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6431发布日期:2018-08-31 19:2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转子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而电机的转子一般都是由连接轴、转子铁芯、换向器与线圈绕组构成。现有的转子在绕线过程中,往往是在换向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从而将线圈绕组紧紧的与换向器进行固定,然后再将线圈绕组的接头与换向器的端部进行焊接固定;但是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电机在长时间使用后,线圈与换向器容易松脱,并且环形器的端部设有挂钩这也大大影响了环形器的外观,同时也加大了环形器的生产成本。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6253559u中公开了一种换向器与铜线焊接用辅助装置,通过在换向器外部套装一个假套头替代了换向器外壁上的挂钩;该辅助装置节省了加工成本,并且假套头可以重复使用,同时也保证了铜线的张紧度;但是这种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没有缓冲装置进行保护,容易导致绕线机在绕线过程中的断线现象发生,使得绕线工艺停止;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通过假挂钩组件的配合使用,很好的解决了绕线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在绕线过程中容易导致线圈断裂,线圈容易受强力拉伸变形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转子绕线紧固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和护套,假套头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挂钩,假套头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换向器定位块位于假套头的顶部;护套是由护头、护颈和护壁组成,护颈位于护头和护壁之间,护壁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套装在护壁内腔,假套头的外径与护壁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均位于护壁的外侧,假套头的高度不小于护壁的高度。工作时,先将假套头套装在换向器上,然后在将护套套在假套头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护颈和护壁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取走。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方便绕线能够很好的滑落在挂钩上,护壁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适配换向器的使用,挂钩的个数为16~80个;也可以根据不同换向器中所含有的换向片数量的不同,为该换向器适配相同数量的挂钩。

进一步的,锐边倒角为20~45°。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线圈在快速绕线过程中发生钩碰,对线圈造成部分应力损坏,护颈与护壁的连接处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采用本假挂钩组件绕制的线圈绕组,具有绕线紧固,基本上不会发生线圈中途断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在减少加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线圈绕组的绕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假挂钩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2为假套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假套头与转子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假套头1和护套2,假套头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如图2所示,假套头1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36个开口向上的挂钩11,假套头1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12,换向器定位块12位于假套头1的顶部;护套2是由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组成,护颈22位于护头21和护壁23之间,护壁23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套装在护壁23内腔,假套头1的外径与护壁23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11均位于护壁23的外侧,假套头1的高度不小于护壁23的高度。从而使得护壁23的底端与挂钩11的开口处留有间隙,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滑入到挂钩11开口内;工作时,如图3所示,先将假套头1套装在换向器2上,然后再将护套2套在假套头1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2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11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2取走。其中,护壁23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3,锐边倒角为20°。护颈22与护壁23的连接处4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1和护套2,假套头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16个开口向上的挂钩11,为了更好的适配换向器的使用,也可以根据不同换向器中所含有的换向片数量的不同,为该换向器适配相同数量的挂钩。假套头1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12,换向器定位块12位于假套头1的顶部;护套2是由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组成,护颈22位于护头21和护壁23之间,护壁23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套装在护壁23内腔,假套头1的外径与护壁23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11均位于护壁23的外侧,假套头1的高度不小于护壁23的高度。从而使得护壁23的底端与挂钩11的开口处留有间隙,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滑入到挂钩11开口内;工作时,先将假套头1套装在换向器2上,然后再将护套2套在假套头1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2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11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2取走。其中,护壁23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3,锐边倒角为40°。护颈22与护壁23的连接处4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1和护套2,假套头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80个开口向上的挂钩11,假套头1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12,换向器定位块12位于假套头1的顶部;护套2是由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组成,护颈22位于护头21和护壁23之间,护壁23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套装在护壁23内腔,假套头1的外径与护壁23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11均位于护壁23的外侧,假套头1的高度不小于护壁23的高度。从而使得护壁23的底端与挂钩11的开口处留有间隙,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滑入到挂钩11开口内;工作时,先将假套头1套装在换向器2上,然后再将护套2套在假套头1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2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11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2取走。其中,护壁23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3。锐边倒角为45°。护颈22与护壁23的连接处4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和护套,假套头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挂钩,假套头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换向器定位块位于假套头的顶部;其中,护套是由护头、护颈和护壁组成,护颈位于护头和护壁之间,护壁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套装在护壁内腔,假套头的外径与护壁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均位于护壁的外侧,假套头的高度不小于护壁的高度。本发明公开的假挂钩组件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转子绕线紧固,基本上杜绝了线圈在绕制过程中出现断线现象的特点,同时本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在减少加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线圈绕组的绕制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德力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1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