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127发布日期:2018-10-26 17:4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护器的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单相双压电动机选用的热保护器,通常使用专门设计的双压热保护器,这种保护器的技术都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价格昂贵,且大部分是外置式的,需要外置安装在设计有安装位置的端盖或机壳上,电机体积做的比较大,安装较为复杂,使得电机成本提高,而且其交货时间长,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由同时具备高低电压保护的一个热保护器,改为由两个不同的大小热保护器来分别实现,通过电路的合理接线,来实现单相双压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热保护功能,使用能绑扎在定子线包上的热保护器,节省电机空间,不需零件上另外设计安放装置,电机体积可以做的较小,大幅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包括电机绕组、小电流热保护器、大电流热保护器以及双向开关,所述的电机绕组包括主相绕组,或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所述的主相绕组分为两部分,包括第一主相绕组和第二主相绕组,所述的小电流热保护器串联连接第一主相绕组,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串联连接第二主相绕组,或串联连接第二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所述的小电流热保护器和大电流热保护器的一端还分别连接在电源输入端,所述的双向开关分别与小电流热保护器、大电流热保护器、第一主相绕组的输出端和第二主相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主相绕组和第二主相绕组连接方式为:通过双向开关完成第一主相绕组和第二主相绕组的高压下串联和低压下并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小电流热保护器采用承载电流0-40a的热保护器,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采用承载电流0-80a的保护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高电压工作时,小电流热保护器起作用;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低电压工作时,大电流保护器起作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双向开关是滑动开关或按钮船形开关中的一种,采用六触点,包括1、2、3、4、5、6触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5触点和6触点短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低电压工作时,1触点和3触点连通,2触点和4触点连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高电压工作时,3触点和5触点连通,4触点和6触点连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高电压是低电压的两倍关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单相双压电动机采用电容运转电动机、电容起动电动机、电阻起动电动机、电容运转电容起动电动机、串激电动机和罩极电动机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由同时具备高低电压保护的一个热保护器,改为由两个不同的大小热保护器来分别实现,通过电路的合理接线,来实现单相双压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热保护功能,使用能绑扎在定子线包上的热保护器,节省电机空间,不需零件上另外设计安放装置,电机体积可以做的较小,大幅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适用于罩极电动机和串激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与电容运转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低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3是与电容运转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高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4是与电容起动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低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5是与电容起动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高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6是与电阻起动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低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7是与电阻起动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高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8是与电容运转电容起动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低压接法的电路图;

图9是与电容运转电容起动电动机连接热保护装置的副相绕组高压接法的电路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主相绕组,2、第二主相绕组,3、小电流热保护器,4、大电流热保护器,5、双向开关,6、副相绕组,7、运转电容,8、离心器9、起动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包括电机绕组、小电流热保护器3、大电流热保护器4以及双向开关5,所述的电机绕组包括主相绕组,或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所述的主相绕组分为两部分,包括第一主相绕组1和第二主相绕组2,所述的小电流热保护器3一端串联连接在第一主相绕组1的一端u1或另一端u2,所述的小电流热保护器3一端和大电流热保护器4的一端还与电源输入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4的一端串联连接在第二主相绕组2的一端u4,所述的双向开关5分别与小电流热保护器3、大电流热保护器4、第一主相绕组1的另一端u2和第二主相绕组2的另一端u3相连接。

上述中,所述的第一主相绕组1和第二主相绕组2串联或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小电流热保护器3采用承载电流0-40a的热保护器,例如17am或其他类似的热保护器,用于高电压下电机热保护;所述的大电流热保护器4采用承载电流0-80a的热保护器,例如8am或类似的热保护器,用于低电压下电机热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的双向开关5可以是滑动开关或按钮船形开关中的一种,采用六触点,包括1、2、3、4、5、6触点。通过移动滑块,用于高低电压线路切换,其中,所述的5触点和6触点预先短接。

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低电压工作时,1触点和3触点连通,2触点和4触点连通;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入高电压工作时,3触点和5触点连通,4触点和6触点连通。其中,所述的高电压是低电压的两倍关系,例如230/115,460/230v等。

再进一步扩展电路,所述的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还包括副相绕组6,所述的副相绕组6的一端a1连接第一主相绕组1的一端u2或另一端u1,副相绕组6的另一端a2与第二主相绕组2的一端u4直接连接或间接(或通过电容或通过离心器)连接。

高电压接线,小电流热保护器3串接在第一主相绕组1中,第一主相绕组1和第二主相绕组2两个绕组串联,其中第二主相绕组2再与副相绕组6并联,然后连接大电流热保护器4。

单相双压电动机动作异常时,小电流热保护器3感温达到断开温度,切断电路,第一主相绕组1、第二主相绕组2和副相绕组6均断电,保护电机绕组不被烧毁。

低电压接线,小电流热保护器3串接在第一主相绕组1中,第一主相绕组1和第二主相绕组2与副相绕组6三个线圈并联,然后连接大电流热保护器4。

单相双压电动机动作异常时,大电流热保护器4感温达到断开温度,切断电路,第一主相绕组1、第二主相绕组2和副相绕组6均断电,保护电机绕组不被烧毁。

如图2至图9可适用于单相类型双电压电动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单相双压电动机7可以是电容运转电动机、电容起动电动机、电阻起动电动机、电容运转电容起动电动机、串激电动机或罩极电动机中的一种。

参考图2,仅以电容运转电动机作具体说明:

1.电源输入端接入高电压,一端电流经过节点a,通过小电流热保护器3,进入第一主相绕组1,然后流入双向开关5,依次通过3564触点,流入节点b,因副相绕组6和第二主相绕组2并联,此时电流分为两路并行,一路流入第二主相绕组2;另一路流入副相绕组6,流经电容器与通过第二主相绕组2的电流汇入节点c,流经节点d,进入大电流热保护器4,进入电源输入端另一端,完成高压回路。

说明:采用副相绕组低压接法,小电流热保护器3与大电流热保护器4串联(流经2个保护器的电流相同),因电流小,故起保护作用的是小电流热保护器3,而大电流热保护器4不会动作。

2.电源输入端接入低电压,一端电流经过节点a,此时电流分2路,一路通过小电流热保护器3,进入第一主相绕组1,然后流入双向开关5,通过触点3和1触点,流入节点d,进入大电流热保护器4,进入电源输入端另一端,完成一个回路。

另一路电流流入双向开关5,依次通过2和4触点,流入节点b,电流又分两路并行,一路流入第二主相绕组2;另一路流入副相绕组6,流经电容器与通过第二主相绕组2的电流汇入节点c,流经节点d,进入大电流热保护器4,进入电源输入端另一端,完成另一回路。

说明:采用副相绕组低压接法,小电流热保护器3保护第一主相绕组1,而大电流热保护器4同时保护第一主相绕组1、第二主相绕组2和副相绕组6。大电流热保护器4因大电流动作,此时小电流热保护器3不动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单相双压电动机用的热保护装置,由同时具备高低电压保护的一个热保护器,改为由两个不同的大小热保护器,通过电路的合理接线,来实现单相双压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热保护功能,使用可绑扎在定子线包上的热保护器,节省电机空间,不需零件上另外设计安放装置,电机体积可以做的较小,大幅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