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1471发布日期:2018-10-26 21:1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一种便捷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有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

在制作电源适配器时,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均焊接在PCB板上。外壳分为第一壳和与第一壳卡接的第二壳。在组装的时候,先将PCB板放置在第一壳内,然后将第二壳与第一壳卡接在一起。在第二壳卡接的过程中,第二壳容易与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等元器件直接接触,影响元器件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电源适配器,具有保护元器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用型电源适配器,包括PCB板,所述PCB板长度方向两侧均可拆卸固定有第一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PCB板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电源适配器的过程中,第二壳先与第一保护板直接接触,进而减少对固定在PCB板的元器件的影响,保证电源适配器的质量,提高电源适配器生产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一所述第一保护板背离PCB板的侧边固定有第二保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保护板、第一保护板和PCB板配合将元器件围合起来,使元器件得到更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PCB板固定有电源接口件,所述第二保护板抵触在电源接口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电源接口件用于频繁插接电线,第二保护板使电源接口不易发生松动,提高电源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保护板的靠近两端的表面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PCB板的表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块卡合固定在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保护板卡合固定在PCB板的表面,第一保护板固定稳定,使第一保护板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PCB板固定有贴片三极管,所述PCB板的表面平行设有三个插接孔,所述贴片三极管的三个连接端均固定在插接孔中,所述贴片三极管垂直于PCB板,所述贴片三极管背离PCB板的一端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一保护板螺丝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片三极管稳定连接在第一保护板上,保证了贴片三极管连接的稳定性,贴片三极管和第一保护板之间连接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PCB板设置有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稳压整流模块、变压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输出模块以及反馈模块,电源输入模块连接市电,将市电输入到稳压整流模块中,稳压整流模块将市电进行整流和滤波,使电压保持在某一固电压值输出钳位电压,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对稳压整流模块进行采样,控制钳位电压经过变压模块后输出稳定的电压,稳压整流模块具有辅助充电电路,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辅助充电电路进行充电,反馈模块耦接于输出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芯片U30B2269B、第一电阻、第一电容、PC817,所述芯片U30B2269B具有1-8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耦接于芯片U30B2269B的8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接地,稳压整流模块耦接于芯片U30B2269B的7端,芯片U30B2269B的4端耦接于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外一端接地,芯片U30B2269B的2端耦接于PC817的第一端,PC817的第二端接地,PC81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跨接有第一电容,芯片U30B2269B的6端和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之间跨接有第二电阻,芯片U30B2269B的2端和第二电阻之间设有第一结点,所述第一结点耦接有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芯片U30B2269B的3端耦接于稳压整流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NMOS管、保护二极管以及第三电阻,NMOS管的栅极耦接于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另外一端耦接于芯片U30B2269B的8端,保护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第三电阻和NMOS管的栅极之间,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耦接于第三电阻和NMOS管的栅极之间,所述NMOS管的源极耦接于稳压整流模块,NMOS管的漏极。

优选的,保护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电阻和NMOS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结点,所述第二结点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耦接有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另外一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电压过高时,PC817会发光,进而PC817会断开,保证输出模块的电流输出稳定。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辅助充电电路进行充电,使电源适配器软启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源适配器的组装方便,元器件不易受到影响;

2、该开关电源电路的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能够较好地保护负载。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PCB板;11、定位孔;12、插接孔;2、第一保护板;21、第二保护板;3、电源接口件;4、固定块;5、贴片三极管;51、凸块;61、电源输入模块;62、稳压整流模块;63、变压模块;64、第一开关模块;65、第二开关模块;66、输出模块;67、反馈模块;7、第一壳;8、第二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通用型电源适配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PCB板1,开关电源电路PCB板1长度方向两侧均可拆卸固定有第一保护板2,开关电源电路第一保护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PCB板1的长度方向。一开关电源电路第一保护板2背离PCB板1的侧边固定有第二保护板21。开关电源电路PCB板1固定有电源接口件3,开关电源电路第二保护板21抵触在电源接口件3的表面。开关电源电路第一保护板2的靠近两端的表面均固定有固定块4,开关电源电路PCB板1的表面设有定位孔11,开关电源电路固定块4卡合固定在定位孔11。开关电源电路PCB板1固定有贴片三极管5,开关电源电路PCB板1的表面平行设有三个插接孔12,开关电源电路贴片三极管5的三个连接端均固定在插接孔12中,开关电源电路贴片三极管5垂直于PCB板1,开关电源电路贴片三极管5背离PCB板1的一端固定有凸块51,开关电源电路凸块51与第一保护板2螺丝连接。在组装电源适配器的过程中,第二壳8先与第一保护板2直接接触,进而减少对固定在PCB板1的元器件的影响,保证电源适配器的质量,提高电源适配器生产合格率。

如图3所示,图1中的PCB板1设置有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61、稳压整流模块62、变压模块63、第一开关模块64、第二开关模块65、输出模块66以及反馈模块67。电源输入模块61连接市电,将市电输入到稳压整流模块62中,稳压整流模块62将市电进行整流和滤波,使电压保持在某一固电压值输出钳位电压。第一开关模块64用于对稳压整流模块62进行采样,当稳压整流模块62的电压大于设定值时,第一开关模块64使稳压整流模块62断开,起到保护用电器的作用。反馈模块67耦接于输出模块66。控制钳位电压经过变压模块63后输出稳定的电压。稳压整流模块62具有辅助充电电路,第二开关模块65用于控制辅助充电电路进行充电。第一开关模块64包括芯片U30B2269B、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PC817,芯片U30B2269B具有1-8端,第二开关模块65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第二开关模块65的第二端耦接于芯片U30B2269B的8端,第二开关模块65的第三端接地,稳压整流模块62耦接于芯片U30B2269B的7端,芯片U30B2269B的4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外一端接地,芯片U30B2269B的2端耦接于PC817的第一端,PC817的第二端接地,PC81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跨接有第一电容C1,芯片U30B2269B的6端和第二开关模块65的第三端之间跨接有第二电阻R2,芯片U30B2269B的2端和第二电阻R2之间设有第一结点,第一结点耦接有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芯片U30B2269B的3端耦接于稳压整流模块62。第二开关模块65包括NMOS管Q1、保护二极管D1以及第三电阻R3,NMOS管Q1的栅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另外一端耦接于芯片U30B2269B的8端,保护二极管D1的正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和NMOS管Q1的栅极之间,保护二极管D1的负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和NMOS管Q1的栅极之间,NMOS管Q1的源极耦接于稳压整流模块62,NMOS管Q1的漏极。保护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三电阻R3和NMOS管Q1的栅极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结点,第二结点与NMOS管Q1的栅极之间耦接有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另外一端接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