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95759发布日期:2018-11-27 23:3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阶梯式电价政策的推广,如何更合理的安排用电,及时获取用电量信息成了广大用户关心的问题。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因此,如何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家庭里面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这些电器都一直连接在家庭电网上,有些电器虽然没有在工作,其实际处于休眠状态,仍然有一定的功耗,长时间的处于休眠状态也损耗了一定的电量,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开关不能有效的对接入的电器进行控制,消耗较多能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解决开关的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流检测器将在该位置的流通的电流的大小发送给控制模块;

(2)控制模块通过分析模块将该路段的额定工作电流与检测的电流相对比,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断开;

(3)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路段的电流,使其电流为额定工作电流,保证正常工作;

(4)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模块,移动终端与无线模块连接,人们通过无线模块控制开关开闭。

所述步骤(2)中的规定时间为5分钟。所述步骤(3)中的规定时间为1分钟。

本发明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电流检测器、电流调节器、分析模块,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开关上流通的电流的大小,所述电流调节器用于调节通过该开关上的电流的大小;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对比电流检测器和电流调节器上的电流信息,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低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控制模块控制该开关关闭;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高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开关处的电流值,并保证该电器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在各个开关上均设置有电流检测器、电流调节器,电流检测器将在该位置的流通的电流的大小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分析模块将该路段的额定工作电流与检测的电流相对比,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断开;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路段的电流,使其电流为额定工作电流,保证正常工作。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可直接远程控制开关的开闭,更便于使用以及节约能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在使用时,能有效的控制不同的线路的使用情况,对于闲置的电器能自动控制其关闭,并且对于电流较高的也能有效的进行调节,能有效的节约效率,便于使用;

2、本发明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可通过移动终端远程进行控制,更便于长期使用;

3、本发明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新型智能开关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流检测器将在该位置的流通的电流的大小发送给控制模块;

(2)控制模块通过分析模块将该路段的额定工作电流与检测的电流相对比,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断开;

(3)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于额定工作电流,则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路段的电流,使其电流为额定工作电流,保证正常工作;

(4)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模块,移动终端与无线模块连接,人们通过无线模块控制开关开闭。

所述步骤(2)中的规定时间为5分钟。所述步骤(3)中的规定时间为1分钟。

本发明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电流检测器、电流调节器、分析模块,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开关上流通的电流的大小,所述电流调节器用于调节通过该开关上的电流的大小;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对比电流检测器和电流调节器上的电流信息,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低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控制模块控制该开关关闭;当电流检测器检测的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均高于改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的工作电流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流调节器降低该开关处的电流值,并保证该电器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