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电动载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831发布日期:2018-11-20 21:1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空输电线路上的电动载人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中处理防振锤、修补导线等消缺工作是当前频繁出现的一项工作,其工作环境常常在人因稀少的野外环境。在平原地带,这项工作尚可以使用软梯头进出,即作业人员从杆塔横担绝缘子串出去坐在软梯头上,手抓导线凭臂力将软梯头移动至需处理位置,消缺结束再返回杆塔。即使如此,如处理点离杆塔较远,还是需在软梯头上绑无极绳由地面或塔上人员配合拉无极绳使软梯头移动。这样的作业方式,存在工器具多、劳动强度大、需有配合人员等问题。而如果在野外荒山野岭处,就只能选择塔上人员配合拉无极绳使软梯头移动了,不仅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的输电线路处理作业中使用的电动载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电动载人装置,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杆,两根横杆,两根横杆上、下设置,两根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左、右两根竖直的立杆相连。立杆的上端为弯钩形。此外,还包括有两个直流电机。每个直流电机和一个中间齿轮传动相连,每个中间齿轮和两个工作齿轮传动连接。每对工作齿轮的安装架的前后壁各与一根立杆的上端的弯钩的前后壁固连或与相应的中间齿轮的轮轴转动连接。还包括有压线轴。压线轴滚动支撑在两端和弯钩的前后壁固连的支撑纵杆上,其一端位于弯钩的前后侧壁内,其另一端伸出弯钩的后侧壁后和相应的工作齿轮固连。另外还包括有两组蓄电池。两组蓄电池分别和一根立杆固连于相应的直流电机的下方并和相应的直流电机电连接。

这里,所述的两组蓄电池,可以是一个单位的蓄电池,也可以是多个单位的蓄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一个供电单元,每个供电单元分别设有一个启闭开关或两个供电单元拥有一个启闭开关,或者两个供电单元拥有一个启闭开关的同时又分别设有一个独立的启闭开关以便在一个电机或一个供电单元损坏时可以单独利用一个电机或一个供电单元维持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可靠性。另外电机轴和导线距离近,同时每对工作齿轮的安装架的前后壁与相应的中间齿轮的轮轴转动连接的结构,可以保证与四个工作齿轮相连的压线轴都能压在导线上,在保证足够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还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指出的是,整体结构应稳定,否则需要进行相应的配重处理,具体方法在此不做赘述。另外电机优选为重量轻的小型或微型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和中间齿轮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使用安全性高,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输电线路电动载人装置。

作为优选,各组蓄电池放置在相应的蓄电池放置筐内,蓄电池放置筐和相应的立杆固连。进一步地,蓄电池放置筐的主体为网格筐,所述网格筐的下端内设有呈倒U形的蓄电池放置板。横杆的左、右两端用特制的内六角螺母和相应的立杆固连,蓄电池放置板的U形侧壁上设有和内六角螺母适配的穿孔。蓄电池放置板的下表面支撑在上面一根横杆的内六角螺母上。蓄电池放置筐的主体靠近立杆的一侧设有和立杆适配且凹向立杆的、U形的蓄电池放置筐固定侧壁。蓄电池放置筐固定侧壁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和立杆固连。这里,特制的内六角螺母的厚度大于等于蓄电池放置筐内和特制的内六角螺母的接触尺寸。本优选方案,蓄电池放置筐结构合理、轻便,安装固定容易、可靠。蓄电池放置筐固定好后,再把相应的蓄电池组放到对应的蓄电池放置筐内,然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下一步工作,例如安装开关和连接导线等,安装流程容易把控。

作为优选,压线轴位于弯钩的前后侧壁内的部分的外表面为向压线轴的轴线内凹的弧线。本优选方案,导线和压线轴的连接稳定性高。

作为优选,压线轴位于弯钩的前后侧壁内的部分套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圈,碳纤维复合材料圈的外表面为向压线轴的轴线内凹的弧线。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圈还可以套置耐磨的柔性套更佳。柔性套的具体材料,因为压线轴本身的滚动效应,有比较宽泛的材料可选,在此不做赘述。本优选方案,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形成的一种材料,是一种比重轻、耐磨、耐高温的材料,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两组蓄电池中的蓄电池均为锂电池。本优选方案,重量轻,便于搬运提升,特别是有利于在郊外行走不便的区域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齿轮和工作齿轮均为聚甲醛制件、聚对苯二酞对苯二胺制件、聚酯或聚苯硫醚制件。本优选方案,中间齿轮和工作齿轮重量轻,提升搬运容易,使用寿命长,均为非常合适的齿轮制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合理,使用方便且使用安全性高,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输电线路电动载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蓄电池放置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右视示意图;

图中:立杆1,横杆2,直流电机3,中间齿轮4,工作齿轮5,压线轴6,支撑纵杆7,蓄电池8,蓄电池放置筐9,蓄电池放置板9.1,蓄电池放置筐固定侧壁9.2,内六角螺母10,螺栓11,碳纤维复合材料圈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杆1,两根横杆2,两根横杆2上、下设置,两根横杆2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左、右两根竖直的立杆1相连。立杆1的上端为弯钩形。还包括有两个直流电机3,每个直流电机3和一个中间齿轮4传动相连,每个中间齿轮4和两个工作齿轮5传动连接。每对工作齿轮5的安装架的前后壁各与一根立杆1的上端的弯钩的前后壁固连。还包括有压线轴6。压线轴6滚动支撑在两端和弯钩的前后壁固连的支撑纵杆7上,其一端位于弯钩的前后侧壁内,其另一端伸出弯钩的后侧壁后和相应的工作齿轮5固连。另外还包括有两组蓄电池8,两组蓄电池8分别和一根立杆1固连于相应的直流电机3的下方并和相应的直流电机3电连接。本实施例,两组蓄电池8中的蓄电池均为锂电池。

作为优选,各组蓄电池8放置在相应的蓄电池放置筐9内,蓄电池放置筐9和相应的立杆1固连。蓄电池放置筐9的主体为网格筐,所述网格筐的下端内设有呈倒U形的蓄电池放置板9.1。横杆2的左、右两端用特制的内六角螺母10和相应的立杆1固连,蓄电池放置板9.1的U形侧壁上设有和内六角螺母10适配的穿孔,蓄电池放置板9.1的下表面支撑在上面一根横杆的内六角螺母10上。蓄电池放置筐9的主体靠近立杆1的一侧设有和立杆1适配且凹向立杆1的、U形的蓄电池放置筐固定侧壁9.2。蓄电池放置筐固定侧壁9.2通过螺栓11连接结构和立杆1固连。压线轴6位于弯钩的前后侧壁内的部分为向压线轴6的轴线内凹的弧线,或者压线轴6位于弯钩的前后侧壁内的部分套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圈12,碳纤维复合材料圈12的外表面为向压线轴6的轴线内凹的弧线,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圈12。

所述中间齿轮4和工作齿轮5均为聚甲醛制件、聚对苯二酞对苯二胺制件、聚酯或聚苯硫醚制件。本实施例,中间齿轮4和工作齿轮5均优选为聚甲醛制件。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二中和同一根立杆对应的每对工作齿轮5的安装架的前后壁连成一体且中间设有和相应的中间齿轮4的轮轴适配的轴孔并与该轮轴转动连接,这样可以保证各压线轴均能压在导线上。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细节,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