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高光照效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7371发布日期:2018-11-14 01:1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光照效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solar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将太阳能为我们人类所利用。目前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太阳能发电,即将太阳能光伏板对准太阳直射的方向去收集热量,继而用来发电。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太阳能量,就需要扩大太阳能的接收面积,即增大光伏板的面积,这就需要较大的面积来放置太阳能光伏板,而在一些需要经常性移动的发电设备,如太阳能汽车、经常搬运的移动太阳能发电装置就显得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光照效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提高光照效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板,两块竖直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太阳能板,所述安装板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朝外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移动太阳能板,所述移动太阳能板下方的安装板上开设有移动通槽,移动太阳能板下侧通过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穿过移动通槽向下延伸,连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承座,所述底板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顶端通过联动杆与第一支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下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第二滑移槽,两个第二滑移槽之间共同架设有第二滑移板,第二滑移板与第二滑移槽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且第二滑移板下侧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第二滑移板与底板之间通过移动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安装槽共设有五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移动太阳能板呈扇形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竖直柱,第一竖直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转轮,转轮两端设置有转轴,转轴与第一竖直柱转动连接,且其中一根转轴外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调节柱,调节柱顶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承座,第二支承座与联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内设置有第一滑移板,第一滑移板另一端与调节柱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滑移板与第一滑移槽内顶部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调节柱底端设置有拉环,拉环通过连接绳与转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转轮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竖直柱,第二竖直柱顶端与底板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第二竖直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设置有磁极,磁极下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移动柱底端与第二滑移板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效果是:所述第二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内设置有第三滑移板,第三滑移板另一端与移动柱侧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调节装置使联动杆向上移动,从而联动杆带动移动太阳能板从安装槽内移出一段长度,则有效提高了接收光照面积,提高了发电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对电磁铁通入电流,电磁铁产生与磁极相同的磁性,从而对磁极进行排斥,磁极通过移动柱带动第二滑移板向下运动,使得滚轮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则可以实现本装置的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提高光照效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板2,两块竖直板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太阳能板4,所述安装板3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朝外设置的安装槽5,安装槽5内设置有移动太阳能板6,所述移动太阳能板6下方的安装板3上开设有移动通槽17,移动太阳能板6下侧通过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穿过移动通槽17向下延伸,连接块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承座8,所述底板1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9,调节装置9顶端通过联动杆10与第一支承座8转动连接,在工作时,利用调节装置9使联动杆10向上移动,从而联动杆10带动移动太阳能板6从安装槽5内移出一段长度,则有效提高了接收光照面积,提高了发电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所述调节装置9包括第一竖直柱901,第一竖直柱90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902,第一凹槽902内设置有转轮903,转轮903两端设置有转轴905,转轴905与第一竖直柱901转动连接,且其中一根转轴905外端与电机906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902内设置有调节柱907,调节柱907顶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承座908,第二支承座908与联动杆909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90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移槽9012,第一滑移槽9012内设置有第一滑移板9013,第一滑移板9013另一端与调节柱907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滑移板9013与第一滑移槽9012内顶部之间通过第一弹簧9014相连接;所述调节柱907底端设置有拉环9010,拉环9010通过连接绳9011与转轮903相连接,在工作时,启动电机906,电机906通过转轴905来带动转轮903的转动,转轮903使缠绕在其上的连接绳9011释放,则在第一弹簧9014作用下,调节柱907向上运动;当需要对移动太阳能板6进行收纳时,使电机906反向转动,则电机906带动转轮903反向转动,转轮903使连接绳9011缠绕缩短,即可实现调节柱907的下降,移动太阳能板6缩回到安装槽5内;

所述转轮903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904。

所述底板1下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支撑板11,两块支撑板11上均开设有第二滑移槽12,两个第二滑移槽12之间共同架设有第二滑移板13,第二滑移板13与第二滑移槽12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4相连接,且第二滑移板13下侧设置有四个滚轮15,所述第二滑移板13与底板1之间通过移动装置16相连接,所述移动装置16包括第二竖直柱161,第二竖直柱161顶端与底板1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第二竖直柱161上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二凹槽162,第二凹槽16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63,电磁铁163下方设置有磁极164,磁极164下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165,移动柱165底端与第二滑移板13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在进行发电工作时,滚轮15在第二弹簧14作用下与地面不接触,当发电结束需要移动时,对电磁铁163通入电流,电磁铁163产生与磁极164相同的磁性,从而对磁极164进行排斥,磁极164通过移动柱165带动第二滑移板13向下运动,使得滚轮15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则可以实现本装置的方便移动。

所述安装槽5共设有五个。

所述移动太阳能板6呈扇形状。

所述第二凹槽16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滑移槽166,第三滑移槽166内设置有第三滑移板167,第三滑移板167另一端与移动柱165侧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利用调节装置9使联动杆10向上移动,从而联动杆10带动移动太阳能板6从安装槽5内移出一段长度,则有效提高了接收光照面积,提高了发电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工作时,启动电机906,电机906通过转轴905来带动转轮903的转动,转轮903使缠绕在其上的连接绳9011释放,则在第一弹簧9014作用下,调节柱907向上运动;当需要对移动太阳能板6进行收纳时,使电机906反向转动,则电机906带动转轮903反向转动,转轮903使连接绳9011缠绕缩短,即可实现调节柱907的下降,移动太阳能板6缩回到安装槽5内;

在进行发电工作时,滚轮15在第二弹簧14作用下与地面不接触,当发电结束需要移动时,对电磁铁163通入电流,电磁铁163产生与磁极164相同的磁性,从而对磁极164进行排斥,磁极164通过移动柱165带动第二滑移板13向下运动,使得滚轮15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则可以实现本装置的方便移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