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0385发布日期:2020-04-03 18:5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是,发明人在本申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配电箱内部有较多的电器元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较高,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普通的配电箱通风散热功能不理想,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箱,以解决现有的配电箱通风散热能力不理想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散热盒,所述散热盒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多个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均竖向设置与所述箱体内部顶角处,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散热盒连通,所述进风管侧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将所述箱体内部和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呈120°夹角。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大小大于所述通风口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呈圆锥形。

优选地,所述散热盒下方设置有撑脚,所述撑脚将所述箱体架空。

优选地,所述散热盒底部设置有多个气孔。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散热盒,所述散热盒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多个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均竖向设置与所述箱体内部顶角处,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散热盒连通,所述进风管侧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将所述箱体内部和外部连通。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竖向倾斜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当风机运作时,在箱体内部形成螺旋状的气旋,使得流动气体带走配电箱内部的热量,并从出风口流出箱体外,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提高了配电箱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其中:10-箱体,20-散热盒,201-风机,202-撑脚,30-通风装置,301-进风管,302-出风管,303-通风口,304-出风口,40-顶盖,50-温度传感器,6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3,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底部设置有散热盒20,所述散热盒20内部设置有风机201,所述箱体10内壁设置有多个通风装置30,所述通风装置30包括进风管301和出风管302,所述进风管301和所述出风管302均竖向设置与所述箱体10内部顶角处,所述进风管301与所述散热盒20连通,所述进风管301侧面设置有通风口303,所述出风管302上设置有出风口304,所述出风口304将所述箱体10内部和外部连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箱体10内部设置竖向倾斜的进风管301和出风管302,当风机201运作时,在箱体10内部形成螺旋状的气旋,使得流动气体带走配电箱内部的热量,并从出风口304流出箱体外,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提高了配电箱的散热能力。

参阅图3,所述通风口303和所述出风口304之间呈120°夹角。通过该设计,120°的夹角能够保证风机201产生的气流在箱体10内部形成气旋,促进箱体10内部的空气流通。

所述出风口304的大小大于所述通风口303的大小。通过该设计,能够及时将带有箱体热量的气体排出箱体10外,提高了箱体10的散热能力。

参阅图1,所述箱体10顶部设置有顶盖40,所述顶盖40呈圆锥形。通过该设计,圆锥形的顶盖能够在雨雪天气时,避免雨雪堆积在箱体顶部。

参阅图1,所述散热盒20下方设置有撑脚202,所述撑脚202将所述箱体10架空。通过该设计,将箱体10架空,能够避免箱体10底部受潮,保障风机正常工作,同时也能提高箱体10的使用寿命。

所述散热盒20底部设置有多个气孔。通过该设计,气孔能够有效地对散热盒20内部进行散热,保障风机201的正常工作。

参阅图2,所述箱体10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0,所述箱体10侧面设置有控制器60,所述温度传感器50与所述控制器60连接,所述控制器60与所述风机201连接。通过该设计,控制器60根据温度传感器50采集的温度变化来控制风机201的转动,实现了智能散热的目的,使得风机201只在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才进行运作,节约了电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