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6225发布日期:2018-11-20 20:0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爆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国内常规的防爆电机只是符合GB18613-2012中的3级能效和2级能效,不能满足目前石化等防爆场所对高效电机的需求。另外,常规防爆电机的存在防护等级只是IP54、IP55,满足不了高防护的要求,同时堵转电流较大,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不大于7倍额定电流的要求等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能效等级只是达到3级能效和2级能效;

2.防护等级低,只能达到IP54、IP55,达不到IP66防护等级的要求;

3.散热片轮廓线采用圆形,散热能力没有充分利用;

4.起动电流大,满足不了全系列达到不大于额定电流的要求;

5.采用接线螺栓的连接方式,存在压接不紧而出现引线烧毁的情况;

6.适应电缆外径是离散性,而非连续性,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电缆外径偏差较大,造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传爆的隐患;

7.接线空腔小,造成用户电缆连接困难;

8.一种防爆结构只能满足一种防爆级别;

9.排油不畅,长时间运行,轴承室空腔积油太多,造成轴承温度高。

因此,这就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以解决传统防爆电机防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用户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它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内的定子以及与定子配合安装的转子,转子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在机座的前后端分别对应设有端盖,端盖与转轴之间均设有轴承,且轴承内外侧分别对应设有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所述机座出线口处还安装有接线盒,所述轴承内盖与转轴紧密配合形成内隔爆通路结构,所述轴承外盖与转轴紧密配合形成外隔爆通路结构,且轴承外盖处配设有与转轴过盈配合的油封;所述端盖与机座的配合处均形止口隔爆接合面;

所述接线盒包括接线盒安装板、接线盒座和接线盒盖,接线盒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座上,接线盒座与接线盒安装板固定连接,接线盒盖与接线盒座固定连接,且接线盒安装板与机座、接线盒座与接线盒安装板以及接线盒盖与接线盒座的配合处均形成止口隔爆结合面;

所述转子为双鼠笼结构的铸铝转子,转子导条表面设绝缘层,且转子导条与对应的转子槽之间保留有间隙。

所述止口隔爆结合面处均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配设密封圈。

所述轴承外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油封的安装槽,所述油封卡设在该安装槽内。

所述转轴的非轴伸端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为双向旋转时均能产生后倾效果的柔性塑料风扇。

所述机座的散热片外轮廓为八边形结构。

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设有引线固定孔,导线由机座内伸出经引线固定孔与接线盒内的接线柱连接,且引线固定孔处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胶封层。

所述接线盒的进线口处配设弹性紧线圈。

所述轴承上连接有自动排油塞。

所述轴承外盖为铸钢材质,且轴承外盖与转轴的接合面的粗糙度设为0.4。

所述绝缘层为AL2O3绝缘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轴承内盖与转轴紧密配合形成内隔爆通路结构,所述轴承外盖与转轴紧密配合形成外隔爆通路结构,并且本发明中端盖与机座的配合处均形止口隔爆接合面,接线盒安装板与机座、接线盒座与接线盒安装板以及接线盒盖与接线盒座的配合处均形成止口隔爆结合面,通过对内外通路采用动密封和静密封结合的办法,实现IP66的防护等级,通过隔爆通路采用止口隔爆和圆筒隔爆结构处理,从而实现满足了ExdIMb、ExdIIBT4Gb、ExdIICT4Gb三种防爆级别,适应范围更宽。

2. 本发明中的上述止口隔爆结合面处均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配设密封圈,从而达到整机IP66的防护结构。并且本发明中轴承外盖为铸钢材质,且轴承外盖与转轴的接合面的粗糙度设为0.4,同时轴承外盖处配设有与转轴过盈配合的油封,以保证油封的橡胶圈与轴承外盖接合面的合适压缩量,从而在保证密封性能达到IP66的情况下,在电机额定运行的情况下,橡胶圈与外盖接合面的摩擦力较小,从而机械损耗较小而提升效率。

3. 本发明中转轴的非轴伸端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为采用柔性塑料风扇,不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都能产生后倾效果,降低风扇的机械损耗从而提高效率。

4. 本发明中转子为双鼠笼结构的铸铝转子,可降低起动电流,满足不大于7倍额定电流要求;转子导条表面设AL2O3绝缘层,且转子导条与对应的转子槽之间保留有间隙,增加了导条与转子槽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提高效率。

5. 本发明中机座散热片外轮廓采用八边形结构,在保证电机长宽高不变的情况下,散热面积增加了20%左右,提升了散热能力。

6. 本发明中接线盒安装板上设有引线固定孔,导线由机座内伸出经引线固定孔与接线盒内的接线柱连接,且引线固定孔处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胶封层,通过采用胶封结构,取消了接线螺栓,消除了接线螺栓压接不紧的情况;接线盒的进线口处还配设弹性紧线圈,实现适应用户电缆从最小到最大所有外径的全覆盖。

7. 本发明设自动排油塞结构,在注油时就可将废油及多余油排出,保证轴承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接线盒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它包括机座8、安装在机座8内的定子以及与定子配合安装的转子9,转子9固定安装在转轴2上,在机座8的前后端分别对应设有端盖6、12,端盖6、12与转轴2之间均设有轴承5,且轴承5内外侧分别对应设有轴承内盖1、11和轴承外盖3、15。

所述轴承内盖1、11与转轴2紧密配合形成内隔爆通路结构,所述轴承外盖3、15与转轴2紧密配合形成外隔爆通路结构;所述端盖6、12与机座8的配合处均形止口隔爆接合面。

所述机座出线口处还安装有接线盒7,接线盒7包括接线盒安装板18、接线盒座19和接线盒盖21,接线盒安装板18固定安装于机座8上,接线盒座19与接线盒安装板18固定连接,接线盒盖21与接线盒座19固定连接,且接线盒安装板18与机座8、接线盒座19与接线盒安装板18以及接线盒盖21与接线盒座19的配合处均形成止口隔爆结合面。

上述止口隔爆结合面处均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配设密封圈。

本发明通过上述内、外隔爆通路结构以及止口隔爆接合面的配合,对内外通路采用动密封和静密封结合的办法,实现IP66的防护等级,通过隔爆通路采用止口隔爆和圆筒隔爆结构处理,从而实现满足了ExdIMb、ExdIIBT4Gb、ExdIICT4Gb三种防爆级别,适应范围更宽。

并且本发明中轴承外盖3、15为铸钢材质,且轴承外盖3、15与转轴2的接合面的粗糙度设为0.4,同时轴承外盖3、15处配设有与转轴过盈配合的油封(本实施例中,轴承外盖3、15上设有用于安装油封的安装槽,所述油封卡设在该安装槽内),以保证油封的橡胶圈与轴承外盖接合面的合适压缩量,从而在保证密封性能达到IP66的情况下,在电机额定运行的情况下,橡胶圈与外盖接合面的摩擦力较小,从而机械损耗较小而提升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转子9为双鼠笼结构的铸铝转子,可降低起动电流,满足不大于7倍额定电流要求;并且转子9采用高频充氧加热,然后急速冷却的方法,在转子导条表面形成AL2O3绝缘层,并使转子导条与对应的转子槽之间产生间隙,增加了导条与转子槽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提高效率。

本发明中转轴2的非轴伸端安装有冷却风扇16,冷却风扇16为采用柔性塑料风扇,不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都能产生后倾效果,降低风扇的机械损耗从而提高效率。冷却风扇16为采用柔性塑料风扇的技术方案及原理在本申请人于2015.04.22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机用柔性塑料风扇(申请号:CN201520244327.3)中已公开,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所述机座的散热片外轮廓为八边形结构,在保证电机长宽高不变的情况下,散热面积增加了20%左右,提升了散热能力。

本发明中接线盒7外形采用八边形结构,在长宽高不变的情况下,接线盒空间增加10%左右。接线盒安装板18上设有引线固定孔,导线由机座8内伸出经引线固定孔与接线盒7内的接线柱20连接,且引线固定孔处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胶封层17,通过采用胶封结构,取消了接线螺栓,消除了接线螺栓压接不紧的情况;接线盒7的进线口处还配设弹性紧线圈,实现适应用户电缆从最小到最大所有外径的全覆盖。

本发明通过对对接线盒的形状、引接线固定结构、出线口弹性紧线圈的改进设计,使接线盒结构更合理,更方便用户使用,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中轴承5上还连接有自动排油塞,在注油时就可将废油及多余油排出,保证轴承的可靠运行。

本发明还可通过减小气隙、采用磁性槽楔、降低磁密提升功率因数来降低定子电流从而降低定子绕组损耗而提升效率;通过增大槽满率、减薄绝缘、减小漆膜厚度来增加定子导体的截面积而降低定子直流电阻从而定子绕组损耗而提升效率;.采用小规格、轻系列轴承降低机械耗而提升效率。

本实施例的高能效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以下优点:

(1)电机效率达到1级能效;

(2)防护等级达到IP66;

(3)机座的散热能力提升20%;

(4)起动电流低,满足不大于7倍额定电流要求;

(5)接线盒空腔大,消除了压接隐患,适应用户电缆范围广;

(6)满足ExdIMb、ExdIIBT4Gb、ExdIICT4Gb三种防爆级别,适应范围更宽;

(7)排油顺畅,用户维护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