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6308发布日期:2018-12-08 06:1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鼓风机在压装叶轮的过程中会在轴向产生一定的压力,对于使用滚珠轴承的电机而言,这种轴向的压力会造成滚珠轴承内部滚珠磨损,这样在压装叶轮安装完成之后,电机在实际的作业中轴承会产生噪音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设计新颖,通过法兰底盖的设计,增加叶轮压桩过程中对轴端的支撑,从而有效避免电机内部轴承的损块,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包括电机总成,电机总成的底部安装有后端盖,电机总成的轴心处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的表面设置有转子线圈,电机轴表面的一端嵌套有第一滚珠轴承,电机轴表面的另一端嵌套有第二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支撑于后端盖内部开设的阶梯台面,后端盖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法兰盖,底部法兰盖的底盖为平整结构,底盖表面的轴心处设置有凸起,凸起的形状呈圆柱状,凸起的轴心和电机轴的轴心相同,凸起的四周设置有在压装叶轮时容易使底盖产生塑性形变的凹环。

进一步,所述的电机轴、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的轴心相同。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凸起和电机轴之间的间距为1-3mm。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电机总成的一端通过减震圈连接有顶部法兰盖,电机总成的另一端通过垫圈连接底部法兰盖。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嵌入槽,嵌入槽连接工装。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凸起的直径小于电机轴的直径。

进一步,本发明凹环的直径为15-20mm,凹环的轴心设置为凸起。

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首先将电机总成两端的顶部法兰盖和底部法兰盖组装完成,在顶部法兰盖的表面加装叶轮,将叶轮调至平衡位置,使叶轮的转动平稳,在底部法兰盖的表面加装工装,工装安装于凸起底部的嵌入槽,通过动力机构压装叶轮,压装叶轮的过程中电机轴产生向下的轴向压力,底部法兰盖的底盖表面设计有凸起,凸起的四周设置有在压装叶轮时容易使底盖产生塑性形变的凹环,在压装叶轮过程中底盖会产生塑料法兰形变,使凸起同步向上顶起,凸起向上顶起直接支撑于电机轴,压装叶轮产生的轴向压力转移至凸起,有效使电机轴表面的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的内轮外轮之间保持平衡,防止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由于外部压力造成内部精密部件损坏,对噪音和寿命产生影响,更好的完成叶轮压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以最小的改进达到最大的技术效果,通过法兰底盖的设计,增加叶轮压桩过程中对轴端的支撑,从而有效避免电机内部轴承的损块,实用性能优,提升了电机的组装效率,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法兰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机结构拆分结构图;

图中100-电机总成,110-减震圈,120-垫圈,130-顶部法兰盖,140-底部法兰盖,150-转子线圈,160-电机轴,170-第一滚珠轴承,180-第二滚珠轴承,190-底盖,200-凸起,210-凹环,220-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包括电机总成100,电机总成100的底部安装有后端盖,电机总成100的轴心处设置有电机轴160,电机轴160的表面设置有转子线圈150,电机轴160表面的一端嵌套有第一滚珠轴承170,电机轴160表面的另一端嵌套有第二滚珠轴承180,第二滚珠轴180承支撑于后端盖内部开设的阶梯台面,后端盖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法兰盖140,底部法兰盖140的底盖190为平整结构,底盖190表面的轴心处设置有凸起200,凸起200的形状呈圆柱状,凸起200的轴心和电机轴160的轴心相同,凸起200的四周设置有在压装叶轮时容易使底盖190产生塑性形变的凹环210。

另外,电机轴160、第一滚珠轴承170、第二滚珠轴承180的轴心相同。凸起200和电机轴160之间的间距为1-3mm。电机总成100的一端通过减震圈110连接有顶部法兰盖130,电机总成100的另一端通过垫圈120连接底部法兰盖140。凸起200的底部设置有嵌入槽,嵌入槽连接工装220。凸起200的直径小于电机轴160的直径。凹环210的直径为15-20mm,凹环210的轴心设置为凸起200。

一种电机压装叶轮的轴向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首先将电机总成两端的顶部法兰盖和底部法兰盖组装完成,在顶部法兰盖的表面加装叶轮,将叶轮调至平衡位置,使叶轮的转动平稳,在底部法兰盖的表面加装工装,工装安装于凸起底部的嵌入槽,通过动力机构压装叶轮,压装叶轮的过程中电机轴产生向下的轴向压力,底部法兰盖的底盖表面设计有凸起,凸起的四周设置有在压装叶轮时容易使底盖产生塑性形变的凹环,在压装叶轮过程中底盖会产生塑料法兰形变,使凸起同步向上顶起,凸起向上顶起直接支撑于电机轴,压装叶轮产生的轴向压力转移至凸起,有效使电机轴表面的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保持平衡,防止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内部造成破损,更好的完成叶轮压装。

本发明是通过更改法兰盖底端设计,增加叶轮压桩过程中对轴端的支撑,从而避免电机内部轴承被损坏,底部法兰盖设计有小的凸起,在压装过程中塑料法兰发生形变,底端凸起设计直接支撑到转轴上面,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为了减少形变过程中的压力,底盖表面设置有凹环,圈阶梯式设计(类似形变弹簧),使法兰盖在形变过程中不会对本身造成破坏,同时减少形变过程中的力,是压装过程中用更少的力就可以使底端支撑凸起接触到轴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以最小的改进达到最大的技术效果,通过法兰底盖的设计,增加叶轮压桩过程中对轴端的支撑,从而有效避免电机内部轴承的损块,实用性能优,提升了电机的组装效率,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