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413发布日期:2018-11-16 22:5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架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



背景技术:

架线施工是输电线路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传统的架线施工或是由人拉肩扛的地面拖拽方法放线,或是由施工人员人力操作简易的张力机、牵引机等传统机械设备来完成。实际施工时需将引绳盘置于张力场,用人力向牵引场展放。待引绳依次穿过架线段各个杆塔的放线滑车后,施工人员将其两端分别在张力场和牵引场锚固,以备牵放牵引绳。之后将锚固在牵引场的引绳松开,用旋转连接器与绕在小张力机上的牵引绳连接后,用放置在张力场的小牵引机向张力场牵放,直到牵引绳被牵放到张力场,通过牵引板与导线连接为止。整个放线过程均需施工人员进行严格把控和实时调整。前期准备工作时,还要根据地形、道路交通条件等选择好放线区段、牵引场、张力场等。采取这种传统人工架线方式时,整个施工过程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面临地形复杂时的施工困难,由此造成的建筑破坏、农物损坏、树木砍伐、影响航道通行等还会给周边居民和环境带来不少麻烦。一旦遇上恶劣天气,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增大,工程还无法正常开展。而当前架线施工中导线展放多数靠人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且配合难度大。

无人机技术(UAV)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针对传统施工方式存在人力依赖度大、人工配合难度较高、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不足等弊端,为了进一个提高电网施工的高效性,缩短施工时间,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利用无人机架线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架线工作的趋势。由于无人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以及小巧灵活的特点,人们自动将其引入到架线施工中加以应用。虽然近十年无人机在架线施工中的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无人机工作不稳定导致的引线投放定位精度低,投放力度控制不足,导致线缆因大幅度摆动而脱离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需要对采用无人机的架线技术进行创新,以解决现存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利用框架固定滑轮、单向轴承和齿轮同步转动,实现滑轮导入导线、并阻止导线脱落的一种装置,其结构简单、人工作业少、架线施工效率高,可减少施工环境对架线施工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包括卡入导线后用于架线的滑轮单元,所述滑轮单元上设置于一框架上,所述框架上设有一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位于滑轮单元上端,单向轴承上固定连接一齿轮。

所述框架上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滑板的支撑板、一用于引入导线的倾斜引导杆和一用于安装单向轴承的单向轴承固定端;所述滑轮单元通过其滑轮单元转动轴与支撑板上的滑轮单元连接孔连接;所述倾斜引导杆位于不安装单向轴承一侧的支撑板上端,引入导线;所述单向轴承通过其单向轴承转动轴与单向轴承固定端的单向轴承连接孔连接,所述单向轴承连接一与其同步转动的齿轮,所述单向轴承设有一用于安装齿轮且使得齿轮和单向轴承实现同步转动的齿轮固定接头,所述齿轮通过位于其上的齿轮连接孔与单向轴承上的齿轮固定接头相连接;所述齿轮上设有一用于防止放置于滑轮单元内的导线脱出的齿轮外齿。

所述框架还包括竖向引导杆和引导杆接头,所述竖向引导杆和引导杆接头均位于框架不安装单向轴承的一侧,且引导杆接头位于竖向引导杆末端,采用拆卸式连接方式实现竖向引导杆和支撑板连接。

所述拆卸式连接方式采用螺旋式连接、插销式连接、卡扣式连接。

所述框架还包括框架固定端,所述框架固定端位于支撑板底部,并将框架固定在电力系统的支座上。

所述滑轮单元还包括滑轮单元主体,所述滑轮单元主体边缘结构为凹槽。

所述单向轴承还包括单向轴承主体,所述单向轴承主体与单向轴承运动轴实现同步转动。

所述齿轮还包括齿轮固定环,所述齿轮固定环呈圆环形,且其上设有齿轮连接孔;

所述齿轮还包括齿轮外齿,所述齿轮外齿是由一定材质支撑的齿轮外缘,呈条状,以辐射状分布在齿轮固定环外侧,其长度大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

所述齿轮还包括齿轮加强环,所述齿轮加强环呈圆环形,其内径大于齿轮固定环内径,并与齿轮外齿相连接,增强齿轮外齿结构强度。

所述齿轮外齿采用金属、铝合金或者钛合金制成的齿轮外齿。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在框架固定滑轮单元的情况下,将导线导入滑轮单元的凹槽,利用单向轴承和齿轮阻止导线脱落的,同时解决了人工作业多,架线施工效率低等问题,降低了架线施工环境以及恶劣天气对架线施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的滑轮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的单向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框架,2、滑轮单元,3、单向轴承,4、齿轮,101、支撑板,102、框架固定端,103、滑轮单元连接孔,104、单向轴承固定端,105、单向轴承连接孔,106、倾斜引导杆,107、竖向引导杆,108、引导杆接头,201、滑轮单元主体,202、滑轮单元转动轴,301、单向轴承主体,302单向轴承转动轴,303、齿轮固定接头,401、齿轮外齿,402、齿轮固定环,403、齿轮连接孔,404、齿轮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解决的技术问题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示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机电力架线自动闭锁的滑轮,包括框架1、滑轮单元2、单向轴承3和齿轮4;框架1包括两个对立的支撑板101;支撑板101的底部设有框架固定端102,通过框架固定端102将框架1固定在电力系统设备的支座上。

任一支撑板101上均设有一滑轮单元连接孔103,滑轮单元连接孔103呈圆形通孔,且位于支撑板的中段位置,其孔径与位于滑轮单元2上的滑轮单元转动轴202的直径相比配,滑轮单元2包括滑轮单元主体201和滑轮单元转动轴202,滑轮单元主体201上设有凹槽,导线导入时卡入卡槽内。滑轮单元转动轴202与滑轮单元连接孔103相连接,实现滑轮单元2与框架1的连接,并使得滑轮单元2转动。

任一支撑板101的顶部连接竖向引导杆107,对应的另一支撑板101的顶部连接倾斜引导杆106。倾斜引导杆106从中间部位向竖向引导杆107一侧翻折,当导线受到牵引引入框架时,沿着倾斜引导杆106的翻折端划入,并顺着竖向引导杆107下滑至滑轮单元主体201上的凹槽内。

竖向引导杆107与和其连接的支撑板101之间设有引导杆接头108,实现竖向引导杆107与支撑板101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

倾斜引导杆106的直立部位设有两个单向轴承固定端104,二者位于倾斜引导杆106的对向的两侧,任一单向轴承固定端104均设有一单向轴承连接孔105,任一单向轴承连接孔105的孔径与单向轴承3中的单向轴承转动轴302的直径相匹配,实现单向轴承3与框架1的转动连接,单向轴承3包括单向轴承主体301、单向轴承主体301上设有齿轮固定接头303;齿轮固定接头303与齿轮4上位于齿轮固定环402上的齿轮连接孔403的孔径相匹配。齿轮4和单向轴承3连接后使二者同步转动。

齿轮4上设有齿轮外齿401、齿轮固定环402和齿轮加强环404;齿轮外齿401以辐射状分布在齿轮固定环402外侧,其程度大于两个支撑板101之间的间距,从而使滑入的导线因异常情况从滑轮单元的凹槽脱离后,受齿轮外齿401的限制而无法退出框架1,齿轮外齿401的个数与齿轮连接孔403的个数相同;齿轮固定环402呈圆环形,且其上有若干齿轮连接孔403;齿轮加强环404成圆环形,其内径大于齿轮固定环402的内径,齿轮外齿401连接在齿轮加强环404的外缘,从而增强了齿轮外齿401的结构强度。齿轮外齿401采用金属、铝合金、钛合金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