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2300发布日期:2019-01-14 19:1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维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用于将电能从生产地传输到使用地,输电线路的正常稳定地运行是保障电能能够稳定传输到使用地的必要条件。但是,输电线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异物缠绕在输电线路上,比如塑料袋、风筝线等软性异物,由于这些异物的存在给输电线路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跳闸等,导致电能不能持续稳定的传输,给生产及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上述的异物一般都比较柔软,打个缠绕在输电线路上时,异物与输电线路只有极少的接触面积,其他部分一般状况下都处于自由悬坠状态,当采用传统的去污装置进行割取时,由于异物处于悬坠状态,割取装置的切刀作用在异物上不能形成有效的着力点,异物会在切刀的施力方向退让,因此不能够对异物进行切断操作,如果采取切刀在输电线路上切割,虽然能够切断异物,但是往往会出现划伤或者损坏输电线路,造成故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通过旋转的扣合件将软性异物的悬坠端聚拢在切割机构处,双层切刀结构组成的切割机构为软性异物提供至少两处有效的着力点,在割取软性异物时对软性异物进行固定,防止异物沿切刀施力方向退让,能有效快速地割取异物,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且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损伤,还可在带电条件下作业,避免停电操作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包括切割机构、驱动机构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并可沿输电线路运动的行走机构;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扣合件、平行设置的上切刀和下切刀;所述扣合件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绕驱动机构旋转;所述下切刀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绕驱动机构旋转;所述下切刀另一端通过u型连接件与上切刀一端连接;所述上切刀位于下切刀的正上方;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之间留有可供扣合件穿过的间隙;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刀刃口侧均朝向扣合件的扣合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伸缩的外杆、可伸缩的内杆和可伸缩的行走支撑杆,所述行走支撑杆设置于内杆内且行走支撑杆的上端部伸出内杆的上端部;所述内杆同轴设置于外杆内且内杆的上端部伸出外杆;所述内杆可绕自身轴线单向转动;所述外杆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行走机构固定设置在行走支撑杆的上端面;所述扣合件固定连接于内杆伸出外杆的外侧壁上端;所述下切刀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杆的外侧壁上端,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与外杆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扣合件为弧形结构;所述扣合件的弧形开口一侧为扣合侧,用于与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刃口侧扣合;所述扣合件弧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与内杆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扣合件的扣合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弧形卡口。

进一步,所述扣合件在弧形卡口之间固定设置有尖刀,所述尖刀的尖头端迎向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刀刃口侧。

进一步,所述上切刀的刃口由若干弧形刃口首尾相连而成,相邻弧形刃口交点均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下切刀的刃口为直线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旋转的扣合件将软性异物的悬坠端聚拢在切割机构处,双层切刀结构组成的切割机构为软性异物提供至少两处有效的着力点,在割取软性异物时对软性异物进行固定,防止异物沿切刀施力方向退让,能有效快速地割取异物,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且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损伤,还可在带电条件下作业,避免停电操作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软性异物割取装置,包括切割机构、驱动机构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并可沿输电线路运动的行走机构;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扣合件11、平行设置的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所述扣合件11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绕驱动机构旋转;所述下切刀13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绕驱动机构旋转;所述下切刀13另一端通过u型连接件14与上切刀12一端连接;所述上切刀12位于下切刀13的正上方;所述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之间留有可供扣合件11穿过的间隙;所述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的刀刃口侧均朝向扣合件11的扣合侧;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切刀13另一端与u型连接件14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切刀12一端与u型连接件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u型两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上切刀12。扣合件11将软性异物推向切割机构,使得软性异物在切割机构与输电线路之间的部分产生张力,在上下两组切刀之间的部分产生张力,上下两组切刀的结构在垂直于输电线路轴线方向为切割软性异物提供至少两处有效的着力点,能在割取软性异物时对软性异物进行固定,防止割取软性异物时异物沿切刀的实力方向退让,能有效快速地割取异物,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且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损伤,还可在带电条件下作业,避免停电操作带来的损失。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伸缩的外杆21、可伸缩的内杆22和可伸缩的行走支撑杆23(采用现有的伸缩结构,其结构在此不加以赘述),所述行走支撑杆23设置于内杆22内且行走支撑杆23的上端部伸出内杆22的上端部;所述行走支撑杆23的上端部外侧壁周向套设有限位环231,用于对行走支撑杆23伸出内杆22的部分进行限位。所述内杆22同轴设置于外杆21内且内杆22的上端部伸出外杆21;所述内杆22可绕自身轴线单向转动,避免扣合件11回转时将切割后的软性异物推回切割机构中,给切割机构造成损害,所述单向转动可通过在内杆22的下端部,即内杆22的操作端设置单向转动限制机构进行限制,例如设置棘轮结构进行限制(采用现有的单向转动限制结构,其结构在此不加以赘述);所述外杆21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其中,内杆22和外杆21均为管状结构;

所述行走机构固定设置在行走支撑杆23的上端面;所述扣合件11固定连接于内杆22伸出外杆21的外侧壁上端;所述下切刀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杆21的外侧壁上端,所述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与外杆21轴线垂直。本实施例中,通过绕行走支撑杆23轴线旋转外杆21和内杆22,来调节切割机构和输电线路之间的夹角,以及切割机构与扣合件11之间夹角,确保软性异物位于切割机构和扣合件11的扣合侧之间。

所述外杆21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内杆22径向定位的轴承24,所述轴承24的座圈固定设置于外杆21的上端面,所述轴承24的外圈与扣合件11与内杆22连接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在扣合件11穿过切割机构时,为扣合件11与下切刀13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方便切割软性异物的碎屑能从扣合件11与下切刀13之间的间隙顺利排出,避免了碎屑阻塞两切刀之间的间隙,且利于将外杆21和内杆22之间进行固定,防止外杆21和内杆22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晃动,提高两切刀与扣合件11的配合切割效果,方便操作。通过上述结构,将软性异物的悬坠端聚拢在切割机构处,双层切刀结构组成的切割机构为软性异物提供至少两处有效的着力点,在割取软性异物时对软性异物进行固定,防止异物沿切刀施力方向退让,能有效快速地割取异物,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且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损伤,还可在带电条件下作业,避免停电操作带来的损失。

所述扣合件11为弧形结构;所述扣合件11的弧形开口一侧为扣合侧,用于与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的刃口侧扣合;所述扣合件11弧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与内杆22轴线垂直。弧形结构的扣合侧,利于将软性异物约束聚拢在扣合件11的扣合侧。

所述扣合件11的扣合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弧形卡口111,软性异物在扣合件11的作用下朝向切割机构移动,空气中的阻力推动软性异物向背向切割机构的方向移动,在扣合件11的阻挡作用下,软性异物发生形变,形变的部分卡接在弧形卡口111了,保证了软性异物约束聚拢在扣合件11的扣合侧。

所述扣合件11在弧形卡口111之间固定设置有尖刀112,所述尖刀112的尖头端迎向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的刀刃口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尖刀112与扣合件11一体成型。软性异物在扣合件11的扣合侧时,尖刀112对软性异物施加应力,部分软性异物在尖刀112的应力作用下扎入软性异物,对软性异物起到固定作用,保证了软性异物约束聚拢在扣合件11的扣合侧。

所述上切刀12的刃口由若干弧形刃口121首尾相连而成,相邻弧形刃口121交点均在同一直线上。若干弧形刃口121的设置提高切割效率,设置若干弧形刃口121,每个弧形刃口121对软性异物的切割力在弧形刃口121线不同位置是不同。软性异物受到弧形刃口121不均匀的切割力时,向相邻弧形刃口121之间的间隙移动,并卡在相邻弧形刃口121之间的间隙上,避免了软性异物从上切刀12滑脱。

所述下切刀13的刃口为直线结构(直线结构未在附图中画出)。进一步,在扣合件11扣合到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之间时,尖刀112对软性异物的应力作用增大,配合两切刀将软性异物进行切割,提高了切割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的刃口的角度为31°~36°之间的任一角度,优选35°,35°的刃口既能保证刃口在切割过程中的强度,不易出现卷刃的现象,又能保证切割异物的速度。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挂接在输电线路的弧形结构的挂接部31和柱状结构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行走支撑杆23的上端面;所述连接部32的上端部与挂接部31固定连接。通过行走机构可以将切割机构和扣合件11挂在输电线路上,利于对切割机构和扣合件11进行转动,操作方便,省力,通过行走机构还可以将输电线路分散的异物进行聚拢,使得异物易于被割取;所述挂接部31与连接部32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为了能够在输电线路带点情况下进行异物割取,所述挂接部31应外包裹一层绝缘层,保证带点操作的安全性;当然采用现有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也可,既可以绝缘,保证安全,又可以保证行走机构的结构强度。

上述中的上下均为图1中所示的上下。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内”、“外”、“垂直”、“平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