX4的正极,二极管DX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X2的基极B;三极管QX2的基极B连接电阻RX6的一端,电阻RX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X2的一端,电容CX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X2的发射极E;电阻RX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X3的负极之间连接电阻RX7,二极管DX3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B副边的正极,变压器T1B副边的负极接地;变压器T1B副边的正极与二极管DH1的正极之间连接电阻RH1,二极管DH1的负极连接滤波电容CH1的正极,滤波电容CH1的负极接地;滤波电容CH1的正极连接电源芯片PWM IC的Vcc引脚,电源芯片PWM IC的Vcc引脚连接三极管QX2的发射极E。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电源供电电路中增加了快速启动回路,快速启动回路在电源启动后能被自动关闭,使电源在快速启动的同时实现了节能模式供电。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供电电路的接通时间,并降低了启动电路的功率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可快速启动的恒流供电电路,它包括交流输入插座AC、保险丝FS1、电容CX1、杂讯滤波器LF1、交流直流转换器BD1、滤波电容CK1、快速启动回路、变压器T1B、电阻RH1、二极管DH1、滤波电容CH1和电源芯片PWM IC,

交流输入插座AC的火线端L连接保险丝FS1的一端,保险丝FS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X1的一端,电容CX1的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插座AC的零线端N;

电容CX1的两端与杂讯滤波器LF1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杂讯滤波器LF1的输出端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BD1的交流输入端,交流直流转换器BD1的直流输出端正极连接滤波电容CK1的正极,交流直流转换器BD1的直流输出端负极连接滤波电容CK1的负极,滤波电容CK1的负极接地;

快速启动回路包括二极管DX1、二极管DX2、电阻RX1、电阻RX2、电阻RX3、电阻RX4、三极管QX1、三极管QX2、二极管DX3、二极管DX4、电阻RX5、电阻RX6、电阻RX7和电容CX2,杂讯滤波器LF1的输出端正极连接二极管DX1的正极,杂讯滤波器LF1的输出端负极连接二极管DX2的正极,二极管DX1的负极与二极管DX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X1的负极与三极管QX1的集电极C之间依次串联电阻RX3和电阻RX4,二极管DX1的负极与三极管QX1的基极B之间依次串联电阻RX1和电阻RX2,三极管QX1的基极B连接三极管QX2的集电极C,三极管QX2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QX1的发射极E之间连接电阻RX5,三极管QX1的发射极E连接二极管DX4的正极,二极管DX4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X2的基极B;三极管QX2的基极B连接电阻RX6的一端,电阻RX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X2的一端,电容CX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X2的发射极E;电阻RX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X3的负极之间连接电阻RX7,二极管DX3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B副边的正极,变压器T1B副边的负极接地;变压器T1B副边的正极与二极管DH1的正极之间连接电阻RH1,二极管DH1的负极连接滤波电容CH1的正极,滤波电容CH1的负极接地;滤波电容CH1的正极连接电源芯片PWM IC的Vcc引脚,电源芯片PWM IC的Vcc引脚连接三极管QX2的发射极E。

所述杂讯滤波器LF1可以由共模电感LF1B和LF1A组成,电容CX1的一端连接电感LF1B的一端,电容CX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F1A的一端,电感LF1B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X1的正极,电感LF1A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X2的正极。

结合图1中所示的快速启动回路,当交流输入插座AC插入市电时,电压通过二极管DX1和二极管DX2整流,并给三极管QX1提供偏置电压,三极管QX1导通;此时通过由电阻RX3、电阻RX4、三极管QX1和电阻RX5形成的低阻抗通路给滤波电容CH1充电。

当电阻RX5的电压大于三极管QX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压Vbe与二极管DX4的电压和时,三极管QX2导通,QX1截止。然后电阻RX5的电压为零,三极管QX2截止,QX1导通。重复该过程,即达到恒流启动的效果。当滤波电容CH1上的电压充电到电源芯片PWM IC的开启门限电压时,电源启动完成。

在电源启动后,变压器T1B通过二极管DH1给电源芯片PWM IC供电;因变压器漏感原因,图1中Vaux处的电压将大于Vcc处电压,Vaux通过二极管DX3和电阻RX7给电容CX2充电,电容CX2通过电阻RX6为三极管QX2提供基极电流,使三极管QX2导通;QX2导通后把三极管QX1的Vbe电压拉低,从而使三极管QX1关断,断开由电阻RX3、电阻RX4、三极管QX1_CE和电阻RX5组成的启动电阻回路,从而减少回路功耗。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衍生线路:图1中快速启动回路连接在杂讯滤波器LF1和交流直流转换器BD1之间,图2中速启动回路连接在滤波电容CK1的输出端。将二者进行比较可知,图1所示供电电路可以快速重启,而图2所示供电电路在一次启动结束后,需要等待滤波电容CK1的电压释放完毕后才可以重新启动。

所述电阻RX1~RX5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Ω~20M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