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线器及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架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6149发布日期:2018-10-12 22:3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地震数据传输电缆的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架线器及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架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天然气资源、固体资源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地震勘探过程由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3个阶段组成。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在野外观测作业中,一般是将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并等间距连接多个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地震波信号通过地震数据传输电缆传输到地震仪器进行记录。

近年来,地震勘探施工的区域,由戈壁荒漠等荒无人烟区域,转向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二次勘探、三次勘探多集中于城镇道路发达区域。区内城市道路密如蛛网、人员众多、车流量大。施工的测线,可能会频繁穿越工区内的城市道路。为保护过路地震数据传输电缆,一般在穿过路面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部分上如铺设过路胶皮等。然而,在大吨位车辆的频繁碾压下地震数据传输电缆仍然容易损坏,并且急速行驶的车辆还容易把铺设在地震数据传输电缆上的过路胶皮卷起,从而容易导致地震数据传输电缆被后续车辆碾压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线器及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架线方法,以保护穿过道路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免受车辆碾压。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线器,包括活动支架及可拆固定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及所述可拆固定支架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可拆固定支架中部形成第一卡合部件,所述活动支架的靠近所述可拆固定支架中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卡合部件,所述铰接轴上设有扭转弹簧,当所述活动支架扭转至相对于所述可拆固定支架张开时,在所述扭转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件用于卡合位于其间的支撑立杆。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为相对于所述活动支架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为相对于所述可拆固定支架向外凸起的第二弧形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所述可拆固定支架包括由第一u型部件和杆形部件围成的第一闭合圈,所述第一u型部件的中部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件,所述杆形部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部件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所述杆形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套筒,所述杆形部件通过所述套筒套在所述第一u型部件的端部上且通过销钉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每个所述套筒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立板,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支撑立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由第二u型部件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围成的第二闭合圈。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所述第二u型部件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一体成型。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架线器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架线方法,包括下步骤:

确定位于道路两侧的两个支撑立杆;

将两个架线器的可拆固定支架分别套在对应的支撑立杆上,并使对应的第二卡合部件向下张开;

将地震数据传输电缆穿过对应的活动支架;

沿支撑立杆向上推动可拆固定支架,使每个架线器爬升至预定位置,在对应扭转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每个架线器自动卡合对应的支撑立杆;

将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位于两个架线器之间的部分拉紧并固定,使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悬挂至预定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架线方法,还包括:

在地震勘探施工结束后,松开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位于两个架线器之间的部分;

沿支撑立杆向下拉动对应的第二卡合部件,使每个架线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

回收所述架线器及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包括活动支架及可拆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及可拆固定支架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可拆固定支架中部形成第一卡合部件,活动支架的靠近可拆固定支架中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卡合部件,铰接轴上设有扭转弹簧,当活动支架扭转至相对于可拆固定支架张开时,在扭转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卡合部件和第一卡合部件用于卡合位于其间的支撑立杆。使用时,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卡合在道路两侧的支撑立杆上,然后通过架线器可将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悬挂至预定高度,如此,既实现保护了穿过道路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免受车辆碾压,又不会被影响道路上的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架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架线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例如在下面描述中,在第一部上方形成第二部,可以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以直接接触方式形成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以非直接接触方式(即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还可以包括额外的部)形成的实施例等。

而且,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诸如“在…上方”、“在…之下”、“顶部”、“下方”等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实施例各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与另一个(或另一些)元件或部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若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下方”或“之下”的元件或部,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上方”或“之上”。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架线器可以包括活动支架2及可拆固定支架1,所述活动支架2及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之间可通过铰接轴12铰接,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中部形成第一卡合部件11,所述活动支架2的靠近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中部的一端上可设有第二卡合部件21,所述铰接轴12上可设有扭转弹簧15。

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活动支架2所在平面与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所在平面平行或在同一平面上。

当所述活动支架2扭转至相对于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张开(即所述活动支架2扭转至使得所述活动支架2所在平面与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时,在所述扭转弹簧15的回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件11可用于自动卡合位于其间的支撑立杆,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可以为相对于所述活动支架2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部件;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件11可以为相对于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向外凸起的第二弧形部件。由于支撑立杆一般多为圆柱体形,如此,当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件11卡合支撑立杆时,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件11可以与支撑立杆的外表面更好的配合,从而可以增大卡合时的接触摩擦力,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件11可以更加牢固的卡合支撑立杆。当然,上述架线器不仅可适用于圆柱体形的支撑立杆,也可以适用于圆锥形、多棱柱形等形状的支撑立杆。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固定支架1可以包括由第一u型部件18和杆形部件13围成的第一闭合圈,所述第一u型部件18的中部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件11,所述杆形部件1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部件18上。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杆形部件1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部件18上,例如可以是:所述杆形部件13的两端可分别设有一个套筒14,所述杆形部件13可通过所述套筒14套在所述第一u型部件18的端部上且可通过销钉17固定。当然,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螺纹连接等。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套筒14上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立板16,所述铰接轴12的两端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支撑立板16上。所述扭转弹簧15的簧圈部分套在所述铰接轴12上,所述扭转弹簧15的两个扭臂平行且反向,其中一个扭臂固定于对应的支撑立板16上,另一个扭臂固定于所述活动支架2的外侧壁上。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支架可包括由第二u型部件22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围成的第二闭合圈。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u型部件22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1可一体成型,以提高其强度并降低制造成本。

结合图2所示,上述架线器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架线方法了可以包括下步骤:

首先,确定位于道路两侧的两个支撑立杆3。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通常道路两旁会安装有电线杆、路灯等,因此,可以借此作为架线器的支撑立杆3,以降低实现成本。当然,如果道路没有电线杆、路灯,也可以用道路两旁的树木作为支撑立杆3。如果连树木也没有,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道路两旁安装两个支撑立杆3。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要使架线器可以有效卡合支撑立杆3,所选的支撑立杆3的直径应当大于第二卡合部件21和第一卡合部件11的最小卡合尺寸。

其次,将两个架线器的可拆固定支架1分别套在对应的支撑立杆3上,并使对应的第二卡合部件21向下张开。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使用时,通过拔掉销钉17可使可拆固定支架1的第一u型部件18和杆形部件13彼此分离,然后就可以将第一u型部件18卡套在直径合适的支撑立杆3上,然后重新连接第一u型部件18和杆形部件13并再次通过销钉17固定,这样,就可以将两个架线器的可拆固定支架1分别套在对应的支撑立杆3上。

由于所选的支撑立杆3的直径应当大于第二卡合部件21和第一卡合部件11所形成的最小卡合尺寸,当将两个架线器的可拆固定支架1分别套在对应的支撑立杆3上时,对应的第二卡合部件21就会被迫向下张开,此时,在扭转弹簧15的回复力作用下,架线器已经可以卡合对应的支撑立杆3上了。

然后,将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穿过对应的活动支架2。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活动支架2为一个闭合圈,且并不需要像可拆固定支架1那样套在支撑立杆3上,因此其可以兼作为架线器上的主要承载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的部件。

其次,可利用长杆等沿支撑立杆3向上推动可拆固定支架1,可使每个架线器爬升至预定位置,在对应扭转弹簧15的回复力作用下,每个架线器可自动卡合对应的支撑立杆3的合适位置上。这里的,预定位置和合适位置是指,根据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放线施工的需要及道路通行需要,可调节架线器升至任意高度并自行锁紧。

然后,将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位于两个架线器之间的部分适度拉紧并固定,从而可使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悬挂至预定高度,如此,既保护了穿过道路的地震数据传输电缆免受车辆碾压,又不会被影响道路上的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地震勘探施工结束后,可松开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位于两个架线器之间的部分。

然后可利用带卡勾的长杆等沿支撑立杆3向下拉动对应的第二卡合部件21,使得第二卡合部件21脱离对支撑立杆3卡合,从而可使每个架线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

最后回收所述架线器及所述地震数据传输电缆4。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地震数据传输电缆穿过公路架设和保护工作,降低了地震数据传输电缆过公路损毁及被车辆碾压的风险,提高了施工进度,且该架线器小巧轻便且现场施工操作简单,便于在生产中的使用和维护。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架线器可消除架线作业过程中的登高作业,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架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