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无刷电机总装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4060发布日期:2018-10-09 20:59阅读:1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无刷电机设计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无刷电机总装配。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在现有技术下现在都在提倡做高效率电机,要提高效率,也就是要降低各种损耗。电机的损耗主要有铁耗,铜耗,机械损耗和杂散损耗,无刷电机还有个控制器损耗,结构设计上,合理的设计定转子磁密,避免饱和,转速过高的电机,适当降低各部分磁密,在槽满率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线径,减小电阻

,有感的对霍尔进行超前角控制,而提高效率要从降低损耗来着手:降低定子铁心损耗,可以从材料上出发,采用损耗更低更薄的硅钢片或者用非晶合金材料;可以从结构上出发,采用斜槽或者开辅助槽来消除磁密谐波,减小定子铁心上的损耗,降低永磁体损耗,可以采用更薄一些的或者分块永磁体削弱永磁体上的涡流损耗,降低杂散损耗,通过减小定子电枢绕组电流谐波,尽量保证波形正弦化或者梯形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无刷电机总装配,能分为两个工序进行高效无刷电机的制配,第一个工序是完成定子部件(绕组与轴承座的结合件)与转子部件(转子杯与磁瓦的结合件)装配,本总装配在用工装完成这个工序是因为保证定子与转子部件装配时的位置定位,去除人工装配的不稳定因素,因转子杯内部磁瓦有吸力,制作出来的高效无刷电机不会会因为定子与转子部件装配时的吸力导致轴承座上紧配的轴承受力,引起轴承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无刷电机总装配器,包括底座台(1)、定位支撑架(2),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平面移动台(5),底座台上平铺使用螺丝或焊接在底座台顶部的表面设置平面移动台,平面移动台上螺接固定左右横向导轨(6),左右横向导轨顶部设置至少1只整机定位台(7);所述平面移动台包围平面移动台在底座台以方形的四角定位设置定位支撑架,定位支撑架的顶端横向支撑载具板(8),载具板上悬置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所述一序装配模块包括悬挂升降导柱(9)、悬挂板(10)、左夹气缸(11)、右夹气缸(12)、升降气缸(13),悬挂板设置在支撑载具板下方和支撑载具板设置匹配,四角利用悬挂升降导柱(9)进行活动伸缩连接悬挂连接,升降气缸(13)设置在四只悬挂升降导柱(9)的中央,悬挂板在升降气缸的气缸轴匹配点上设置一序装配孔(14),一序装配孔的左右设置左夹气缸(11)、右夹气缸(12),左夹气缸(11)、右夹气缸(12)的气缸轴顶端焊接或套合套合夹板,且夹板在一序装配孔中推夹;

所述二序装配模块(4)包括二序悬挂升降导柱(16)、伸缩悬挂板(17)、顶针气缸(18)、轴套气缸(19),伸缩悬挂板平行设置在支撑载具板(8)的顶端,一前一后悬挂设置顶针气缸(18)、轴套气缸(19),轴套气缸(19)的四角由二序悬挂升降导柱(16)支撑并悬挂,轴套气缸的气缸轴底端连接定位轴套(20),顶针气缸(18)的底端套合设置顶针(21)。

作为优选所述整机定位台包括连接工柱(22)、固定爪台(23),连接工柱螺接在左右横向导轨上,连接工柱顶部顶部设置凹形的固定爪台(23)。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横向导轨为丝杆导轨或气缸导轨或电动滑轨。

作为优选所述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作为优选左右横向导轨的移动轴线和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设置轴线上下平行且重合。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高效,结构简单,自动化高,自动两序前后移动,快速进行制作,维修过程中方便拆卸,装配架主体与连接部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能够提高衔接处的密封性能,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降低电机振动的幅度,保护装配架主体,延长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散热翼片能够提高散热面积,加速散热。支撑框架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台架构件,有效地保证了电机定转子装配后的相对位置精度要,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分为两个工序进行高效无刷电机的制配,第一个工序是完成定子部件(绕组与轴承座的结合件)与转子部件(转子杯与磁瓦的结合件)装配,本总装配在用工装完成这个工序是因为保证定子与转子部件装配时的位置定位,去除人工装配的不稳定因素,因转子杯内部磁瓦有吸力,制作出来的高效无刷电机不会会因为定子与转子部件装配时的吸力导致轴承座上紧配的轴承受力,引起轴承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 整体结构图。

图2 整体左侧结构图。

图3整体右侧结构图。

图4 安装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无刷电机总装配器,包括底座台(1)、定位支撑架(2),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平面移动台(5),底座台上平铺使用螺丝或焊接在底座台顶部的表面设置平面移动台,平面移动台上螺接固定左右横向导轨(6),左右横向导轨顶部设置至少1只整机定位台(7);所述平面移动台包围平面移动台在底座台以方形的四角定位设置定位支撑架,定位支撑架的顶端横向支撑载具板(8),载具板上悬置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所述一序装配模块包括悬挂升降导柱(9)、悬挂板(10)、左夹气缸(11)、右夹气缸(12)、升降气缸(13),悬挂板设置在支撑载具板下方和支撑载具板设置匹配,四角利用悬挂升降导柱(9)进行活动伸缩连接悬挂连接,升降气缸(13)设置在四只悬挂升降导柱(9)的中央,悬挂板在升降气缸的气缸轴匹配点上设置一序装配孔(14),一序装配孔的左右设置左夹气缸(11)、右夹气缸(12),左夹气缸(11)、右夹气缸(12)的气缸轴顶端焊接或套合套合夹板,且夹板在一序装配孔中推夹;

所述二序装配模块(4)包括二序悬挂升降导柱(16)、伸缩悬挂板(17)、顶针气缸(18)、轴套气缸(19),伸缩悬挂板平行设置在支撑载具板(8)的顶端,一前一后悬挂设置顶针气缸(18)、轴套气缸(19),轴套气缸(19)的四角由二序悬挂升降导柱(16)支撑并悬挂,轴套气缸的气缸轴底端连接定位轴套(20),顶针气缸(18)的底端套合设置顶针(21)。

作为优选所述整机定位台包括连接工柱(22)、固定爪台(23),连接工柱螺接在左右横向导轨上,连接工柱顶部顶部设置凹形的固定爪台(23)。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横向导轨为丝杆导轨或气缸导轨或电动滑轨。利用电动是可以达到自动化的加强设施,他可以配合微电脑只安排1个工人的情况下同时管理3台机器,将工作效率提高3倍。

作为优选所述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作为优选左右横向导轨的移动轴线和一序装配模块(3)、二序装配模块(4)设置轴线上下平行且重合。在这种行动设置方法上,配合滑轨能在非常顺滑的进行第一制作序列和第二序列的迅速切换,并且达到无时差管理。

实施方法:步骤1:转子部件放到与转子外壳匹配的凹形的整机定位台上;

步骤2:定子部件放到夹板中间,启动按钮,使左夹气缸、右夹气缸同时运作,向内运动使用套合夹板夹住定子部件;

步骤3:升降气缸运作,向下压,把定子部件装入转子部件,使得转子部件上的轴与定子部件上的轴承能同心配合,精确定位;

步骤4:转子部件与定子部件组合好后,移动导轨运作,整机移动到二序列装配模块(配件装配工位)上;

步骤5:在电机的轴承座上轴承位置放入弹簧垫片和1只轴承;

步骤6:轴套气缸运作,带动顶针下压,顶针把轴承精确压入轴承座的上轴承档内;

步骤7:下压完成后,轴套气缸运作,带动顶针上抬的同时,顶针气缸运作,带动轴套下压,压住轴承,露出轴上的卡环位置;

步骤8:在轴卡环位置上安装上卡环,电机组装完成。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