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放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50809发布日期:2018-08-10 21:02阅读:1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放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流屏就是用于供应直流电源的常用电气设备。直流屏由整流屏和电池屏成,在外电压正常的情况下,直流屏既给二次系统供电又给电池屏浮充充电。在外电故障时,电池屏承担起所有二次系统负荷,这就需要电池屏具有正常的输出容量和电压质量,确保指示和操作正常。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在浮充状态下运行电池寿命很短,且更换一次费用很高,蓄电池要定期进行充放电实验,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按照电池维护的放电电流的要求,每季度对电池组进行放电实验,在电池组两端连接符合放电要求的大功率电阻便于完成放电工作。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点:浪费电能;放电时间和电量不容易控制,必须有专人实时对电流进行测量;放电完毕必须立刻充电因此需要专人值守,护工作量大。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出一种自动放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是很有意义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自动放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旨在人工在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效率和放电效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放电装置,安装于直流电源与蓄电池组之间,包括控制器、交流电源、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jk接触器、电阻和二极管,所述自动放电装置中包括直流回路和交流回路,所述直流回路中自动二极管的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与蓄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蓄电池组负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构成回路,所述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形成自保点,所述jk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构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和电阻串联构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于节点a和节点b,节点a与直流电源正极以及蓄电池组正极相连,节点b与直流电源负极以及蓄电池组负极相连,所述jk接触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交流回路中,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闭点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构成第三支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点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构成第四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并联于节点d和节点e,节点d与交流电源相线连接,节点e与交流零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自动放电装置,其中:所述直流回路的第二支路中还包括第三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所述电阻、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以及第三接触器常开点相串联,且所述电阻位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和第三接触器常开点之间;所述交流回路的第四支路中还包括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点、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相串联。

更进一步地,上述自动放电装置,其中:述第一支路中节点a与jk接触器之间连接有第一熔断器。

更进一步地,上述自动放电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组负极与节点b之间连接有第二熔断器。

更进一步地,上述自动放电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组与直流屏之间连接有互感器,且互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器给jk接触器信号,jk接触器闭合,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使得交流回路中中间继电器常开点闭合,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得电,使得直流回路中的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闭合,电阻接入蓄电池组中,蓄电池组通过电阻进行放电工作。

再进一步地,上述自动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蓄电池组相连,通过控制器设定电压限值,当电压检测模块所检测的电压值小于控制器所设定的电压限值时,控制器控制jk接触器断开,交流回路的第三支路中,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得电,使得直流电路中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闭合,直流电源与蓄电池组接通,蓄电池组充电。

再进一步地,上述自动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放电工作每隔2~4个月进行一次,每次放电时间为4~7个小时,所述电压限值为90~125v。

本发明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可通过程序设置放电循环周期、放电时间以及停止放电的电压限值,安全高效地对电池组进行放电工作,有效克服了人工在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问题,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频繁的维护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

图2是自动放电装置直流回路示意图;

图3是自动放电装置交流回路示意图;

图4是自动放电装置直流回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是自动放电装置交流回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自动放电装置,安装于直流屏设备直流输出端与蓄电池组gb之间。通过程序设定放电循环周期、放电时间以及停止放电的电压限值,从而自动控制蓄电池组gb自动充电或放电。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自动放电装置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交流电源、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jk接触器jk、大功率电阻rfz和二极管d,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均包括常开点、常闭点和线圈,自动放电装置中包括直流回路和交流回路,所述直流回路中自动二极管d的阴极与直流屏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的阳极与蓄电池组gb的正极相连接,蓄电池组gb负极与直流屏负极相连接构成回路,二极管d的两端并联有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1-1形成自保点,二极管d的阳极与jk接触器jk的一端相连接,jk接触器jk的另一端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a-2的一端相连,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a-2的另一端与直流屏负极相连接构成回路,二极管d的阳极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的另一端与大功率电阻rfz的一端相连,大功率电阻rfz的另一端与直流屏负极相连接构成回路。所述jk接触器jk和控制器相连接。

上述直流回路中jk接触器jk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a-2串联构成第一支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和大功率电阻rfz串联构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于节点a和节点b,节点a与直流屏正极以及蓄电池组gb正极相连,节点b与直流屏负极以及蓄电池组gb负极相连。

优选地,第一支路中节点a与jk接触器jk之间连接有第一熔断器fu1,蓄电池组gb负极与节点b之间连接有第二熔断器fu2,第一熔断器fu1和第二熔断器fu2起到电流保护作用,放置整个电路被烧坏。蓄电池组gb与直流屏之间连接有互感器hl,且互感器hl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放电电流。

交流回路中,交流电源采用220v交流电源,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闭点km2-3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1-2串联构成第三支路。中间继电器的常开点ka-1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2-2串联构成第四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并联于节点d和节点e,节点d与交流电源相线连接,节点e与交流零线相连接。优选地,节点d和交流电源正极之间连接有第三熔断器fu3。

实施例2

如图1、4及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电路连接结构大致相同,二者区别在于,直流回路中,第二支路中除了包括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和大功率电阻rfz之外还包括第三接触器常开点km3-1,大功率电阻rfz、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以及第三接触器常开点km3-1相串联,大功率电阻rfz位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和第三接触器常开点km3-1之间。交流回路中,第四支路中除了包括中间继电器的常开点ka-1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2-2之外还包括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3-2,中间继电器的常开点ka-1、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2-2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3-2相串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以实施例1为例,当直流屏给蓄电池充电时,交流回路中第三支路中,由于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闭点km2-3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1-2相连接,使得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1-2得电,从而控制直流电路中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1-1闭合,此时直流屏给蓄电池组gb充电;当需要放电时,控制器给jk接触器jk信号,使得jk接触器jk闭合,此时位于同一支路的中间继电器线圈ka-2得电,使得交流回路中中间继电器常开点ka-1闭合,从而使得第四支路中的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2-2得电,使得直流回路中的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点km2-1闭合,大功率电阻rfz接入蓄电池组gb中,蓄电池组gb通过大功率电阻rfz进行放电。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本法明时可通过程序设定放电循环周期以及电压限值,一般每隔2~4个月进行一次放电操作,每次放电时间为4~7个小时,所述控制器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与蓄电池组gb相连,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于控制器相连,通过电压检测模块监测蓄电池电压,当蓄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的限值时,控制器控制jk触发器jk断开,恢复充电状态。电压限值优选为90~125v。这里虽然使用具有电压检测模块的控制器,但是方案不仅限于此,也可使用不具有电压检测模块的控制器,另外设置独立的电压检测模块,将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组相连,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即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前文中将自动放电装置用于直流屏和蓄电池组进行放电工作,但是并不受限于此,任何需要充放电的电气设备均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放电装置。只要将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连接于直流电源与蓄电池组之间即可,工作原理可参照前文。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可通过程序设置放电周期、放电时间以及停止放电的电压限值,安全高效地对电池组进行放电工作,有效克服了人工在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问题,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频繁的维护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