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7117发布日期:2019-04-03 04:3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



背景技术:

其目前的电缆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生活中的处处都离不开它,当然它安装的工序也是很为讲究,由于电缆安装好后,就很少再去动它,所以安装的时候就需要将其较好的安装,其北方工地上需安装电缆时,由于北方冬天的气候较为恶劣,在室外对其电缆进行安装拉直。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电缆拉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其在雪地里对其电缆进行拉直的过程中,其电缆所需安装的轨迹不一定都是绵绵细雪,有些雪已经被外界踩踏过,而结成雪块,如果要使用蛮力将其电缆从其之间拉过,其不仅电缆会受到损坏,其拉动的设备也较容易被损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其在雪地里对其电缆进行拉直的过程中,其电缆所需安装的轨迹不一定都是绵绵细雪,有些雪已经被外界踩踏过,而结成雪块,如果要使用蛮力将其电缆从其之间拉过,其不仅电缆会受到损坏,其拉动的设备也较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电缆固定装置、铰接端、手旋控制头、固定通道。

所述电缆固定装置顶部安装有铰接端,所述手旋控制头设于铰接端上方,所述电缆固定装置设于两个且之间安装有固定通道。

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夹紧操作头、衔接杆、齿纹柱、扩增轴、固定衔接体、雪块推动装置,所述固定衔接体垂直安装于夹紧操作头与雪块推动装置偏顶端之间,所述衔接杆底端贯穿于夹紧操作头顶端内部,所述齿纹柱与扩增轴相互嵌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操作头包括固定块、摩擦夹层、调整弹簧、衔接体、受力转体、受力齿轮、旋转蜗杆,所述摩擦夹层设有两个且之间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调整弹簧安装于摩擦夹层与衔接体之间,所述受力转体焊接于衔接体外表面偏顶端,所述受力齿轮贯穿于受力转体内部,所述受力齿轮与旋转蜗杆相啮合,所述摩擦夹层与衔接体为弧形结构,所述调整弹簧六个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雪块推动装置包括回位弹簧、辅助限位杆、弧型推轨、复位弹簧、弧形推杆、辅助齿轮、卷齿条、弧条、固定辅助轴、受阻块、破碎体,所述回位弹簧设有两个且位于辅助限位杆上下两端对称分布,所述弧型推轨右端与卷齿条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垂直焊接于固定辅助轴右端,所述弧形推杆设有两个,所述辅助齿轮外圈与卷齿条相啮合,所述弧条右端与固定辅助轴相连接,所述固定辅助轴焊接于受阻块左端表面,所述受阻块设有两个且之间安装有破碎体,所述弧条为弧形结构,所述破碎体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受阻块为倒c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推杆包括弧形滑轨、辅助滚轮、弧形杆、待扩张推体,所述弧形杆贯穿于弧形滑轨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辅助滚轮安装于弧形杆左端内部,所述待扩张推体安装于弧形杆远离辅助滚轮的一端,所述弧形杆为弯曲圆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待扩张推体包括固定受力块、扩张杆、小弹簧、中心轴,所述固定受力块焊接于扩张杆外表面,所述小弹簧安装于中心轴与固定受力块之间,所述扩张杆为水滴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摩擦夹层将其电缆头固定住,顺着其所需安装的轨迹拉动,当其受阻块抵到雪块时,其受阻块将会往里推动,其弧条将带动辅助齿轮进行旋转,从而拉动弧型推轨,使得辅助滚轮带动弧形杆顺着弧形滑轨滑动,其前端的待扩张推体将破碎体先往外推动对其雪块进行破碎,从而待扩张推体移动出弧形滑轨时,将通过小弹簧的弹性,将其施展开,对其破碎后的雪块往两侧推出,使其电缆能够顺利的通过,不需在通过外界的力将其雪地拨开,在将障碍物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固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夹紧操作头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雪块推动装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弧形推杆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待扩张推体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缆固定装置-1、铰接端-2、手旋控制头-3、固定通道-4、夹紧操作头-11、衔接杆-12、齿纹柱-13、扩增轴-14、固定衔接体-15、雪块推动装置-16、固定块-111、摩擦夹层-112、调整弹簧-113、衔接体-114、受力转体-115、受力齿轮-116、旋转蜗杆-117、回位弹簧-161、辅助限位杆-162、弧型推轨-163、复位弹簧-164、弧形推杆-165、辅助齿轮-166、卷齿条-167、弧条-168、固定辅助轴-169、受阻块-1610、破碎体-1611、弧形滑轨-1651、辅助滚轮-1652、弧形杆-1653、待扩张推体-1654、固定受力块-16541、扩张杆-16542、小弹簧-16543、中心轴-165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雪地拉直预防雪块的电缆拉直装置,其结构包括电缆固定装置1、铰接端2、手旋控制头3、固定通道4。

所述电缆固定装置1顶部安装有铰接端2,所述手旋控制头3设于铰接端2上方,所述电缆固定装置1设于两个且之间安装有固定通道4。

所述电缆固定装置1包括夹紧操作头11、衔接杆12、齿纹柱13、扩增轴14、固定衔接体15、雪块推动装置16,所述固定衔接体15垂直安装于夹紧操作头11与雪块推动装置16偏顶端之间,所述衔接杆12底端贯穿于夹紧操作头11顶端内部,所述齿纹柱13与扩增轴14相互嵌套。

其中,所述夹紧操作头11包括固定块111、摩擦夹层112、调整弹簧113、衔接体114、受力转体115、受力齿轮116、旋转蜗杆117,所述摩擦夹层112设有两个且之间安装有固定块111,所述调整弹簧113安装于摩擦夹层112与衔接体114之间,所述受力转体115焊接于衔接体114外表面偏顶端,所述受力齿轮116贯穿于受力转体115内部,所述受力齿轮116与旋转蜗杆117相啮合,所述摩擦夹层112与衔接体114为弧形结构,所述调整弹簧113六个为一组,所述摩擦夹层112与电缆的外表面相接触,防止其电缆脱落滑动,所述调整弹簧113为了放置电缆头或大或小,而装不下去,通过其调整弹簧113的挤压来调节其所适合的直径,所述受力转体115通过受力齿轮116的转动来带动衔接体114活动。

其中,所述雪块推动装置16包括回位弹簧161、辅助限位杆162、弧型推轨163、复位弹簧164、弧形推杆165、辅助齿轮166、卷齿条167、弧条168、固定辅助轴169、受阻块1610、破碎体1611,所述回位弹簧161设有两个且位于辅助限位杆162上下两端对称分布,所述弧型推轨163右端与卷齿条167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64垂直焊接于固定辅助轴169右端,所述弧形推杆165设有两个,所述辅助齿轮166外圈与卷齿条167相啮合,所述弧条168右端与固定辅助轴169相连接,所述固定辅助轴169焊接于受阻块1610左端表面,所述受阻块1610设有两个且之间安装有破碎体1611,所述弧条168为弧形结构,所述破碎体1611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受阻块1610为倒c型结构,所述弧条168将顺着自己本身的弧度移动,由受阻块1610辅助,所述卷齿条167缠绕于辅助齿轮166外表,辅助齿轮166移动的同时,其卷齿条167也将跟着同速运转,所述回位弹簧161能够在辅助限位杆162与破碎体1611往外推动,失去阻力时带动其回位。

其中,所述弧形推杆165包括弧形滑轨1651、辅助滚轮1652、弧形杆1653、待扩张推体1654,所述弧形杆1653贯穿于弧形滑轨1651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辅助滚轮1652安装于弧形杆1653左端内部,所述待扩张推体1654安装于弧形杆1653远离辅助滚轮1652的一端,所述弧形杆1653为弯曲圆体结构,所述待扩张推体1654在弧形滑轨1651内部时为待扩张状态,当其移出弧形滑轨1651时,将立即释放,所述辅助滚轮1652顺着弧形滑轨1651滑动,辅助其弧形杆1653顺利滑动。

其中,所述待扩张推体1654包括固定受力块16541、扩张杆16542、小弹簧16543、中心轴16544,所述固定受力块16541焊接于扩张杆16542外表面,所述小弹簧16543安装于中心轴16544与固定受力块16541之间,所述扩张杆16542为水滴形结构,所述小弹簧16543辅助其扩张杆16542失去阻力时弹开,其扩张杆16542外表面外光滑层面能够帮助其顺利归位。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外界的力旋转手旋控制头3带动衔接杆12,从而推动旋转蜗杆117一起转动,相啮合的受力齿轮116带动受力转体115与衔接体114转到,直至摩擦夹层112贴附于电缆外表面,由调整弹簧113进行挤压调整至最佳的位置,其摩擦夹层112将其电缆头固定住,顺着其所需安装的轨迹拉动,当其受阻块1610抵到雪块时,其受阻块1610将会往里推动,其弧条168将带动辅助齿轮166进行旋转,从而拉动弧型推轨163,弧型推轨163将推动弧形推杆165内部的辅助滚轮1652带动弧形杆1653顺着弧形滑轨1651滑动,其前端的待扩张推体1654将破碎体1611先往外推动对其雪块进行破碎,从而待扩张推体1654移动出弧形滑轨1651时,将通过小弹簧16543的弹性,将其施展开,对其破碎后的雪块往两侧推出,使其电缆能够顺利的通过。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