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9549发布日期:2018-06-30 06:3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中的配电柜、环网柜、端子箱是电力系统中除湿器模块,具体涉及一种除湿器。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中的配电柜、环网柜、端子箱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电气设备。目前国内电力设备中使用的除湿装置一般采用加热型除湿器或者排水型除湿器,现有除湿器组装略显复杂,组装所需零配件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功率低,适用于体积比较小、内部空间狭小的设备使用且易于组装的除湿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除湿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除湿装置、供电装置和水槽;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左侧盖、右侧盖和下壳;所述上壳、左侧盖、右侧盖和下壳围合成一个内部为空心的立方体;

所述上壳为横截面为倒U型的槽形板,包括上面的面板与连接在面板两侧的侧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和风口;

所述除湿装置位于通风口下方,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风扇、散热片、冷凝片、分隔片和制冷片;所述风扇位于通风口下方,所述散热片、制冷片和冷凝片依次固定,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位于风扇下面;所述分隔片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侧面,所述散热片另一侧面固定在所述左侧盖上;

所述水槽为漏斗状,包括集水口、出水口,所述水槽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出水口穿过所述侧板的圆形开口;

所述供电装置位于所述除湿装置的侧边;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板和电源,电源位于电路板下;

所述除湿器以水槽的集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的竖直方向安装。

进一步的,上述除湿器中,所述壳体的上壳上设置有槽口,所述下壳上设置有与上壳上槽口相适配的齿;所述上壳与左侧盖和右侧盖配合安装的位置上设置有内螺纹槽,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槽相对应的带倒角的通孔。

进一步的,上述除湿器中,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风扇固定柱和电路固定柱;所述风扇安装在风扇固定柱上,供电装置安装在电路固定柱上;所述风扇固定柱和电路固定柱上均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的,上述除湿器中,所述电路固定柱的材质为铜金属。

进一步的,上述除湿器中,所述散热片、制冷片和冷凝片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散热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左侧盖上;所述水槽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

进一步的,上述除湿器中,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显示窗口和按钮孔;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面板上显示窗口和按钮孔相对应的显示屏和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除湿器外壳由所述上壳、下壳、右侧盖和左侧盖组成,整体结构对称;通过将大部分体积都集中在所述上壳上,使整体组装流程都围绕所述上壳进行,结构更紧凑、更容易做到流程化;整体结构方便安装,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低;通过对所述散热片、冷凝片的构造进行改进,提升使除湿性能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器的除湿装置与壳体部分配合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器的上壳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器的除湿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器的供电装置与风扇安装在上壳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器的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上壳;11、面板;12侧板;13、通风口;14、风扇固定柱;15、电路固定柱;16、显示窗口;17、风口;18、圆形开口;19、按钮孔;

2、下壳;3、右侧盖;4、左侧盖;5、除湿装置;51、风扇;52、散热片;53、冷凝片;54、制冷片;55、分隔片;6、供电装置;61、电路板;62、电源7、水槽;71、集水口;7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大部分体积都集中在上壳上,使整体组装流程都围绕所述上壳进行,结构更紧凑、更容易做到流程化。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湿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除湿装置5、供电装置6和水槽7;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1、左侧盖4、右侧盖3和下壳2;所述上壳1、左侧盖4、右侧盖3和下壳2围合成一个内部为空心的立方体;

所述上壳1为横截面为倒U型的槽形板,包括上面的面板11与连接在面板11两侧的侧板12;所述面板11上设置有通风口1713,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圆形开口18和风口17;

所述除湿装置5位于通风口1713下方,所述除湿装置5包括风扇51、散热片52、冷凝片53、分隔片55和制冷片54;所述风扇51位于通风口1713下方,所述散热片52、制冷片54和冷凝片53依次固定,所述散热片52的一侧位于风扇51下面;所述分隔片55固定在所述散热片52侧面,所述散热片52另一侧面固定在所述左侧盖4上;

所述水槽7为漏斗状,包括集水口71、出水口72,所述水槽7固定在所述散热片52上,出水口72穿过所述侧板12的圆形开口18;

所述供电装置6位于所述除湿装置5的侧边;所述供电装置6包括电路板61和电源62,电源62位于电路板61下;

所述除湿器以水槽7的集水口71在上,出水口72在下的竖直方向安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通过电源62供电,操控电路板61,启动除湿器,开始工作,通过制冷片54,将冷凝片53制冷,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52,通过风扇51,将散热片52的热量送出除湿器;由于热量被带走,使冷凝器周围的空气温度相应的降低,冷凝器周围的水分会凝结在冷凝器表面,形成水珠,多个水珠集结后形成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水滴会汇入水槽7内,通过水槽7的出水口72,将水排出,由于空气的流动,能够通过进风口17和排风口17将空气不断的送入除湿器,循环往复,能够将室内空气中的水分排尽。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除湿器外壳由所述上壳1、下壳2、右侧盖3和左侧盖4组成,整体结构对称;通过将大部分体积都集中在所述上壳1上,使整体组装流程都围绕所述上壳1进行,结构更紧凑、更容易做到流程化;整体结构方便安装,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低;通过对所述散热片52、冷凝片53的构造进行改进,提升使除湿性能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壳1上设置有槽口,所述下壳2上设置有与上壳1上槽口相适配的齿;所述上壳1与左侧盖4和右侧盖3配合安装的位置上设置有内螺纹槽,所述左侧盖4和右侧盖3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槽相对应的带倒角的通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壳体各部分之间的配合连接,能够节省了部分小零件的使用,使组装更加高效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11上设置有风扇51固定柱14和电路固定柱15;所述风扇51安装在风扇51固定柱14上,供电装置6安装在电路固定柱15上;所述风扇51固定柱14和电路固定柱15上均设置有螺纹。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使用固定柱和固定柱上的螺纹,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风扇51与供电装置6的安装,减少小零件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固定柱15的材质为铜金属。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使用铜金属的电路固定柱15,能够保证接地,从而起到更好的避免了导线间的耦合与电磁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52、制冷片54和冷凝片53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散热片52通过螺丝固定在左侧盖4上;所述水槽7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散热片52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使用螺丝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紧固效果好,便于日后对除湿器的保养维护,方便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11上还设置有显示窗口16和按钮孔19;所述电路板61上还设置有与面板11上显示窗口16和按钮孔19相对应的显示屏和按钮。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显示屏,能够根据需要对除湿器进行控制;通过使用显示屏,能够获取到除湿器的信息,可以根据显示屏反馈的信息对除湿器进行相对应的控制。

实施例一

一种除湿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除湿装置、供电装置和水槽;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左侧盖、右侧盖和下壳;所述上壳、左侧盖、右侧盖和下壳围合成一个内部为空心的立方体;

所述上壳为横截面为倒U型的槽形板,包括上面的面板与连接在面板两侧的侧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和风口;

所述除湿装置位于通风口下方,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风扇、散热片、冷凝片、分隔片和制冷片;所述风扇位于通风口下方,所述散热片、制冷片和冷凝片依次固定,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位于风扇下面;所述分隔片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侧面,所述散热片另一侧面固定在所述左侧盖上;

所述水槽为漏斗状,包括集水口、出水口,所述水槽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出水口穿过所述侧板的圆形开口;

所述供电装置位于所述除湿装置的侧边;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板和电源,电源位于电路板下;

所述除湿器以水槽的集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的竖直方向安装。

所述壳体的上壳上设置有槽口,所述下壳上设置有与上壳上槽口相适配的齿;所述上壳与左侧盖和右侧盖配合安装的位置上设置有内螺纹槽,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槽相对应的带倒角的通孔。

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风扇固定柱和电路固定柱;所述风扇安装在风扇固定柱上,供电装置安装在电路固定柱上;所述风扇固定柱和电路固定柱上均设置有螺纹。

所述电路固定柱的材质为铜金属。

所述散热片、制冷片和冷凝片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散热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左侧盖上;所述水槽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

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显示窗口和按钮孔;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面板上显示窗口和按钮孔相对应的显示屏和按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湿器,除湿器外壳由所述上壳、下壳、右侧盖和左侧盖组成,整体结构对称;通过将大部分体积都集中在所述上壳上,使整体组装流程都围绕所述上壳进行,结构更紧凑、更容易做到流程化;整体结构方便安装,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低;通过对所述散热片、冷凝片的构造进行改进,提升使除湿性能整体。

通过壳体各部分之间的配合连接,能够节省了部分小零件的使用,使组装更加高效简单。

通过使用固定柱和固定柱上的螺纹,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风扇与供电装置的安装,减少小零件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通过使用铜金属的电路固定柱,能够保证接地,从而起到更好的避免了导线间的耦合与电磁干扰。

通过使用螺丝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紧固效果好,便于日后对除湿器的保养维护,方便拆卸。

通过显示屏,能够根据需要对除湿器进行控制;通过使用显示屏,能够获取到除湿器的信息,可以根据显示屏反馈的信息对除湿器进行相对应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