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2141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除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利用由进行水分的吸附以及解吸的干燥剂材进行的吸附解吸而对除湿对象空间内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有专利文献I的例子。专利文献I是将由冷冻循环的热交换器进行的冷却和加热以及由干燥剂转动体进行的吸附解吸组合来进行除湿的技术,具有使除湿对象空间的空气按照冷冻循环的散热器、干燥剂转动体的解吸部、冷冻循环的蒸发器、干燥剂转动体的吸附部的顺序通过的风路。
[0003]由散热器对获取到该风路内的除湿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加热,由干燥剂转动体的解吸部对加热了的空气进行加湿,由蒸发器将加湿了的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并进行冷却除湿,由干燥剂转动体的吸附部对冷却除湿了的空气进一步除湿,然后,使之返回除湿对象空间。而且,做成通过使干燥剂转动体旋转来连续地进行除湿运转的结构。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150305号公报(摘要、图1)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上述以往的装置中,通过将干燥剂材的吸附解吸作用和冷冻循环的冷却以及加热作用组合,与仅使用冷冻循环或者仅使用干燥剂材的除湿相比,能够实现更多的除湿量,成为高性能的除湿装置。然而,另一方面,存在下面那样的课题。
[0009]由于使用干燥剂转动体,所以,需要转动体的驱动部。另外,需要将吸附部和解吸部的交界部分气密性地分离的密封构造,以便不会在干燥剂转动体的吸附部和解吸部之间产生空气泄漏,存在装置大型化,另外,成为高成本这样的课题。另外,由于成为使在干燥剂转动体通过后的空气再次返回干燥剂转动体的风路结构,所以,成为弯曲部多的风路结构,存在运送空气时的压力损失增加,送风机动力增加,装置的消耗电力增加这样的课题。
[001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做成的,其目的是实现一种具备高的除湿能力,且不需要干燥剂转动体驱动部、吸附部和解吸部的交界部分的密封构造,能够使装置简洁,可谋求紧凑化、低成本化的除湿装置。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具备: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其由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流路切换装置、第I热交换器、减压部以及第2热交换器;风路,其串联地配置第I热交换器、能够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的干燥剂材以及第2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其被设置在风路内,使除湿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在风路内流动,所述除湿装置进行除湿运转,上述除湿运转具有第I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通过流路切换装置的流路切换交替地切换第I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在上述第I运转模式中,第I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对被干燥剂材保持的水分进行解吸;在上述第2运转模式中,第I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干燥剂材从在风路通过的空气中吸附水分,以使第I运转模式的减压部的减压量比第2运转模式的减压部的减压量少。
[0013]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干燥剂材的吸附解吸作用和由制冷剂回路的冷冻循环动作产生的冷却以及加热作用组合,能够进行高除湿量的除湿。此外,做成串联地配置了第I热交换器、干燥剂材以及第2热交换器的风路结构,而且,通过流路切换装置的流路切换交替地切换第I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来进行除湿,在上述第I运转模式中,第I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对被干燥剂材保持的水分进行解吸;在上述第2运转模式中,第I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动作,且第2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或者散热器动作,干燥剂材从在风路通过的空气中吸附水分,因此,可进一步实现装置构造的简洁化,能够得到更紧凑且低成本的装置。另外,因为使第I运转模式中的减压部的减压量比第2运转模式少,所以,在第I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的每一个中,能够使过热度合理,使除湿量增加。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6]图2是表示第I运转模式时的空气的状态变化的空气温湿图。
[0017]图3是表示第2运转模式时的空气的状态变化的空气温湿图。
[0018]图4是表示图1的减压部5的图。
[0019]图5是表示图1的减压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方式1.
[002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1以及后述的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位表示相同或者与之相当的部位,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共通。另外,说明书全文记载的构成元件的形态仅仅是示例,并非限定于这些记载。
[0022]除湿装置I在框体10内具有压缩机2、作为流路切换装置的四通阀3、第I热交换器4、可将阻力(减压量)变更为二个以上的减压部5、以及第2热交换器6,它们由制冷剂配管连接成环状,构成制冷剂回路A。框体10内被划分为风路室20和机械室30,在机械室30中配置压缩机2以及四通阀3,其它的被配置在风路室20中。另外,在将机械室30和风路室20之间划分的壁面11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出),制冷剂配管将贯通孔(未图示出)贯通,将各元件彼此连接。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气密地保持间隙部分,以便不会经贯通孔和连接配管之间的间隙在机械室30和风路室20之间产生气流。
[0023]四通阀3对流路进行切换,以使制冷剂在图1的实线方向或者点划线方向流动,在被切换为图1的实线的流路的情况下,构成从压缩机2排放的制冷剂按照四通阀3、第I热交换器4、成为第一阻力(减压量)的减压部5、第2热交换器6以及四通阀3的顺序流动并返回压缩机2的冷冻循环。在该结构中,第I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动作,第2热交换器6作为蒸发器动作。
[0024]另一方面,在四通阀3的流路被切换到图1的点划线的流路的情况下,构成从压缩机2排放的制冷剂按照压缩机2、四通阀3、第2热交换器6、成为第二阻力(减压量)的减压部5、第I热交换器4以及四通阀3的顺序流动并返回压缩机2的冷冻循环。在该结构中,第2热交换器6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动作,第I热交换器4作为蒸发器动作。作为该除湿装置I的制冷剂,例如使用R410A。另外,制冷剂并非局限于R410A,也能够应用其它的HFC类制冷剂、HC制冷剂、C02、NH3等自然制冷剂。在应用0)2制冷剂的情况下,在为高压在临界压力以上运转的情况下,冷凝器作为散热器动作。
[0025]第I热交换器4以及第2热交换器6是板翅片管热交换器,做成使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和在翅片周围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结构。另外,减压部5是开度可变且可变更阻力(减压量)的电子式膨胀阀。
[0026]风路室20具有将除湿对象空气导入内部的吸进口 20a和将被除湿了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吹出口 20b,由作为送风装置的送风机8运送的空气在图1的空白箭头的方向流动。风路室20被构成为矩形形状,在风路室20内形成有串联地配置了第I热交换器4、作为干燥剂材的干燥剂块7、第2热交换器6以及送风机8的风路B。因而,从吸进口 20a吸入到风路B内的空气在风路B内按照第I热交换器4、作为干燥剂材的干燥剂块7、第2热交换器6、送风机8的顺序直线状地流动,此后,从吹出口 20b被排放到除湿装置I外部。
[0027]干燥剂块7以固形将干燥剂材成型为矩形,由对水分进行吸附解吸的材料构成,例如应用沸石、硅胶、高分子类吸附材等。
[0028]另外,在风路室20中,在第I热交换器4以及第2热交换器6的各自的下方配置排水盘40,接收运转时产生的排水从各热交换器滴下的水。由排水盘40接收的排水经由图1的波浪线所示的水路41流入并积存在处于除湿装置I的最下部的排水箱42。
[0029]风路室20还具备计量除湿装置I的吸进空气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