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3721发布日期:2019-03-02 01:5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质量优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配电终端分散安装在配电网的各个地方,每个配电终端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距离供电端距离通常达到几十公里。电动机是感性负载,消耗系统的无功功率,又由于配电终端的环境的特殊,周期负载具有周期的有功无功需量的变化量,因此功率因素从0.85—0之间变化,综合起来不增设任何的补偿设备功率因素低于0.6,由于电力传输距离长,造成线损严重。为了节能降耗,配电终端的无功补偿势在必行。目前配电终端的存在如下突出问题:配电终端只进行配电监测没有无功补偿功能;没有增加配电终端继电保护功能,或者简单进行保护如电子式,电子式的保护装置测量精度差,动作时间不准;配电终端控制装置,对于系统运行模式无法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能实现对电配电网精准保护,多种运行方式控制,有效实现对配电网的节能和管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对电力仪表进行维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互感器模块、控制模块、节能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开入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节能模块连接于配电网主回路中,互感器模块连接主控模块的互感器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节能模块和通信模块分别接入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出端;所述互感器模块,用于将配电网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变换成可采集的信号,以便输出给主控模块,互感器模块外部安装于配电设备回路;所述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开入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其中电流互感器通过电缆穿心方式接于配电终端主回路中,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端连接到主控模块的交流输入端;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接入三相供电回路中,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的交流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节能模块,包括四个电力电容和四个电容专用接触器,其中电容专用接触器具有充电抑制涌流,切换无电弧特性,保证节能控制过程中对电容器的可靠投切,电力电容提供节能补偿。

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采用ARM32位内核的STM32F373VC为主 CPU。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电配电网精确测量、精准保护,无功补偿以及多种运行方式控制,有效实现对配电网的节能和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配电质量优化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互感器模块、控制模块、节能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开入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节能模块连接于配电网主回路中,互感器模块连接主控模块的互感器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节能模块和通信模块分别接入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出端;所述互感器模块,用于将配电网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变换成可采集的信号,以便输出给主控模块,互感器模块外部安装于配电设备回路;所述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开入模块供电。开入模块为系统对外部各种位置信号的监视,回路运行状态、工作模式以及其他手动按钮的监视。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其中电流互感器通过电缆穿心方式接于配电终端主回路中,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端连接到主控模块的交流输入端;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接入三相供电回路中,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的交流输入端。所述节能模块,包括四个电力电容和四个电容专用接触器,其中电容专用接触器具有充电抑制涌流,切换无电弧特性,保证节能控制过程中对电容器的可靠投切,电力电容提供节能补偿。所述主控模块采用ARM32位内核的 STM32F373VC为主CPU。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