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热缩防水封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6463发布日期:2018-11-16 23:5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缆管口密封用的的防水封帽领域,具体涉及高压电缆热缩防水封帽。

背景技术

变电站从电缆沟中引出地面的导引缆,需要对套管及电缆之间的空隙进行封堵,主要采用防火泥,该方式虽然短期可以保护封堵部位,但仅用防火泥进行封堵会造成封堵不牢靠、不紧固等问题,防火泥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出现缝隙或开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冬季,雨水会浸入套管内而结冰,最终会造成套管内的电缆故障,因此研发一种安装维护方便的电缆防水封帽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高压电缆热缩防水封帽,能够快速安装及拆卸,安装后外观美观无金属件,避免了雨水侵蚀,防水性能优良,采用防火、绝缘材质,保证了封堵位置的安全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高压电缆热缩防水封帽,设置在高压电缆的出线端,所述的出线端包括套管及电缆本体,所述的电缆本体套装在套管内,所述的套管端部设置防水封帽,所述的防水封帽外套装有壳体,所述的防水封帽包括端盖及膨胀密封结构,所述的端盖呈环形结构套装在套管端部,所述的膨胀密封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密封片、膨胀环片及胀圈,所述的膨胀环片截面呈n型槽状结构,所述的膨胀环片的内外侧面分隔别设置有膨胀齿,所述的胀圈设置在膨胀环片的槽状结构内,所述的端盖及膨胀环片上对应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连接螺杆,所述的连接螺杆依次穿过膨胀环片、密封片及端盖后借助紧固螺母固定。

所述的壳体呈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封壳及下封壳,所述的端盖上设置有包裹在电缆本体上的上封螺套,及包裹在套管外侧壁上的下封螺套,所述的上封螺套、下封螺套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上封壳借助上封螺套与端盖螺纹连接,所述的下封壳借助下封螺套与端盖螺纹连接。

所述的上封壳的下沿设置在下封螺套上,所述的上封壳的下沿与下封壳的上沿之间设置有封壳圈。

所述的上封壳的上沿与电缆本体之间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梯形密封圈,所述的第一梯形密封圈套装在电缆本体上,所述的上封壳的上沿设置为喇叭口状结构。

所述的下封壳的下沿与套管之间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梯形密封圈,所述的第二梯形密封圈套装在套管上,所述的下封壳的下沿设置为喇叭口状结构。

所述的端盖与套管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的密封片上涂覆有硅胶。

所述的套管端部设置有半圆弧状结构的防水弯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膨胀原理进行密封,对电缆的粗细及套管直径依赖程度低,能够对各种尺寸的导引缆及套管进行较好的封堵,提高了封堵效率,整个装置采用绝缘材料并增加阻燃剂,防火性能优异,适用于电缆保护管、变电站的电缆进、出线口等各类电缆管口的保护及封堵,同时起到防水、防火、绝缘功能,当检修时,只需简单工具就能拆卸,并且复位方便,便于前期的施工操作及后期的维护管理,且无金属件外漏,拆装便捷,抗老化性、绝缘性能、防水防火性能、耐腐蚀性能良好,应用场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水封帽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膨胀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套管,2、电缆本体,3、端盖,4、密封片,5、膨胀环片,6、胀圈,7、膨胀齿,8、连接螺杆,9、紧固螺母,10、上封壳,11、下封壳,12、上封螺套,13、下封螺套,14、封壳圈,15、第一梯形密封圈,16、第二梯形密封圈,17、缓冲垫,18、防水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为高压电缆热缩防水封帽,设置在高压电缆的出线端,所述的出线端包括套管1及电缆本体2,所述的电缆本体2套装在套管1内,所述的套管1端部设置防水封帽,所述的防水封帽外套装有壳体,所述的防水封帽包括端盖3及膨胀密封结构,所述的端盖3呈环形结构套装在套管1端部,所述的膨胀密封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密封片4、膨胀环片5及胀圈6,所述的膨胀环片5截面呈n型槽状结构,所述的膨胀环片5的内外侧面分隔别设置有膨胀齿7,所述的胀圈6设置在膨胀环片5的槽状结构内,所述的端盖3及膨胀环片5上对应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连接螺杆8,所述的连接螺杆8依次穿过膨胀环片5、密封片4及端盖3后借助紧固螺母9固定。本发明的原理是借助环状的胀圈6挤压膨胀环片5,如图3所示,将膨胀环片5的膨胀齿7涨开,搭放在膨胀环片5上的密封片4在膨胀环片5与端盖3共同挤压将密封片4挤压在其中,使得密封片4与套管1的内管壁及电缆本体2挤压固定为整体,同时保证了借助密封片4具有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且避免端盖3脱落,为外壳安装提供了安装位。

所述的膨胀环片5及胀圈6采用左右分体结构拼接为环状,便于使用,设置的密封片4在使用时预先穿插在电缆上或者将密封片4剪开进行套装,设置的壳体也均为左右分体,到达现场后进行粘接固定,便于进行维护。

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的壳体呈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封壳10及下封壳11,所述的端盖3上设置有包裹在电缆本体2上的上封螺套12,及包裹在套管1外侧壁上的下封螺套13,所述的上封螺套12、下封螺套13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上封壳10借助上封螺套12与端盖3螺纹连接,所述的下封壳11借助下封螺套13与端盖3螺纹连接。上封壳10及下封壳11借助内部的端盖3上设置的外螺纹固定,整体外观整齐,没有金属件暴露在外,避免了雨水等俯视,壳体采用防火材质如电工木,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封壳10的下沿设置在下封螺套13上,所述的上封壳10的下沿与下封壳11的上沿之间设置有封壳圈14。封壳圈14在上封壳10与下封壳11分别旋入后挤压在两个封壳之间,起到了对两个封壳的接缝的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封壳10的上沿与电缆本体2之间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梯形密封圈15,所述的第一梯形密封圈15套装在电缆本体2上,所述的上封壳10的上沿设置为喇叭口状结构。所述的下封壳11的下沿与套管1之间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梯形密封圈16,所述的第二梯形密封圈16套装在套管1上,所述的下封壳11的下沿设置为喇叭口状结构。借助设置的第一梯形密封圈15、第二梯形密封圈16对上封壳10及下封壳11的上下端头部位进行密封,其原理是借助喇叭口状的边缘在对应的封壳旋入时,将梯形结构的密封圈进行收压,且密封圈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上下封壳端部的开口处被密封圈填满并密封,保证了壳体的密封性,本发明壳体及端盖处的膨胀密封结构共同作用,起到了双重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盖3与套管1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7,由于套管1为金属材质,其端部处理并不平整,设置的缓冲垫17防止端盖3被硌坏,同时起到对端盖3与套管的密封作用,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片4上涂覆有硅胶。且在端盖3上紧固螺母9预紧后,沿着电缆本体2向端盖3内灌注硅胶,并继续旋紧紧固螺母9,使得硅胶从端盖3与电缆本体2之间溢出,从而可知端盖3下侧的密封片4与端盖3之间形成了较好的密封,设置的胀圈6首先将膨胀环片5下端胀开,借助密封片4,使得端盖3与密封片4形成密封空间,此时灌注硅胶可检测该密封空间是否封闭,若不封闭也可借助硅胶填满封闭,所述的灌注硅胶的方式为在电缆本体2上套装热缩管,并将热缩管同时包住端盖3的上封螺套,借助针筒向端盖3内灌注硅胶,避免因重力作用导致的额硅胶倒流,同时,设置的热缩管层,也再次对端盖形成密封,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1端部设置有半圆弧状结构的防水弯头18。使得防水封帽及时进水,也能避免水分进入到套管1内或沿着套管1进入电缆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