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磁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3073发布日期:2018-12-11 23:1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转子磁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成电机转子的磁钢。



背景技术: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钢一般是呈瓦片状,该种磁钢又叫磁瓦,磁瓦通常是一块一块用胶水粘贴到转子铁心外表面上的,一般的中低速电机上的磁瓦能够用此种布置方式,而高速电机还要在粘结后,需要额外再磁瓦外套上环形的磁瓦套,来防止磁瓦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其中,在磁瓦与电机粘结过程中,一般是先将胶水涂在磁瓦的内侧面上,然后贴附到转子铁芯的表面,由于磁瓦与转子铁芯之间的磁力以及两磁瓦之间的磁力,因此磁瓦贴至转子铁芯上后,需要人工按压直至胶水将磁瓦与转子铁芯初步粘结,这样磁瓦的安装效率低下,并且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磁瓦的n极和s极需要工人分辨后进行布置,一旦磁瓦的布置方向错误,则会造成电机无法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磁钢,提高电机转子的装配质量及装配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子磁钢,包括环形磁钢单元,至少两个磁钢单元轴向端面相互贴合布置构成管形的磁钢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这样就能够直接将环形磁钢单元依次套设至转子铁芯上,工人操作方便,提高了磁钢本体的安装效率,

本技术:
可以根据转子铁芯不同的轴向长度,布置相应数量的磁钢单元,无需另外设计制造磁钢。另外,即便是在高速电机上磁钢本体也无法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磁钢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电机转子的爆炸图;

图3为电机转子的半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转子磁钢,包括环形磁钢单元11,至少两个磁钢单元11轴向端面相互贴合布置构成管形的磁钢本体10。

工人直接将环形磁钢单元11依次套设至转子铁芯20上,工人操作方便,提高了磁钢本体10的安装效率,本申请可以根据转子铁芯20不同的轴向长度,布置相应数量的磁钢单元,无需另外设计制造磁钢。另外,即便是在高速电机上磁钢本体也无法脱落。

为了有效地限制磁钢单元11周向转动,所述环形的磁钢单元11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的槽长方向与磁钢单元11的轴向一致;

所述转子铁芯20的外壁上布置有凸条21,凸条21的条长方向与转子铁芯20的轴向一致,凸条21与磁钢单元11的限位槽12配合限制磁钢单元11相对转子铁芯30周向转动。另外,工人无需辨认磁钢单元11的磁极,直接将磁钢单元11的限位槽12与转子铁芯20的凸条21对齐插入即可。

所述限位槽12沿磁钢本体10周向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至少两条,进一步可靠地限制磁钢单元11周向位置。

下面说明本申请的磁钢构成的电机转子,在转子铁芯20中部压装有转轴30,转子铁芯20外套设有环形的磁钢本体10。

其中环形的磁钢本体10可以用胶水粘结至转子铁芯20上,但是此种方式无法可靠地将转子铁芯20与磁钢本体10固定,因此,本申请采用以下方案来限制磁钢本体10的轴向位置。

在环形磁钢单元11依次套设至转子铁芯20上的过程中,两相邻的磁钢单元11相互排斥而无法紧贴,因此为了限制环形磁钢单元11的轴向位置,所述转子铁芯20两端处的转轴30上分别套设有环形的端板40,端板40的外径大小位于磁钢本体10的内、外径大小之间,两端板40分别压抵在磁钢本体10的两端上。

所述转轴30上压装有压环50,所述端板40位于压环50与磁钢本体10的端面之间,压环50将端板40压紧在磁钢本体10的端面上。端板40与转轴30间隙配合,端板40与转轴30装配后,通过压环50与转轴30过盈配合,压环50能够可靠地将端板40压紧在磁钢本体10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磁钢,包括环形磁钢单元,至少两个磁钢单元轴向端面相互贴合布置构成管形的磁钢本体。这样就能够直接将环形磁钢单元依次套设至转子铁芯上,工人操作方便,提高了磁钢本体的安装效率,本申请可以根据转子铁芯不同的轴向长度,布置相应数量的磁钢单元,无需另外设计制造磁钢。另外,即便是在高速电机上磁钢本体也无法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丁洁;管华;饶启明;赵云峰;文明;欧阳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1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