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座以及具有其的电机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219发布日期:2019-01-13 17:0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电机座以及具有其的电机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座以及具有其的电机座组件。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者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其广泛用于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现有的小型航模、无人机、车船模型等的高速动力系统上以及小型电机的家电等其它设备上也常常使用螺旋桨作为动力结构,其依靠电机的电机轴旋转来传递扭矩,以使得螺旋桨旋转,从而产生推进作用。

现有给螺旋桨提供动力的电机一般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无人机、航模等推进装置上,其中,电机座通常采用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推进装置上,进而使得在拆装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工具来进行操作;同时,在电机为螺旋桨提供动力的过程中,螺钉等连接件还容易产生松脱的现象,降低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座由于采用连接件来固定安装,所导致拆装操作复杂、稳定性低、安全性低的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座,适用于电机的安装,具有一本体,本体上设置有收容电机的收容腔,收容腔向上贯穿本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锁合的锁紧部,锁紧部的锁紧方向与电机的电机轴旋转方向相反,进而当电机轴旋转时,与电机轴相连接的螺旋桨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而产生与电机轴旋转方向相反的扭矩,同时由于电机座的锁紧方向与电机轴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电机座在该扭矩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锁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进一步地,电机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机座母端和电机座公端,电机座母端和电机座公端的配合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母端凹槽和公端凹槽,电机座母端和电机座公端相互适配形成本体,母端凹槽和公端凹槽适配形成收容腔,进而采用电机座母端和电机座公端相配合的结构,方便了电机在电机座上的收容安装。

进一步地,电机座母端和电机座公端分别为半圆柱体,其中,电机座母端外表面的下部向外凸出设置有沿锁紧方向开口的母端锁紧部;电机座公端外表面的下部向外凸出设置有沿锁紧方向开口的公端锁紧部;母端锁紧部和公端锁紧部配合形成锁紧部,通过设置沿锁紧方向开口的母端锁紧部和公端锁紧部,进而使得形成的锁紧部的开口方向沿锁紧方向设置,即实现了电机座沿锁紧方向旋转锁紧的功能。

进一步地,母端锁紧部包括轴向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分别沿电机座母端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壁,第一连接壁将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围设成沿锁紧方向开口的母端锁紧部,从而使得电机座母端在锁紧的过程中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并锁紧。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的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即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的延伸方向分别沿电机座母端外表面的周向延伸,进而在电机座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后,电机座母端在固定的轴向平面位置内锁合。

进一步地,公端锁紧部包括轴向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分别沿电机座公端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将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围设成沿锁紧方向开口的公端锁紧部,从而使得电机座公端在锁紧的过程中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并锁紧。

进一步地,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的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为0度,即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的延伸方向分别沿电机座公端外表面的周向延伸,进而在电机座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后,电机座公端在固定的轴向平面位置内锁合。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壁相对于第二限位壁的内表面以及第三限位壁相对于第四限位壁的内表面分别凸出设置有用于卡接的凸起,以使得使用者确定卡合到位并放防止反向旋出。

进一步地,电机座母端的外周表面凸出设置有卡孔,电机座公端的外周表面凸出设置有卡钩,卡钩适配的卡扣在卡孔中,并沿锁紧方向锁合,通过卡钩和卡孔之间的卡扣配合实现了电机座母端和电机座公端之间的安装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机座组件,包括基座以及上述任一项的电机座,其中,电机座上设置有锁紧部,基座上设置有与锁紧部相适配的锁孔,电机座通过锁紧部旋转锁合在基座的锁孔中,进而通过锁紧部和锁孔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电机座在基座上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基座呈水平板状,基座的外周缘向外凸伸分布形成有若干锁合电机座的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锁孔,锁孔的内壁向内凸伸形成有限制电机座沿锁紧方向旋转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座以及具有其的电机座组件,当电机轴旋转时,与电机轴相连接的螺旋桨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而产生与电机轴旋转方向相反的扭矩,同时由于电机座的锁紧方向与电机轴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电机座在该扭矩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锁紧在基座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电机座从基座中脱落,其拆装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座采用逆时针方向锁紧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机座安装螺旋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机座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座采用顺时针方向锁紧方式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电机座安装螺旋桨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电机座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座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电机座组件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机座;10-本体;11-电机座母端;111-母端凹槽;

112-母端锁紧部;1121-第一限位壁;1122-第二限位壁;

1123-第一连接壁;113-卡孔;12-电机座公端;

121-公端凹槽;122-公端锁紧部;1221-第三限位壁;

1222-第四限位壁;1223-第二连接壁;123-卡钩;

20-收容腔;40-凸起;200-电机轴;300-基座;301-锁孔;

302-安装部;303-限位部;400-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机座100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适用于连接有螺旋桨400的电机的安装,具有一本体10,本体10上设置有收容电机的收容腔20,收容腔20向上贯穿本体10,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锁合的锁紧部(图中未标示),锁紧部的锁紧方向与电机的电机轴200旋转方向相反。

上述电机座100,当电机轴200旋转时,与电机轴200相连接的螺旋桨 400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而产生与电机轴200旋转方向相反的扭矩,同时由于电机座100的锁紧方向与电机轴200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电机座100在该扭矩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锁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其拆装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电机座100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的配合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母端凹槽111和公端凹槽121,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相互适配形成圆柱状的本体10,母端凹槽111和公端凹槽121适配形成收容腔20,进而采用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相配合的结构,方便了电机在电机座100上的收容安装。

其中,电机座母端11为半圆柱体,其中,电机座母端11外表面的下部向外凸出设置有沿锁紧方向开口的母端锁紧部112,母端锁紧部112包括轴向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壁1121和第二限位壁1122,第一限位壁 1121和第二限位壁1122分别沿电机座母端11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第一限位壁 1121和第二限位壁1122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壁1123,第一连接壁1123 将第一限位壁1121和第二限位壁1122围设成沿锁紧方向开口的母端锁紧部112,进而使得电机座母端11在锁紧的过程中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并锁紧,当电机安装在电机座100中后,电机轴200向上伸出电机座100,由于与电机轴200相连接的螺旋桨400体积大于电机,从而符合沿轴向自上而下旋紧放置的操作方式。

电机座公端12同样为半圆柱体,电机座公端12外表面的下部向外凸出设置有沿锁紧方向开口的公端锁紧部122,母端锁紧部112和公端锁紧部 122配合形成锁紧部,公端锁紧部122包括轴向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三限位壁 1221和第四限位壁1222,第三限位壁1221和第四限位壁1222分别沿电机座公端12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小于 90度;第三限位壁1221和第四限位壁1222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连接壁 1223,第二连接壁1223将第三限位壁1221和第四限位壁1222围设成沿锁紧方向开口的公端锁紧部122,进而使得电机座公端12在锁紧的过程中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并锁紧,当电机安装在电机座100中后,电机轴200向上伸出电机座100,由于与电机轴200相连接的螺旋桨400体积大于电机,从而符合沿轴向自上而下旋紧放置的操作方式;同时,通过设置沿锁紧方向开口的母端锁紧部112和公端锁紧部122,进而使得形成的锁紧部的开口方向沿锁紧方向设置,即实现了电机座100沿锁紧方向旋转锁紧的功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限位壁1121和第二限位壁1122的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为180度,第三限位壁1221和第四限位壁 1222的延伸方向沿锁紧方向与周向之间的夹角为0度,即第一限位壁1121 和第二限位壁1122的延伸方向分别沿电机座母端11外表面的周向延伸,第三限位壁1221和第四限位壁1222的延伸方向分别沿电机座公端12外表面的周向延伸,进而在电机座100由轴向自上而下放置后,电机座母端11 和电机座公端12在固定的轴向平面位置内锁合。

为了使使用者确定卡合到位并放防止反向旋出,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壁1121相对于第二限位壁1122的内表面以及第三限位壁1221相对于第四限位壁1222的内表面分别凸出设置有用于卡接的凸起40。

同时,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实现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 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电机座母端11的外周表面凸出设置有卡孔113,电机座公端12的外周表面凸出设置有卡钩123,卡钩123适配的卡扣在卡孔113中,并沿锁紧方向锁合,通过卡钩123和卡孔113之间的卡扣配合实现了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之间的安装连接。

当然,上述电机座母端11和电机座公端1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状,只要两者能够相互配合形成收容电机的收容腔20,并使得母端锁紧部 112和公端锁紧部122配合形成锁紧部。除此之外,第一限位壁1121、第二限位壁1122、第三限位壁1221和第四限位壁1222的延伸方向还可以还可以采用螺旋的方式,只要能够使得锁紧部能够实现旋转锁紧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电机座100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机轴200采用顺时针旋转,即电机装载顺时针旋转的螺旋桨400,锁紧部的锁紧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母端锁紧部112和公端锁紧部122沿顺时针方向开口,当电机带动螺旋桨400顺时针旋转时,螺旋桨400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而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扭矩,从而使得电机座100在该扭矩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锁紧。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的电机座100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适用于连接有螺旋桨400的电机的安装,具有一本体10,本体10上设置有收容电机的收容腔20,收容腔20向上贯穿本体10,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锁合的锁紧部(图中未标示),锁紧部的锁紧方向与电机的电机轴200旋转方向相反。

上述电机座100,当电机轴200旋转时,与电机轴200相连接的螺旋桨 400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而产生与电机轴200旋转方向相反的扭矩,同时由于电机座100的锁紧方向与电机轴200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电机座100在该扭矩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锁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其拆装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的电机座100与实施例1中的电机锁紧部的锁紧方向相反,即母端锁紧部112和公端锁紧部122沿逆时针方向开口,该电机座100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机轴200逆时针旋转,即电机装载逆时针旋转的螺旋桨 400,锁紧部的锁紧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当电机带动螺旋桨400逆时针旋转时,螺旋桨400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而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扭矩,从而使得电机座100在该扭矩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锁紧。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的电机座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基座300以及上述任一项的电机座100,其中,电机座100上设置有锁紧部,基座300上设置有与锁紧部相适配的锁孔301,电机座100通过锁紧部旋转锁合在基座 300的锁孔301中,进而通过锁紧部和锁孔301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电机座 100在基座300上的安装固定。

上述电机座组件,由于包括实施例1中的电机座100,因此具备实施例 1中任一项所述的优点。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基座300呈水平板状,基座300 的外周缘向外凸伸分布形成有若干锁合电机座100的安装部302,安装部 302上开设有锁孔301,锁孔301的内壁向内凸伸形成有限制电机座100沿锁紧方向旋转的限位部30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